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0

[哲史艺丛] 三国的奇葩帝王,人还活着就给自己定庙号,死后却成为笑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6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的奇葩帝王,人还活着就给自己定庙号,死后却成为笑话

 杨上柳下 历史学堂君 2023-01-06 09:47 Posted on 广东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朝鲜、越南等国也有此类称呼)。顾名思义,人皇帝活着的时候是不会有这个称号的。在现今很多一点考证都不做的影视剧中,屡屡出现什么“朕乃太宗”“启奏成祖”之类的台词,放在过去怕是要杀头灭九族的。

不过也有的帝王是例外,人还活着好好的,就提前自己给自己定了庙号,丝毫不怕犯忌讳。而这位奇葩的帝王,就是三国曹魏的魏明帝曹叡,其在位时期就给自己定了相当霸气的庙号:烈祖。

0.jpeg
上图_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

  • 在庙号上远超东汉的曹魏


在隋朝以前,庙号还算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只有那些对江山社稷有大功,值得后世子孙祭祀的帝王还会有庙号,并非像后来的朝代那样“烂大街”,无论是是贤君明君还是昏君暴君都能混个庙号。

一般来说,开国创业和有突出贡献的称“祖”,其他有重要贡献的称“宗”。比如东汉时期有庙号的才三个,分别是一祖(汉光武帝刘秀庙号“世祖”)、二宗(孝明帝刘庄“显宗”、孝章帝刘炟“肃宗”),足以看出庙号的来之不易。

1.jpeg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魏武帝

而然到了曹魏时期,庙号的授予却大不一样,“宗”是看不上的,不称个“祖”都不好意思在历史上混。比如曹操“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实际上曹操生前还一天皇帝没做过);曹丕“应天受命,为魏高祖”。

而作为三代的曹叡,也认为不比爷爷爸爸差,于是在世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了“烈祖”的名头,史载“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有意思的是,隔壁家刘备庙号也是“烈祖”)。这就是所谓的曹魏“三祖”,人家东汉一大一统王朝195年14个皇帝才一祖二宗,这一半壁江山的朝代才45年5个皇帝(加上曹操算是6个)就冒出来三个“祖”,真是天壤之别。

不过曹操曹丕的庙号还都是死后定的,那明帝曺叡身为活着的皇帝,就急吼吼的给自己定庙号,而且还特别下诏“三祖之庙,万世不毁”。这在历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了,那为何魏明帝如此不走寻常路呢?

2.jpeg
上图_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 最大的心疾:没有亲生儿子


皇位作为独一性、排他性极强的特性,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是以“父子相承”为主流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兄终弟及”等其他情况。毕竟像后梁太祖朱温绕过自己的亲儿子将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的傻事,正常的皇帝也是做不出来的,那是特例中的特例。

曹操的生育能力极强,前后一共生了25个儿子;曹丕虽然比不上老爸,但也生了10个儿子,也还算不错。然而到了曹叡,子嗣情况就相当不容乐观了,前后就生了三个儿子,而且全部都夭折而亡。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相当致命的风险,曹叡只好收养了曹芳作为养子,并后来将其立为太子。

曹芳的亲生父亲历史上并无明确交代,有种说法认为其祖父为曹操的第三子曹彰(就是那位勇猛善战的“黄须儿”),其父亲为曺楷。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曹芳其实是曹叡的侄子。那么问题就来了,曹叡驾崩之后,继位称帝的曹芳会不会追尊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从而改变皇位的继承统系呢?可以说这个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

3.jpeg
上图_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曹芳

  • 先皇的宗庙数量要“限流”


除了没有亲生儿子,曹叡另一个担心之处在于,礼法规定后世祭祀的先代帝王数量是有限额的。按照商周以来的传统和儒家的观点,天子宗庙应当是“七庙”(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是“九庙”)。也就是说,祭祀的先皇也只应该始终保持在七位,而随着朝代的沿袭,后面逝世的帝王要入祀太庙,则要按照亲疏关系等因素将以前皇帝的牌位给移除。而东汉儒学大师郑玄则进一步提出,应该有三位先皇是应该永久祭祀,不予移除的,而这个提法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也就是说,如果曹魏传承够久,完全可能出现后面的皇帝将曹叡的牌位给移出太庙的情况。这当然是曹叡不想看到的。

4.jpeg
上图_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 曹叡的良苦用心


这因为有着如此的担忧,曹叡就在生前完成了曹魏皇室的祭祀体系。其将曹节、曹腾、曹嵩这三位“老祖宗”和曹操、曹丕两位入祭太庙,又将活着的自己就入了太庙,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六庙”的构建,再下诏“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实是用白纸黑字规定,后世的曹魏帝王就算传的再多,要移除前面的祖先牌位,也不可以将曹叡从太庙中移除,还得世世代代去祭祀他。这番操作也是良苦用心,足以看出曹叡这位帝王对自己身后事的在乎,其心虚的一面也是暴露无遗。

可以说,曹叡的这番操作并非是吃饱了没事干。在后世朝代中出现问题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五代十国中的吴国权臣徐温,其养子徐知诰后来斗败了徐温的亲儿子们(一共六个,还斗不过人家一个养子)继承了徐温的位子。当然,徐知诰不满足只是当权臣,后来干脆逆袭上位,建立南唐政权。称帝后的徐知诰不久就恢复了自己的本名李晟,并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李荣上了庙号“庆宗”,而对于养父徐温,虽然给上了“祖”的称号,但前缀却是“义”,一个“义祖”很明显你这个祖宗不是正牌的。

5.jpeg
上图_ 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而明世宗朱厚熜的“大礼仪”事件则更是典型,朱厚熜不仅追认自己一天皇帝没当过的亲爹兴献王朱祐杬为“明睿宗”,还将其牌位置于太庙。按照明朝“九庙”的制度,由于当时太庙里已经放满了9块牌位,于是朱厚熜将只当了一年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给移出了太庙,又将朱棣的庙号从“明太宗”直接“升级”为明成祖(毕竟都是藩王上位的,当然朱棣从宗法角度是“不合法”的)。

相比于这后世的这两起典型事件,曹叡的操作既避免了后世的子孙给自己起上个不那么悦耳的庙号,又避免了自己的牌位给移出太庙,可谓是良苦用心。

可以说,凭借着这番反常操作,明帝才放心的将皇位给了养子曹芳。正如曹叡所愿,曹芳继位后当然没有干出像朱厚熜那样的“大礼议事件”,因此曹叡也许会在九泉之下为自己的如意算盘而得意。

6.jpeg
上图_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 人算不如天算


但对于曹魏政权来说,什么太庙之类的根本就不是个事,真正的危机在于,那位隐忍了曹家三代的司马懿终于露出了利齿獠牙,开始了其血腥的上位之路。很快曹魏的大权就落到了司马家族的手上。

而就在明帝驾崩仅仅26年后,曹魏就正式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的西晋取而代之(公元265年)。这是曹叡生前怎么也不会料想到的,因此他那番生前的操作,也就很快没有了任何实际意义。而他那句“三祖之庙,万世不毁”, 也与秦始皇那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一样,注定只能成为历史的笑料罢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西晋,陈寿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05:22 AM , Processed in 0.0294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