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转贴] 阿根廷南进运动,如何在70年内领土翻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7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根廷南进运动,如何在70年内领土翻倍?

国家人文历史 2022-12-15 22:56 Posted on 北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球情报员 Author 环球情报员

0.jpeg
本 文 约 6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本届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队在小组赛首次告负的情况下,一路稳扎稳打,终于挺进决赛。


阿根廷队被称为“潘帕斯雄鹰”,潘帕斯位于阿根廷中东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畜牧业产区,与北方人口稠密的拉普拉塔-巴拉那河地区、南方地广人稀的巴塔哥尼亚一同构成了阿根廷278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全球第八大国)


1.jpeg

阿根廷的扩张


1816年独立时,阿根廷仅控制北方的拉普拉塔地区,约为今日领土的45%。潘帕斯与巴塔哥尼亚(占现阿根廷面积的47.8%)以及北部的部分内陆地区(占阿根廷面积的7.2%)都不在阿根廷的手中。


独立后的70年间,阿根廷积极参与南美争霸并发起了两次“荒漠远征”,实现了领土规模翻番,抵达了美洲大陆的最南端。


外交博弈、枪炮轰鸣。在向南扩张的过程中,阿根廷遇到了哪些麻烦?潘帕斯与巴塔哥尼亚又是如何被阿根廷吃下肚中的呢?


2.jpeg

阿根廷疆域变迁


征服潘帕斯


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跨越大西洋来到美洲,为欧洲人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大西洋岸边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展开了对美洲的殖民活动。


西班牙人相继灭亡阿兹特克、印加等帝国,获得了大量财富、土地和劳动力,这也是西班牙殖民活动的核心追求。


阿根廷的核心区——南美洲东海岸的拉普拉塔土地肥沃,如今这里生活着近4000万人口,畜牧业产能居世界前列。


但在15世纪时,西班牙人却看不上这片既无金银矿藏也无充足印第安人口的土地,直到16世纪末西班牙人才将此地纳入殖民体系。


截至1600年,西班牙总计向美洲移民25万人,他们大都流向墨西哥城、利马等大城市,偌大的拉普拉塔只移入了3000人。


3.jpeg

拉普拉塔河流域


自拉普拉塔河口向南,广袤的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亚都是印第安人(主要为马普切人、佩文切斯人)的地盘。西班牙既无动力也无财力向这里殖民。


由于人口稀少,拉普拉塔地区在行政上划归秘鲁总督区管辖。


直到18世纪中叶,为防止葡萄牙、英国的渗透,西班牙于1776年设置了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管辖今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以及阿根廷北部。


改革后的拉普拉塔获得了自由贸易权,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城镇迅速发展,1780至1800年,这里的贸易额翻了一番。


4.jpeg

1808年的拉普拉塔总督区(棕色)


经过200余年的殖民,到1808年时拉普拉塔总督区人口突破60万,其中半数以上是土生白人和梅士蒂索人(白人与印第安混血后裔),他们对西班牙并无太多情感,希望结束殖民统治。


此时的欧洲大陆被拿破仑搅得天翻地覆,1808年,拿破仑为强化对西葡两国的控制,出兵入侵了伊比利亚半岛。


5.jpeg

拿破仑帝国


宗主国被占领的消息传到美洲,1810年5月,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内爆发了“五月革命”,西班牙总督被废除,土生白人建立了执政委员会。


独立政权名义上继承了整个拉普拉塔总督区辖境,但玻利维亚、巴拉圭相继宣布独立。


1816年,剩余地区各省的代表组建了新的国家——拉普拉塔联合省,这便是阿根廷的前身,其辖境包括今日阿根廷的北部及乌拉圭。


独立之后,联合省和巴西围绕着乌拉圭的统治权发生争端,战火一直持续到1825年,在英国的调停下乌拉圭选择独立,阿根廷与巴西之间的缓冲国。


与对外战争相比,内斗对联合省更具威胁,十余个省份对国家未来有着不同规划。大部分省份希望延续殖民时期体制,各省保有较大自主权,即建立联邦制。


实力最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会布宜诺斯艾利斯是联合省的首都)则希望加强集权,实现对其他省份的直接控制。


两派势力不断角力,最终在1831年达成妥协。拉普拉塔联合省改制为松散的阿根廷邦联,取消总统制,不设国家元首。


各省保住了自主权,但实力强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间接充当着邦联的“盟主”,全权负责邦联的外交。此时布省的省长正是对阿根廷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胡安·罗萨斯。


