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明朝遗留下来的诸多“遗迹”?如何对待这一大批“遗民”?这些成了清政府建立之后的重要问题。他们知道通过暴力手段强行破坏“明孝陵”等遗迹,或屠杀遗民所产生的后果要更为严重,而将前朝的帝王以及诸多遗迹“再历史化”,使其变成诸多中国王朝中的一员,而不是遗民心里天天怀念的“故国”,这或许才是对统治更有效的做法。
早在顺治年间,清政府便开始采取诸多手段来破除前朝的“遗威”。首先要做的即是将明朝的开国帝王朱元璋的形象进行“普通化”处理,将其牌位与中国古代诸多王朝的诸位明君牌位放在一起进行祭祀。这在明朝是不可能的,本朝的开国帝王必须是要高于其他皇帝的,但清政府却将其放入诸多皇帝牌位之间,与其他人共享祭祀。其次便是将朱元璋陵寝进行更名,在明朝以“孝陵”命名并享有最为尊贵地位的朱元璋陵寝被清政府改名为“明太祖陵”,并将其列入四十个“历代皇帝陵墓”的名录之中。这明显的体现出清政府要向天下宣布,天命已经发生了“转移”,明朝已不再是天命所归的对象,明朝已经成为了历史诸多王朝中的一员,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