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历史或观看古装影视剧时,分辨各种官名算是一道难题。有些官名会与动词“完美融合”,比如诗圣杜甫的别称“杜拾遗”;也有一些官名忽大忽小,比如另一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在秦汉还是三公之一,在唐朝便只能“江州司马青衫湿”了。所以,古人究竟是怎么创造官名的?这些官名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史?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名,别说好不好懂了,和人都没什么关系。
在《左传》中,曾记载有远古时期少皞部落的一次封官。在少皞的这次任命中,完全没有一个“人类”,而是出现了一群鸟——“五鸟”“五鸠”“五稚”“九扈”。
少暤,也作“少昊”,乃是黄帝的长子,华夏民族始祖之一,当然不会真的“封了个鸟官”。事实上,这表现的是原始社会中一种“以图腾为官”的风气。在远古社会,人们没有姓氏,也没有家族,一个特定的部落群体往往会有一个特定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图案,用以和其他族群区分。这种图案就是图腾。
作为一个族群的统一信仰,图腾在远古人类群体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逐渐变化为姓氏、地名,乃至成为官名。随着原始部落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增强生存能力,获取生存资源,各个部落又需要规范自己的组织结构,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而这些能够获得管理权的人,往往也是部落中某个氏族的首领。他们的标志,当然也是自己家族的图腾。由此一来,他们的氏族图腾,便成为最早的“官名”。
少皞的部落,就是由以鸟为图腾的氏族组成的。少皞自己的图腾是凤,其余还有“劳燕分飞”中的伯劳和燕子、鹁鸪鸟等等。除了少皞部落的“鸟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远古时期还有伏羲部落的“龙官”、神农部落的“火官”、黄帝部落的“云官”(宓羲龙师名官,神农火师火名,黄帝云师云名,少昊鸟师鸟名。)。在这种“图腾名官”背后,实际上是祖先对自然的尊崇与敬畏。
明清时,文官服饰上的“补子”也使用飞禽图腾作为符号,图为清代五品官员白鹇纹补子。来源/南通纺织博物馆
这些以鸟命名的官职,究竟分管什么事务呢?首先是“五鸟”,以凤鸟为首,为“历正”,意思是主管历法。其余的“伯赵”(伯劳)一族主管测算春分和秋分(司分),“玄鸟”(一说为燕子)一族主管测算夏至和冬至(司至),“青鸟”一族主管测算立春和立夏(司启),“丹鸟”一族测算立秋和立冬(司闭)。
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掌握历法测算、把握四季变换的规律无疑是最重要的工作。但除了观测天象,其他日常工作也需要有人管理。这便有了“五鸠”,即五种鸠鸟——祝鸠、鴡鸠、鸤鸠、爽鸠和鹘鸠,分别管理民政(司徒)、军事(司马)、平治水土(司空)、法律(司寇)与营造(司事)。司,就是管理的意思。在之后的历史中,这些鸟名逐渐不可考,但这些对具体事务的描述却被传承下来,并形成了新的官名体系。
经过历史的发展,一个部落内部的事务早已不能这样按氏族简单区分,而且时间一久,怕是首领自己也不记得这些小动物或云朵是做什么的,便索性开始采用一种“简单粗暴”的名官方式:你在做什么,就叫什么。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一些表示具体事务的符号已取代图腾,来指代一类官员,比如常见的官名“尹”,有时既指围绕在商朝统治中心之外的部落首领,也会指商王朝内部协助管理的官员。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可能是一只手握着权杖或毛笔,也就是管理民众的人。
“尹”在商王朝的统治中地位十分重要。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着各种事务的“尹”。有的在忙着种田,有的在给商王修寝宫,还有的在主持祭祀活动。除了“万能工具人”尹,还有许多分类掌管事务的官员,比如在祭祀方面,有主持祭祀的“巫”,有帮助解读甲骨的“贞”;在典籍管理方面,有“作册”;在手工业方面,有“工”;在捕猎方面,有负责侦查猎物行踪的“犬”官。这些散落在甲骨记载中的专职官员,共同编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商朝社会。
时间发展到周朝,一套全新的官名系统被创造出来:四时名官。
在《周礼》中,记载了一套按“天地四时”分工的“六官”体系,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天官”冢宰负责总领事物,其余五官分别掌管土地民政、仪式教化、军事战备、司法刑狱、工程建设,各官还下辖属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职系统,无论是军政、民政,还是礼仪、教化,都有专人分管,体系严整,相当实用。