6.jpeg

罗萨斯


1810至1832年,年轻的阿根廷付出了极大精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直没有余力对外扩张。仅在1819至1822年间从拉普拉塔河口向潘帕斯草原试探性推进,占领了1万余平方公里的佩文切斯人领地。


邦联成立后,阿根廷人迅速打破了与南方印第安人部落的和平,水草丰美的潘帕斯草原是他们的首要扩张方向。


在阿根廷政府的支持下,大量武装白人南下蚕食潘帕斯。在拓荒者看来,部落状态的印第安人不能算是潘帕斯的主人。此地应当接受阿根廷的统治,结束“无主”状态。


7.png

潘帕斯草原


阿根廷大部分省份以畜牧业经济为支柱,大地主们需要更多的廉价土地来扩大畜牧生产,进而增强联邦派的势力。


最发达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虽支持中央集权制,却也想通过向邻近的潘帕斯扩张来增强自身实力。阿根廷两派在领土扩张问题上达成一致。


拉普拉塔河联合省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这妨碍了大地主兼并土地。为了获得地主阶层的支持,罗萨斯改为实行土地私有制,这大大刺激了阿根廷人对土地的欲望。


在此背景下,罗萨斯于1833年发动了“第一次荒漠远征”,试图从印第安人手中夺取更多土地。


从安第斯山脉到拉普拉塔河口一线,阿根廷军队多路出击南下扫荡印第安部落。阿军的作战区域相当于今日阿根廷中部及潘帕斯南部,此地居住的印第安人不足10万,难以抵御装备先进的阿军。


8.jpeg

罗萨斯率军远征


经过两年作战,阿军击杀了3200名土著,俘获1200人。但阿根廷短时间难以消化大量土地,因而只夺占了潘帕斯草原约2万平方公里的草场,将实控线推进到潘帕斯草原中部。


此时欧洲列强忙于欧陆博弈及在亚非开拓殖民地,巴西、智利等南美邻国境内亦有大量亟待消化的印第安领地,故而对阿根廷的扩张行动未作任何反应。


9.png

第一次荒漠远征


安第斯的博弈


第一次荒漠远征给罗萨斯带来了极高的声望,1835年后,他顺势加强了对其他省份的控制,成为阿根廷乃至美洲历史上第一位考迪罗独裁者。


考迪罗原指南美的军政长官,后演变成南美军事独裁政权及统治阶层的代称。


罗萨斯统治期间,阿根廷对潘帕斯草原的“拓荒”从未停止,武装白人在草原上建立了大量拓荒城镇。


截至1851年,阿根廷基本上控制了整个潘帕斯,拓荒者还在草原南端建立城镇,为阿根廷南下巴塔哥尼亚提供桥头堡。


10.png

蚕食潘帕斯


阿根廷蚕食潘帕斯的同时,它的邻国智利也在进行扩张。受安第斯山脉的地形限制,智利只能控制山脉以西到太平洋之间的狭长地带。


智利独立于1818年,几乎和阿根廷同时。两国面临的地缘环境也十分相似,北方是从西班牙独立的拉美国家,南方是马普切等印第安族群领地。要想获得更多领土,向弱小的印第安人开战就成为阿根廷与智利的首选。


南美洲的轮廓如同一个倒锥体,大陆南方未被征服的土地被安第斯山脉一分为二。


智利称山脉以西的狭长地带为阿劳卡尼,而阿根廷称山脉以东的条状地带为巴塔哥尼亚。对南方土地的争夺让两国成为天然的对手。


智利自独立后,就在打打停停的状态下不断蚕食马普切人领地。


1844年,智利在南美大陆南端建设了蓬塔阿雷纳斯城,控制了麦哲伦海峡西端及进出火地岛的通道。


阿根廷对智利控制南侧出海口的行动感到紧张,但此时阿根廷正忙于消化潘帕斯,无力南下争锋。


11.jpeg

智利奔向南方


不断加强集权的罗萨斯引来了阿根廷联邦派的反抗。1852年,支持联邦制的各省推翻了罗萨斯的统治。


为了削弱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强势地位,联邦派决定将首都迁往巴拉那。失去特殊地位的布省愤然脱离阿根廷。


联邦派各省与布省的内战持续到1861年,最终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胜利告终,松散的阿根廷邦联被阿根廷共和国所取代。


掌握政权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同意实行联邦制,但阿根廷各省不再拥有设立海关、铸造货币、保有军事组织的权力,各省实力被极大削弱。


