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哲史艺丛] 曾拥有百艘大船和数千火炮的清军,为何连一个小海盗都奈何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6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拥有百艘大船和数千火炮的清军,为何连一个小海盗都奈何不了

 埃尔文 历史学堂君 2022-12-15 09:15 Posted on 广东
作者:埃尔文
编辑:莉莉丝

在明朝中后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和火器水平逐渐落后于西方,到了明末,由于财力的枯竭,明朝的战船更是朝着小型化发展,水师实力进一步被削弱。虽然明朝政府已经无力统治海洋,但得益于沿海繁荣的走私贸易,以郑芝龙为首的中国海盗们财力逐渐雄厚,并开始引入西式船体和西式大炮,郑芝龙的料罗湾海战更是宣告了中国人对于南海无可置疑的统治权。

郑芝龙降清后,中国的海军发展暂时陷入停滞,但很快为了对抗占据台湾的郑家势力,清朝再一次重启了对水师的发展,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清郑两方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军备竞赛,而中国水师的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0.jpeg
上图_ 明代的常用的福船模型

01.强大的郑家水师


要说明朝末年东亚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莫过于郑芝龙的海盗集团了,郑芝龙依靠走私赚来的巨额利润,打造了一支极为强大的舰队,并足以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在与郑芝龙的长年交战中,荷兰人详细记述了郑芝龙水师的方方面面。

在《巴达维亚日记》,荷兰人写道:“我们在厦门城下发现一支由25至30条威武壮观的战船组成的势力相当的舰队,此外还有15至20条小型战船,所有船只装备有大炮,配备充足的人员和武器弹药,长官先生余同月12日率领快船Tessel、Weesp、Couckebacker、Catwijck和Kemphaen对她们发起攻击,结果没有遇到敌方的丝毫抵抗,将她们全部焚毁、轰炸殆尽。据中国人自己称,中国从未整训过规模如此强大的舰队。”

在《热兰遮城日记》中则记载:
“遭烧毁约有二十五到三十艘大的战船,都配备完善,架有十六、二十到三十六门大炮。”

1.jpeg
上图_ 明末西方人笔下一艘停泊在福州的大型战船

从荷兰人的描述中,郑芝龙的战船一点也不小,甚至可以被称为“大”,而其装备的火炮也被明确描述为大炮。这些大炮笔者估计是发射12磅以上弹丸的西式舰炮,因为西方人对于军舰装备的记载向来准确。比如,下面这幅1637年英国人绘制的明朝政府战船,其作者芒迪明确记载了这艘船虽然很大,但是上面都是些只能伤到人的小炮,可见西洋人对于炮的大小轻重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而《热兰遮城日记》由东印度公司的专业武官所写,其专业程度毋庸置疑。而根据荷兰人的其他史料,我们可以推算出郑芝龙的大型炮船至少在大小上与荷兰战舰不相上下,而其火力也相当于荷兰的轻型战舰。

而在郑家的敌人清朝的记述中,郑家水师的实力也着实恐怖,施琅在《飞报大捷疏》中罗列澎湖大战胜利后清军的缴获时提到:查所获红衣大铜炮十二位,每位重有四、五千斤,炮子大者二十二、三斤,中者十七、八斤,次者十四、五斤。鉎铁大炮二位,每位重七千余斤,用炮子三十余斤。尚焚毁炮船所配之炮,俱已沉落在海,现在寻捞。

从施琅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郑家装备有大量重炮,其分别相当于西洋海军的32磅、24磅和18磅舰炮,可以看出,郑家水师在装备上已与世界潮流接轨,如此强大的火力,足以让郑家水师在东亚地区所向无敌。


2.jpeg
上图_ 清军武器配图

02.发展迅速的清初水师


为了对抗拥有大炮巨舰的郑家,清朝也开始开动马力大力扩张水师,建造大船巨炮,就以康熙二年所建的出使琉球的封舟为例,使者张学礼在其记述《使琉球记》中记到:“其船形如梭子,上下三层,阔二丈二尺、长十八丈(约56米)、高二丈三尺。……船尾设战台。桅杆,众木凑合,高十八丈,俱用铁裹;杆头有斗,可容数人观风了望。……上层列中炮十六位、中层列大炮八位。而这艘封舟除了搭载200名使团成员外,还载有334名水兵。当时,荷兰人派遣使臣与张学礼商议共同对抗郑家之事,因此,张学礼也见到了荷兰的武装商船,由此得以对荷兰船和封舟进行对比。张学礼评价到“其船坚而且稳,左右前后俱有大炮,过海最善。所造二舟虽坚固不及,而宽、广过之。”这段的意思是荷兰船坚固稳重,前后左右都装有大炮,最善于在海中航行,虽然封舟不及荷兰船禁锢,但是却更加宽大宏伟。