作为一个很会反思历史经验的朝代,周朝人讲自己的统治体系规整为一套“周礼”,在官职上,基本思路就是“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春天为一年之始,自然需要各类祭祀工作,保证一年的风调雨顺,因此“春官”就是主管祭祀和教化的“宗伯”。夏天马肥草长,又过了播种的农忙时节,适合对外用兵,因此“夏官”是主管军事的“司马”。直至今日,我们还有“秋后问斩”的说法,秋天除了收获之外,还有一桩大事就是判决刑狱,因此“秋官”是主管刑法的“司寇”。到了冬天,一年的劳作结束,人们也需要修筑房屋,准备过冬,因此“冬官”是主管工程建设的“司空”。这四时之外,还需要有人统筹一年的工作,负责官员的管理,因此“天官”冢宰与“地官”司徒便应运而生。
对后世官职命名而言,周朝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许多官名都是从周朝开始,为后代千年所沿用。比如“六官”中的“地官”司徒和“夏官”司马。
司徒的“徒”,甲骨文字形是上面一个“土”的字形,下面一只脚,看起来就像一个人跟着尘土走。
在周朝,“徒”指车驾后跟着步行的步兵,后来逐渐引申为地位低下的人、百姓。“司徒”,也就是管理百姓的意思。《周礼》中记载的地官司徒,主要“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也就是既要了解疆域情况,还要统计户口数。到了汉晋时期,司徒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三公”之一,一度地位类似于丞相。但在这之后,司徒的权势便被逐渐拆解,不复昔日辉煌了。历史上,曾经相当欣赏曹操的桥玄、“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都曾担任过司徒一职。
影视剧中的王朗王司徒。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夏官司马,也就是管理马匹的官。在古代,马不仅仅是一种家畜,更是一种重要的军事物资。因此,“司马”也不再是简单的弼马温,而是一种高级军事长官,主管军队。在汉代,“司马”和“司徒一样”,曾作为“三公”之一,但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地位被同样是军事长官的“太尉”取代。不过,这并不代表“司马”这个官名退出历史舞台。不止是中央,地方官也同样可以设“司马”一职,来协助自己管理军务乃至民务。唐宋时期,“司马”正式成为地方佐贰官,白居易所担任的“江州司马”一职,就属这种性质。此外还有一些军队中协理军务的“行军司马”,也是司马一职的发展。在明初期,朱元璋曾设枢密院,以司马为左右都督的佐官,后来随着枢密院的废置,司马也逐渐消弭于史册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朝官职逐渐成为一种礼节性的存在,这并不代表它们失去了影响力。周朝的“六官”,曾在北朝时西魏权臣宇文泰的手中得到复兴,后来在北周的汉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直沿用到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日后也逐渐成了对六部尚书的尊称。“天官”和“冢宰”用以尊称主管官员考核吏部尚书,“司徒”尊称主管财税户籍的户部尚书,“宗伯”尊称礼部尚书,“司马”尊称兵部尚书,“司寇”尊称刑部尚书,“司空”尊称工部尚书。
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王国光获赐牌匾,即是“天官上卿”,如今位于天官王府景区内。摄影/老探664,来源/图虫创意
秦汉时期的官名,一部分延续了周朝的叫法,还有不少自己的新创。
对于秦汉时期的官制,最熟悉的说法是“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中丞;“九卿”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和治粟内史。翻翻《汉书·百官公卿表》,搞懂这十二个官职并不困难:丞相总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中丞负责监察;九卿里,奉常主管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门户,卫尉主管禁军,太仆主管车马,廷尉管司法,典客负责招待外宾,宗正负责皇族事务,治粟内史掌管赋税。
这些官名中确实有些不太好理解,但按字义拆分一下,也不难看明白。“奉常”的常,就是典的意思。“奉”,甲骨文字形乃是一双向上托举的手。什么人能把国家的仪典捧在手里?自然就是礼仪官了。至于“卫尉”和“廷尉”这对“双胞胎兄弟”,虽然名字里都有“尉”,管理的事务却千差万别。“尉”的甲骨文字形,就像一个拿着熨斗的人,后来多做军官名,所谓“武力说服”。因此“卫尉”和“廷尉”,多少都与军队相关。而“廷”字,在古代有平的意思,意即断狱必须公平公正;也有说法认为古代决狱都得在“廷”中当众进行,因此管理此事的官员被叫“廷尉”。
翻开《史记》《汉书》,我们很可能被各种奇奇怪怪的官职撞一趔趄:汉武帝晚年的四位顾命大臣,都曾任过“侍中”一职,这是什么职位?