12.jpeg
阿根廷再度统一


内战结束后,肥沃且廉价的土地为阿根廷吸引了大量来自意大利南部、威尔士等欧洲较落后地区的移民。


1861年阿根廷人口突破150万,此后每年都有十余万上下的人口迁入,充足的人口助力阿根廷经济腾飞,阿根廷的实力陡然增强。


13.png

阿根廷各地意大利裔占比


19世纪中叶南美的政治局势波谲云诡,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给阿根廷送来了新的扩张机会。


1864年,深居内陆的巴拉圭希望通过对邻海的乌拉圭施加影响,以求获得出海通道,强大的巴西不容嘴边的小国脱离自己的影响,因而驱逐了巴拉圭的势力。


14.jpeg

巴拉圭深居内陆


恼怒的巴拉圭总统小洛佩斯向阿根廷借道进攻巴西,遭到拒绝后巴拉圭仍强行派军进入阿根廷,巴西与乌拉圭联合阿根廷向小洛佩斯宣战。


纵使巴拉圭建立了一定规模的近代工业,可其国内人口不足40万,而三国同盟人口总量达1200万。


在三国同盟军巨大的体量面前,巴拉圭最终在1870年宣布投降,总统小洛佩斯被同盟军击毙。


战后阿根廷与巴西分别从巴拉圭手中夺取了部分领土,阿根廷得到的部分面积7.2万平方公里,即今日阿根廷的福莫萨省。


福莫萨省到拉普拉塔河下游之间,有一片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名义上归属阿根廷,但此地山高林密,生活在当地的大都是印第安部落。


巴拉圭战争结束后,阿根廷大力开发这片区域,建立了众多城镇。至1876年,阿根廷将其并入查科、圣菲等省份进行管辖。


当北方与巴西、巴拉圭等国的边境线固定后,阿根廷人的目光再度扫向南方,富饶的潘帕斯草原已尽数入怀,剩下未被占领的就是荒凉寒冷的巴塔哥尼亚。


阿根廷不想放弃这片荒蛮之地,因为它的对手智利已经南下,阿根廷与智利开始在“奔向最南方”的领土争夺中展开了赛跑。


荒漠远征


阿根廷内战及巴拉圭战争期间,智利抓住难得的机遇抢先南下,对阿劳卡尼发起远征,控制了大陆最南端及火地岛西侧。


15.png

地形限制智利向东扩张


1874年,阿韦利亚内达当选阿根廷总统。新总统认为不能再放任智利的肆意扩张,哪怕安第斯山脉高耸入云,也保不齐智利通过蚕食吞下巴塔哥尼亚,进而彻底切断阿根廷南下获取土地的通道。


此时生活在巴塔哥尼亚的马普切人约有8万,他们不断袭击潘帕斯到安第斯山一线的阿根廷边境城镇。仅1872年马普切人就杀害了400名拓荒者,抢走了30万头牛。


为减少损失,阿根廷在实控线一侧修建了一条长达374公里的壕沟,壕沟宽3米、深2米,给马普切人抢夺牲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6.jpeg

马普切人


1875至1878年间,阿根廷招募了更多的拓荒者,他们在军方的配合下沿着安第斯山脉向南不断蚕食马普切人的土地。


1878年,胡里奥·罗卡出任战争部长,军人出身的他并不认可蚕食土地的那一套,阿根廷军队开始更为主动的进攻马普切人。


1878至1880年,阿根廷占领了安第斯到内格罗河之间约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此建立了拉潘帕、内乌肯等省份,将实控线推进到内格罗河一线。


17.jpeg

向南推进


与此同时大批威尔士人来到巴塔哥尼亚,威尔士民族主义者认为英国的统治将使威尔士民族消亡,他们必须在一个远离英语的地方重建威尔士的文化。


阿根廷新建的省份符合威尔士移民需求,阿根廷政府为他们提供低价土地,以吸引他们去开发贫瘠的巴塔哥尼亚。


陆路推进的同时,阿根廷人经海路南下,于1879年占领了麦哲伦海峡的东口,与控制海峡西侧的智利人遥相对峙。


智利比阿根廷人提前30余年来到此地,在当地的实力强于阿根廷。但同年智利同秘鲁、玻利维亚爆发“硝石战争”,大批军队北上作战,无力与阿根廷在麦哲伦海峡一下展开全面对抗,两国在南美大陆的最南端保持了相对和平。