而当时的清朝水师主力,其船长与火力也远强于清朝中后期,当时清朝的主力战船为大鸟船和赶缯船。其中,大鸟船一般长12丈(37米)左右,最大的则有15丈(47米),有两层火炮甲板。而赶缯船作为轻型战船则略小,其长度在9丈左右(27米),有一层火炮甲板。到了康熙十八年,与郑家对峙的福建水师已拥有战船240艘,官兵2万5000人,其水师实力总体上与郑家已经不分上下。

3.jpeg
上图_ 清朝水师战船

03.清朝与郑家的旷世海战



在拥有了强大的水师后,清朝水师立即展开了对郑家的进攻,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领84艘大鸟船,152艘赶缯船直取澎湖。而郑家主帅刘国轩也率领战船200艘前来迎战其中,郑家的主力是郑家独有的炮船,关于郑家的炮船,施琅记到:
“每贼炮船安红衣大铜炮一位,重三四千斤,在船头两边安发熕二十余门不等,鹿铳一二百门不等。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

起初,清朝水师并没能占得优势,因为涨潮突然,风向不利,有很多清朝战船被潮水冲到了岸边。郑军抓住机会,派出舰队从两翼包抄,施琅救船心切,中途被郑家鸟铳射伤右眼。但是在交战中,郑军指挥之一林升也中了清军炮弹,左腿受伤,郑军被迫撤离战场。

4.jpeg
上图_ 19世纪清朝结合中式帆船和西洋战舰制造的新式炮船,郑芝龙当时装备英国大炮的新式炮船可能与此类似

之后,台风四起,刘国轩率领郑军突袭清朝水师,但被以逸待劳的清军击退,之后,施琅乘胜追击,在大海上与刘国轩展开了决战。刚开始,海上吹起了西北风,有利于郑军进攻,刘国轩随即号令炮船万炮齐发,清军损失惨重,清将朱天贵更是中炮身亡。眼看郑军就要获胜,但到了中午,风向突然转为了南风,变为对清军有利,清军随即命令全军反攻,并且命令战船集中用炮火攻击刘国轩的旗舰。由于风向不利,郑军大败,损失战船190艘,死伤12000人,被俘5000人,刘国轩则率领旗舰落荒而逃,奔向台湾。清军仅阵亡329人,伤1800人,战船无一艘损失。澎湖列岛遂归于清朝,之后不久,台湾沦陷,郑家政权随即灭亡。

为何郑军败的如此之快,实际上在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郑芝龙时期,郑家可以在大陆得到优质的木材用来造船,而到了台湾,所用的木材与大陆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优质木材的缺乏直接导致了郑家的船只趋向小型化,造船能力大幅下降,而台湾一省的税收也不足以为水师购置铸造足量的大炮。清朝这边,由于坐拥大陆雄厚的资源,无论损失多少战船火炮,都可以补充,而郑家呢,基本上是损失一艘少一艘,此消彼长之下,郑家的失败实际上已是一种必然,小小的台湾,终究无法与整个大陆的资源相抗衡。

5.jpeg
上图_ 海上激战

04.清朝水师的没落



虽然清朝初年的水师如此强大,甚至超过了海盗出身的郑家舰队。但是随着台湾的收复以及海上威胁的消除,清朝对于庞大水师的需求渐渐降低。自康熙之后,清朝的水师不断缩水,到了道光年间,清朝水师已经完全沦为了一支只有小型战船的海上缉私队。道光年间的清朝水师,不仅远远比不上西方列强,甚至相对于清初也大大退步。此时的清朝水师早已没有了封舟和大鸟船这种大型战船,有的只有赶缯船这种小型战船以及从民船中选拔的米艇和安梭船,其中大者不过长七丈(23米),其长度还不及清初大鸟船的一半。

6.jpeg
上图_ 马嘎尔尼绘制的清朝战船,其体型较小,载炮不超过10门

清朝中后期的大船,要么是到民间到南洋做生意的商船,要么则是张保仔和郑一嫂的海盗船。当时,张保仔的旗舰鹏发号就是一艘改良武装版的巨型商船,其装有38门大炮,多为24磅、18磅的西洋式舰炮,火力十分强大,以至于清军在张保仔的手下屡战屡败,毫无还手之力。被动的清军甚至不得不联系外国势力,与他们瞧不上的英夷联手,才能勉强挡住张保仔的攻势。

曾经拥有百艘大鸟船和数千门火炮的清军,如今却连一个小小的海盗都奈何不得,竟然落得个与外国勾结才能平息内乱的地步,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而这样一支只能充当海上缉私队的水师,败于英国的坚船利炮之手,也就没什么值得惊奇的了。

参考资料:《使琉球记》《热兰遮城日记》《巴达维亚日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12:53 PM , Processed in 0.0334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