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也谈国家、祖国的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 09: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谈国家、祖国的概念

贝壳村 作者:它乡异客  
于 2023-1-12 11:41

s1.jpg

到国家的定义,就不得不提到恩格斯于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在这本书中,恩格斯采用阶级学说来定义国家的起源。在一个氏族制度过时的社会里,需要一种超越相互斗争的各个阶级的制度来压制冲突,这种就是国家的缘起,也是氏族制度被替代的原因。恩格斯认为:国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发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也不是伦理观念的现实,而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演进、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国家本质上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用来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尽管国家表现这种本质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不同,但是,国家作为阶级统洽和奴役工具的属性却具有历史一贯性。他还强调:国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史学界认为形成中国最早的国家是夏朝,它改变了原始氏族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了中国近4000年“世袭制”的先河。毫无疑问国家是由统治者(领导者)、权力机构(政府)组成的统一治理的国度,国家是伴随着统治者(领导者)和权力机构(政府)而同时诞生的。穆白硕 在其文《应该澄清对“国家”一词的糊涂认识》中有这的一段话:“祖国是一条历史长河,国家是祖国的现时状态(现在时),是历史长河中的当前这一段。”显然是不对的。

        我认同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工具。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近现代超级富豪和极端贫困者数量逐步减少,所谓的“中产阶级”不断扩大形成“枣核型”社会结构,这大大缓解了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尤其是“选举制”取代了“世袭制”,是社会的巨大进步,避免了因阶级矛盾激化而引起社会变革所付出的巨大成本。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由人民选举出领导人并组成政府,领导、服务于人民和国家。领导人的任期制和弹劾制,也保证了及时纠错减少损失成本。

       那么什么是祖国呢?顾名思义祖国就是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的国度。祖国和国家的区别在于:祖国可以忽略朝代、统治者、社会制度,国家和朝代、统治者、统治阶层、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祖国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国家伴随着统治者(领导者)的变更而变更。最现实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大陆和台湾朝鲜和韩国,同祖同族同文化,竟分裂成两种制度不同国名的两个国家。只是在资本主义打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直接跨入了所谓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仍带有封建社会的尾巴。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故意混淆祖国和国家的概念愚弄人民,什么皇权神受世代永享,本质上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

        中国是指华夏地理意义上的称谓,它涵盖了祖国和国家的定义,如说:“我是中国人。”它就包括了我的祖籍在中国,我可以是大陆人,也可以是台湾人和其他国家的华裔华侨。

       穆白硕 在文中还谈到:“有人说:我爱祖国,但不爱这个国家,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他实际上是不爱这个国家的管理者(政府)和管理制度,可是还有国土、人民和文化呢?你都不爱吗?”作者显然是将祖国和国家混为一谈了。就像大部分台湾民众和部分大陆民众认知的那样:我认同祖国但不认同大陆现在国家的政府和社会制度,难道不可以吗?如果“我爱祖国,但不爱这个国家”不正确,又何来的推翻大清国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5 09:16 AM , Processed in 0.0683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