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0

[哲史艺丛] 晚唐的耀眼之战,3000骑兵击败10万大军,迫使回鹘投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2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唐的耀眼之战,3000骑兵击败10万大军,迫使回鹘投降

 军事帅哥 历史学堂君 2022-12-12 07:29 Posted on 广东


作者:军事帅

编辑:莉莉丝

中晚唐时期,唐朝内外局势堪忧,出现了“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惨状。但是,处在发展晚期的唐朝依然有非常亮眼的对外战争。唐武宗在位时期的公元842年到843年,唐军上演了3000骑兵孤军进攻回鹘王庭牙帐,打败10万回鹘军队灭亡回鹘汗国的战绩。晚唐时期的唐军如何做到难得一见的“灭国战争”呢?

唐军3000人打败回鹘10万军队的背后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应该从外交、军事、政治等多个方面做综合的考察。

0.jpeg
上图_  唐时期的回鹘

第一,分化瓦解回鹘部落,册封归降的回鹘部落,孤立回鹘乌介可汗。
 
公元840年十月,唐天德军节度使温德彝向唐武宗上奏“回鹘溃兵侵逼西域,六十里不见其后。”边防告急。唐武宗随即命令振武军节度使张仲武率领军队做好北上守卫边防,抵御回鹘入侵的准备。

841年正月,刘沔上奏回鹘已经撤退,朝廷认为回鹘的骚扰属于一般性质的骚扰不足为虑,下令张仲武部撤退。但不久之后,回鹘再次南下入侵,唐武宗写《赐背叛回鹘敕书》谴责了回鹘的背叛行为。为了搞清楚情况,朝廷在不开第一枪原则的前提下,派出一个叫做魏谟的官员到北方弄清实情。唐朝和回鹘的关系迅速紧张起来。

1.jpeg
上图_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

到了公元841年五月,回鹘部落的温没斯、历支王子和多贤将军等7人率领3100多名回鹘民众向唐朝归降。

842年四月温没斯投降后,唐朝正式册封温没斯部落为归义军,温没斯成为唐朝左金吾大将军,授予牙旗和武器,编入唐朝边防军序列。此举表明,唐朝对温没斯部落的投降是高度肯定的,唐朝希望通过温没斯部落投降后被编入唐朝边防军而受到重用这件事分化瓦解对唐朝有敌意的乌介可汗及其下属部落。

温没斯向唐朝投降期间以“侵犯唐朝边塞”为理由杀掉了部落首领赤心、仆骨两人,赤心和仆骨的部落被其他回鹘部落那领吸所吞并。那领吸指挥军队入侵唐朝边境地区,唐军将领张仲至率领3万唐军打败那领吸的叛军,“悉收降其七千帐,分配诸道。”

对于北方和唐朝敌对的回鹘,唐朝的态度是明确的:如果回鹘人学习温没斯归顺唐朝,可以被授予官职而得到重用。比如,温没斯本人就成为唐朝的将军,温没斯的部落编入唐朝边防军。但是,如果和唐朝对着干,那领吸部落就是其下场。
 
那么这个作用所起的效果就在于,当唐朝的3000部队孤军深入进攻乌介可汗王庭的时候,回鹘的其他部落对唐军的进攻至少持观望的态度,没有统一在乌介可汗的命令下去抵抗唐军。这就给后来唐军3000人上演以少胜多打败乌介可汗手下的10万回鹘军队埋下了伏笔,为唐军在北方整顿军队备战赢得时间。

2.jpeg
上图_  李德裕(787年~850年)
 
第二,唐军一方面接受温没斯的投降,分化瓦解回鹘。另一方面在军事上整军备战,为最坏情况的出现——唐朝和回鹘开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李德裕在会昌初期就积极地在北方边境地区备战,公元841年,唐军陈许部3000多人、郑滑部军队3000多人向太原地区集结备战。针对唐军步兵难以对抗回鹘骑兵的这个缺陷,李德裕还从浙西、宣州等地调集七百多名弩手来到北方备战,加强唐军步兵打击骑兵的作战能力。

