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的父亲说话太直,得罪于人,因此被贬到四川,薛涛就跟着父亲来到四川,在今天的望江楼公园内居住。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资料的缺失,薛涛墓的原址已无法考证。
20世纪60年代,薛涛墓及墓碑题刻被发现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晚唐诗人郑谷的《蜀中》,有一句诗“渚远清江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就提到了薛涛墓,为薛涛墓的位置提供了一点线索。根据这首诗所说,薛涛墓应该在望江楼东面,锦江之畔。
后人据明清时期的零星资料,在望江楼公园西北角重修了薛涛墓,墓为圆,墙界为方,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风水学说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文人墨客们群聚于此,凭吊古人,抒发怀古之思。
薛涛爱竹,在居所大量栽种,为其赋诗“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并以此精神来勉励自己。现望江楼公园内,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名贵竹种,已有23个属类,200余个品种,竹树环和,仙鹤成群。追忆薛涛和了解“竹文化”,已经成为各地游客少来望江楼公园游览的重要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