18.jpeg

硝石战争,独立60年后,智利为了资源而调转枪口向北扩张


1880年,胡里奥·罗卡当选该国总统。他决定远征巴塔哥尼亚,一劳永逸地将这一大片土地纳入阿根廷。他表示:


“我们要尽快平定这一撮野蛮人……以法律的名义,以进步的名义”。


19.jpeg

阿根廷军队远征


1881年初,罗卡出动6000余人,在比列加斯等人的率领下向巴塔哥尼亚的剩余地区发起远征。


在阿根廷不断地军事打击下,巴塔哥尼亚剩余的马普切人不足4万,刨除老幼妇孺,能够与阿根廷军队一战的兵员非常少,但邻近的智利为马普切人送来了援助。


20.jpeg

罗卡(右上角)吞并巴塔哥尼亚(淡紫色)


阿根廷发起荒漠远征的同时,智利也在对阿劳卡尼的马普切人发起最后攻击。


为了迟滞阿根廷人的扩张速度,好让智利在吞并阿劳卡尼后能有时间在巴塔哥尼亚分得一杯羹,智利果断为阿根廷一侧的马普切人送去枪支弹药,甚至有数百名智利军人直接参加了对阿根廷的战斗。


智利的支援增大了阿军的伤亡,但没能延缓阿根廷的脚步。到1881年底,阿根廷彻底征服了巴塔哥尼亚,余下的马普切人部落被迫展开游击。1884年,最后的两个马普切部落向阿军投降。


21.jpeg

为加强控制,阿根廷开始在境内大修铁路


阿根廷在此建立了丘布特、圣克鲁斯等省份,但他们的政治地位低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阿根廷传统省份,在阿根廷议会内没有相应席位。


阿根廷与智利在1881年对长达数千公里的边界进行了初步划定,火地岛也被一分为二,南美最后的“荒蛮之地”被征服。自此再向南,就是冰封的南极大陆。


1904年,以巴塔哥尼亚为跳板阿根廷在南极建立了人类的第一个科考站——奥尔卡达斯站,阿根廷借此宣称了97万平方公里的南极领土主权。


22.png

阿根廷与英国、智利的宣称区有重叠


从1816年正式独立到1881年,阿根廷通过不断鲸吞蚕食,吞下了面积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的潘帕斯草原和巴塔哥尼亚,将领土面积翻番。


阿根廷将新征服土地低价卖给大地主和外国投资者,廉价且充足的土地供应大大促进了阿根廷的农业经济。


1880年阿根廷的耕地面积约200万公顷,牛类存栏1200万头。这一数据在1905年分别增长到1200万公顷和3000万头。


截至1914年,阿根廷人均收入与德国、荷兰持平,高于西班牙、瑞士等国。


阿根廷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和亚麻生产国、第二大羊毛出口国和第三大畜牧生产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美洲大西洋沿岸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


23.jpeg

来到阿根廷的移民


可惜阿根廷的经济神话没能持续,20世纪30年代后。在经济大萧条及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下,半数以上外资撤离阿根廷(主要为英资),农产品相应出口减少。


阿根廷保守主义的兴起及频频政变的军方更是给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曾经颇有大国气象的阿根廷,在曲折中度过了冷战岁月。


24.png

阿根廷经济起起落落


1952至1956年,阿根廷向巴塔哥尼亚各省赋予绝对权力,使其拥有了和阿根廷其他传统省份同等的政治地位,彻底完成了对此地的消化。


1984年,阿根廷与智利解决了两国在麦哲伦海峡的3座岛屿争端。截至1998年,两国又解决了陆路边界最后的24处争议点,划定了全部边界。


25.jpeg

完成划界


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亚都已成为阿根廷国家符号的一部分。


巴塔哥尼亚各省仍是阿根廷最贫穷落后的省份,当地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约占阿根廷总面积的38%,人口却仅占阿根廷的6%。


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马普切人被不断同化稀释,至今已不足15万人(智利境内约65万)


潘帕斯草原则发达许多,其面积(不含拉普拉塔河口及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约占阿根廷的9%,人口约占阿根廷的20%。


时至今日,巴塔哥尼亚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一张张照片留下了“世界尽头”的壮美风光。


潘帕斯草原仍在为世界各地提供种类繁多的农产品,每当说起这两个地区,我们想到的总是同一个名字——阿根廷。


26.jpeg

二战后成为联邦省份的地区(淡蓝色)

a.png END

作者 | 碧落清遥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彦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12:44 PM , Processed in 0.0524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