除了调集军队向今天的山西地区集结待命,朝廷还任命刘沔为河东节度使、李钟顺为振武军节度使。李德裕还建议朝廷认命骁勇善战的石雄为天德军防御副使。

3.jpeg
上图_  回鹘重骑兵

唐军在山西地区的屯兵备战,部署各个军队和将领备战,将山西打造成唐朝对回鹘作战的大后方。而唐军北上进攻回鹘,有山西“大后方”的主力部队坐镇山西,随时准备支援进攻部队作战。退一步讲,即便唐朝打回鹘失败了,山西的唐军也能成为保卫国土的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选择的将领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刘沔为牙将,早年曾和藩镇军队交战,冲锋在前。在西北地区边陲作战屡立战功。在唐文宗年间,刘沔和党项人交战,屡立战功。根据《旧唐书》记载,党项人侵犯今天的宁夏地区,刘沔率领军队和党项人交战,打得党项人无一人生还。

4.jpeg
上图_  回鹘文字

第三,面对乌介可汗手下的10万军队,唐军做好对应的部署,并联合其他少数民族的军队组建唐朝反击回鹘的远征军部队。

李德裕采取军事准备的措施有:

1.云州、朔州等通向天德、振武军的道路上设卡盘查,严防唐朝边民和回鹘有往来。

2.修复夏州到天德一线的道路。

3.加速粮食丰收保证部队军粮,命令刘沔在云伽关等要害地区屯兵驻守,严防回鹘骚扰刺探情报,窥视边民。

4.训练壮丁配合驻军防守太原,将整个山西地区打造成消灭回鹘的铜墙铁壁。

5.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力量,比如沙陀族、党项族的军队编入唐军作战。

根据论文《唐武宗朝对待南迁回鹘策略》一文中关于唐军兵力的记载就会发现,唐军的少数民族部队参战兵力较多。

其中包含:加入南面军的沙陀部队600多人。

加入西南面军的吐谷浑、沙陀和铁勒骑兵6000多人;党项拓跋部部队若干人。

加入东南面军的奚、室韦和契丹部队若干人。

在这其中,来自沙陀、铁勒和党项族的骑兵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过部署,唐军分成了刘沔指挥的南面军、李思忠指挥的西南面军和张仲武指挥的东南面军。三路大军以品字形展开全面布防,做到战略上的互相支援。

5.jpeg
上图_  唐朝骑兵

第四,唐军在山西积极备战,联合少数民族一起参战,将山西打造成消灭回鹘的后方基地,并制定“挖心战术”。

唐朝的准备是非常到位的,在战争爆发前,唐朝通过间谍就已经得知乌介可汗的具体位置。而乌介可汗对唐军是狂妄轻敌,压根没有把唐军“放在眼里”。根本预料不到唐军会主动出击进攻乌介可汗。

而唐军将领石雄集中了唐军中汉族的精锐骑兵、沙陀李国昌部队、党项部队和铁勒部落等善于骑射的官兵组成3000人的联军,以“挖心战术”直接打击敌军的心脏——可汗王庭。

整个作战打响以后,唐军迅速出击,路上没有遇到太多的顽强抵抗。由于唐朝在前期就已经分化瓦解回鹘部落,多数回鹘部落要么中立,要么支持唐朝作战。乌介可汗众叛亲离,身边没有太多的嫡系部队和他本人一起拼死抵抗唐军。乌介可汗本人也在混战中被唐军射伤。

必须说明的是,唐军孤军深入消灭敌军的战术被唐军经常使用,比如苏定方率领大军进攻西突厥,李靖率领唐军3000骑兵进攻东突厥王庭。唐军的这种战术运用成功建立在优质骑兵的装备和战术成熟运用的基础上。

6.jpeg
上图_  李靖(571年-649年)

第五,3000骑兵的后方有10万唐军增援部队的支援。

作战当中有个小插曲,乌介可汗在唐军的追击下一路逃走,身边有数百名骑兵。乌介可汗有可能逃到更北的地方后,企图重建军队和唐军激战。这就要求唐军必须速战速决歼灭回鹘部队。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刘沔指挥的10万唐军从山西倾巢出动,兵分多路包围回鹘部队。面对唐军的包围,回鹘只能选择归顺唐军。经过激战,3000唐军歼灭回鹘部队1万人,俘虏回鹘5000多人,大获全胜。

7.jpeg
上图_  回鹘人的形象

综上所述,3000骑兵消灭回鹘这个看似以弱胜强战斗的背后是唐朝政治外交和军事多重因素努力的结果。这3000唐军,就犹如一把匕首直接插进回鹘王庭,给了回鹘致命一击,迫使回鹘向唐朝投降。

参考资料:《唐武宗朝对待南迁回鹘的策略》 廖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12:46 PM , Processed in 0.0376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