西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扬雄曾担任过给事黄门侍郎一职,这又是什么官?
东汉末年把持朝政的“十常侍”,又是什么官职?
这些名字里带“侍”“中”“黄门”的官职,都是皇帝的近臣,负责皇帝的起居,为皇帝决策提供参考。有一种误解,认为这些官职都是由宦官担任的,其实不尽然。他们只是相对于外朝的“三公九卿”,更贴近皇帝的日常生活,因此由朝臣担任也不意外。尤其在汉武帝之后,汉武帝之后,为了削弱相权、扩大君权,这些皇帝的侍从官逐渐从内廷走向外朝。比如尚书令一职,原本是皇帝内廷的官员,后来逐渐取代丞相的地位,又被原在内朝的中书令压制。二者后来发展为“三省”的一部分。至于同为三省的门下省,原为汉代的侍中寺,亦是内朝官。
这三个由内朝官发展而来的官职,在唐宋时期一直分掌着宰相的权力。直到元代,并三省为中书一省。明代彻底废除中书省,“三省”不复存在。但许多内官名仍然保留下来,比如六部的长官“尚书”和佐贰“侍郎”,以及在内阁中工作的“中书舍人”,都是这些内朝官的历史遗迹。
懿德太子墓壁画中太子出行的仪仗,足见百官。来源/《懿德太子墓壁画》
时间走到隋唐,对于官名的创设大多沿用了前朝陈例,这并不代表所有的官职都能被轻松理解,比如各朝各代的言官们,就有着各类奇怪的名字。
最早也最常用的监察官名,大概可以上溯到“御史”。乍一听这个名字,可能会以为这是史书修撰官。这个直觉其实是对的,因为御史最开始的职责,确实是记史的。不过可别小看了这份工作,因为记录史书必须秉笔直言,对于君王的过错也不能讳书。倘使君王本身荒淫无道,那史官一定会“把你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君主们往往非常在意史书的记载和评价,从而一定程度上约束自己的行为,“御史”便也逐渐从记录史书的官员,向监察官员转变。历朝历代都会设御史做监察工作,比如秦代的御史中丞、汉代的御史大夫、唐宋的御史台、明清的督察院左右都御史。但对于日渐庞杂的王朝事务,单一个御史已经不够用了。而且御史一开始确实可以监督君王,但在发展过程中,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监察百官上。为了纠正君主的得失,一些特别的言官名被创造了出来。
唐代主要的言官,就是杜甫曾经担任的“拾遗”一职。这个官名的意思可不是指跟在皇帝身后捡东西,而是在皇帝身边、帮皇帝的决策“查缺补漏”的人。“拾遗”在唐代正式成为一种官职,分属门下、中书两省,和另一官职“补阙”一起,形成了唐代的谏官。
宋代的言官名,看起来就比较好理解。宋朝时设谏院,含谏官六人,分别是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和左右正言。把“谏”字直接放在官名里,足以体现其为国直言的重任。
影视剧中的宋代谏官。来源/电视剧《清平乐》截图
而明代的言官官名,就比较不太好理解。作为明代言官体系的一部分,“六科给事中”的名字时常出现在史书中,官职虽小、权力却大,上可封驳皇帝诏书,下可监察六部尚书。可这个名字究竟是怎么来的?秦汉时期,“给事中”并不是一种官名,而是一种权利。当时的大夫、三公、将军等,如果加号“给事中”,就可以“给事宫禁中”,进入皇帝内廷,供皇帝咨询,为政事提出建议。之后这项权利逐渐分化出来,在南北朝时期成为一种谏官,隋代改称给事郎,唐复称给事中,乃是负责审核的门下省重职。后来随着门下省的名存实亡,给事中也不再设置。直到明代,这个官名才又被拿出来,成为监察六部事务的言官。
介绍了这么多官职的命名方式和由来,相信大家在史书中遇到不了解的官名,也能猜得差不多了。不过,真正权威的解释,还得靠正史中的各类“职官志”,或者典制体史书。你还见过哪些“难懂”的官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参考文献:
[1]何星亮.官名的起源与图腾[J].西域研究,1991(03):59-64.
[2]王贵民.商朝官制及其历史特点[J].历史研究,1986(04):107-119.
[3](清)孙诒让撰.十三经清人注疏 周礼正义 第1册[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12.
[4]汉书[M]. 中华书局 , (汉)班固 撰,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