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江河湖海,鲜字当头
烧烤如此多娇,可湖南夜宵的C位还得是小龙虾。毕竟湖南人,天生有吃鲜的家底。
湘沅资澧,四水贯穿全省,大小河道密织,从四面八方奔赴最北部的八百里洞庭。一年四季,鱼虾欢跳,水禽成群,赋予湘厨充分的灵感。
水流温柔不减湖南的火辣,反而更添一分鲜辣。连小刺和头骨都烤得酥脆的鲫鱼,水煮黄辣丁又名“黄鸭叫”,形如柳叶的刁子鱼、扁平的翘巴鱼下酒绝妙,郴州栖凤渡鱼粉一定要用鲜活鲢鱼和辣椒油……
于是,河鲜、湖鲜、江鲜、海鲜,都汇聚在湖南夜宵摊的烟火气里。
一只小龙虾, 刮起南北辣味旋风
上世纪90年代,口味虾在长沙横空出世,将大鳌伸向紫苏、草果、香叶、茴香汤汁飘香的面盆,并迅速攻陷湖南人刁钻的味蕾;之后又杀到北京的簋街,以麻小的姿态掀起北方吃虾风暴。
图1:卤虾上桌前入卤水加热,好剥又入味。摄影/阿朱
经过20多年的进化,口味虾又被加入剁椒、青椒、双峰辣酱等调料,成为口味更丰富的秘制小龙虾。唯一不变的,是紫苏的独特山野香气。
如今的夜宵摊上,油爆虾也备受宠爱。鲜活的小龙虾直接下锅大火油炸,虾肉被逼出水分后更显鲜甜。配着秘制蘸料,吸一口虾头,再吮一下虾尾,费劲儿剥出一颗只够塞牙缝的虾仁,要的就是这样的欲求不满。
背靠洞庭湖的岳阳,境内有两百多条河流,是湖南重要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作为湖南吃虾宇宙的原材料供应地,当地一年的小龙虾产量高达11万吨,如果让它们首尾相连,可以绕赤道七圈半。
聪明的岳阳厨子“慧眼识虾尾”,小龙虾摘取尾部以大火滚油爆开,便瞬间收紧蜷缩成球状。蒜蓉、剁椒齐下,再码上蒜瓣,浇上啤酒,文火慢炖,令每一口虾肉都浸透鲜辣和酒香,香气窜进七魂六魄,吃得人满头大汗。最后还要上盘米粉,跟红亮料汁拌匀,一同呲溜进嘴里才算满足。
在湖南,不吃小龙虾的夜宵是不完整的。生意最火爆的虾馆,能开到凌晨四五点才打烊。刚从酒吧走出来的夜猫子,来一顿火辣小龙虾,深夜的多巴胺会再次沸腾。
嗦螺当瓜子, 一颗一颗喝吸有道
作为湘江的第一大水源地,永州有两千年的嗦螺习俗,也称为喝螺。
夜宵的烟火刚烧起来时,新鲜田螺就被送进后厨爆炒,还要用筒子骨汤熬煮入味。嗦螺时,用牙签对付会遭到鄙视,永州人娴熟地用舌尖一顶,一喝一吸之间,朝天椒的辣、姜蒜的辛,再加上紫苏的香,裹着脆爽的螺肉滑入口中,只留下满口鲜美热辣的汤汁。
常德的卤味店,田螺个头大,肉质紧实,下酒最爽快。浏阳人嗦螺,则要先对田螺取肠肚,用辣椒、薄荷、紫苏进行腌制,吃着有股浓烈的植物香气。
夏夜的湖南夜市里,三五好友围成一桌,吃货们嗦螺辣得吐舌,还一颗接一颗停不下来,空空的螺壳滚动在桌子上,能堆成山。
没有一只鸭子, 能活着游过洞庭湖
试问常德人到底有多爱吃鸭鸭?鸭脖、鸭头、鸭舌、鸭肠、鸭架子、鸭掌....从头到脚统统丢进秘制卤水熬制,便凑齐一桌常德鸭霸王。 吃鸭架子,必须两手抓着,再辅以撕、咬、嚼、啃,最香最嫩的肉大都在骨头缝里;最辣的部位是鸭肠,被卤汁彻底浸透后,辣劲儿直冲脑门,吃的时候汗与泪齐飞,但却越啃越欢腾。再来一大口啤酒,麻辣混合着冰爽酒精,瞬间冰火两重天。
而一只挂在商店里油光发亮的酱板鸭,更是常德人从小吃到大的劲爆辣鸭。即便是微辣,那也是里三层外三层,一直辣到骨子里的辣。辣味挡住了咸味,嗦两口骨头里的卤汁,辣威犹存。
15道制作工艺、30种配料,才能造就皮酥肉筋的酱板鸭。
而湘西芷江则处处弥漫着炒鸭子的香气,山涧放养的当地麻鸭,配上仔姜、芷草、青红辣椒,同五花肉一起炒,出锅后焦黄鲜嫩、酥烂香辣,能温暖整个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