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转贴] 塔城的塔,去哪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3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塔城的塔,去哪儿了?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6-12 23:52 Posted on 北京



23.png

本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共同体,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上,也有不少兄弟民族创造的地名。与汉民族创造的地名一样,这些非汉语来源的地名同样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成为留存至今的宝贵文化财富。

 

望文不得生义


在中国地图上,所有的地名都用国家通用文字——汉字来记录。源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也已用约定俗成的汉字完成了对译。由于汉字的“掩盖”,一些地名的原语痕迹变得隐蔽深沉、漫漶难辨,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原本的含义。


比如云南有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光看“德宏”这个地名,很容易联想到“道德宏大”之类含义,但这是个误会。“德宏”并非来源汉语,而是傣族同胞对当地的称呼。在傣语里,江河的下游叫作“德”,怒江称为“宏”。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德宏”的意思就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无独有偶,云南还有个因为盛产上等茶叶知名度很高的“普洱”市。当地人口超过一半是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有种说法就认为,“普洱”是个来自哈尼语的地名。因为在哈尼语里,“普”为寨,“洱”为水湾,连在一起的“普洱”就是“水湾寨”的意思。

比起“德宏”与“普洱”,“呼图壁”这个地名看上去显然显得独特一些,更加没法“望文生义”(显然不会是什么“墙壁”)。此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这地方虽然建县时间不长(1918年从昌吉县析置),但早在清代就已设有乌鲁木齐巡检所。乾隆年间的才子纪晓岚(1724—1805)曾经获罪发配新疆三年,因此他也知道呼图壁,还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一个商人在此夜行遇鬼的故事。按照纪晓岚在书里的说法,“呼图译言鬼,呼图壁译言有鬼也”。有鬼的地方闹鬼,自然再正常不过。

既然纪大烟袋已经明确提到了“译言”,呼图壁自然就不会是一个汉语地名了。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除了使用汉语的汉族与回族之外,人口比较多的民族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但呼图壁并非来自维吾尔语或者哈萨克语,而是锡伯语(与满语关系极近)。在锡伯语里,“呼图”是“鬼”,“壁”的意思是“有”,合在一起正是“有鬼的地方”,与纪晓岚的说法一致。

其实,锡伯人的故乡在东北,为什么远在万里之外的呼图壁会是一个锡伯语地名呢?这与清代历史上的一段往事有关。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新疆地域广阔,清军兵力颇有不敷边防之虞,因此需要增兵守边。而锡伯人当时“未甚弃旧习,狩猎为生”,因此精于“骑射”,战斗力很强。清廷正是看中了这一点。1764年,乾隆帝决定从驻扎在东北的锡伯兵之内,“拣其精壮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遣往”新疆驻防。东北到新疆距离遥远,这些锡伯人一走就是一年。当他们走到乌鲁木齐西面远处荒郊野外驻扎时,恰好刮起旋风,坟地里的小动物闹出声音,搞得锡伯营的官兵及家属一晚上睡不着觉。气急之下,他们认为此地不得久留,乃是“鬼(呼图)(壁)”的地方。后来锡伯人继续向西前行,“呼图壁”这个地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这些戍边的锡伯人最后到的地方,是察布查尔。现在这里是全国唯一一个锡伯自治县。不过,在清廷决策里,原本也考虑过将锡伯营驻扎在与之不远的另一个地方,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塔城(与察布查尔同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塔城”这个地名,听上去“汉”味十足。它是不是如同济南的别称(泉城)一样是以当地某座宝塔得名的呢?其实并非如此。“塔城”是个“省称”,其完整叫法是“塔尔巴哈台”。这是一个蒙古语词汇,意思是“旱獭”。这种动物是松鼠的近亲,个头比老鼠大二三倍,喜欢生活在山地草原。从地形上看,塔城之南为巴尔鲁克山,北为塔尔巴哈台山,东为额敏山,西为巴克图山。按照清代《钦定西域同文志》里的说法,就是因为当地山峦连绵,山中旱獭多,“其地多獭,故名”。

塔城是新疆的西北门户,也是伊宁和乌鲁木齐两大重镇的屏藩,位置十分险要。因此,乾隆年间,清廷先是设置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又以当地田地膏腴,水源充足,筑起一座“绥靖城”,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驻此。因此“绥靖城”后来也被叫作“塔尔巴哈台城”。这个名字太长,读写都不方便,所以也简称“塔城”。民国以后,塔城进一步成了正式名称,彻底取代了原有的“塔尔巴哈台”。

扑朔迷离的悬案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地名都能找到明确出处的。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明明坐落在南海之滨,何“北”之有?所以有人就从壮语里去研究,认为其中的“北”字是粤方言对壮语“口(pak)”的对译,因此“北海”之义应为“海之出入口”。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北海半岛的最南端是冠头岭。以冠头岭为中心形成了南北对称的海域名,即南湾、北湾。因此,北海之“北”是以冠头岭为基准点的,是古代“北湾”的延续,北海村则因地濒此海域而得名,后来形成市埠后仍用此名。不同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孰是孰非未有定论。


这样的情形并非孤例。内蒙古包头市历史悠久。战国建云中郡九原县,秦置九原部,汉置五原郡。相比之下,“包头”这个地名出现得很晚。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形成村落,取名包头村。1809年改为包头镇,同治九年(1870)筑起包头城。进入民国之后又在1926年升为包头县。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市。“包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说法不少。大略言之,一说源自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但也有人认为,包头是个汉语词,来源于汉语的“泊头”。19世纪初期的包头紧靠黄河的水运码头,故而得名。另外也有意见主张,包头得名于附近一条小河名——博托河。在各种意见中,第一种说法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当代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里就有“包头也是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有鹿的地方”的说法。1982年12月21日,包头市政府也宣布,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决定包头地名源于“包克图”的谐音,即“有鹿的地方”。如此“约定俗成”的处理,也算是个好办法。

20.png
三鹿腾飞雕塑,是包头的地标性建筑。“包头”这个地名出现得很晚。清康熙年间这里形成村落,取名包头村,1926年升为包头县。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辖市。普遍认为,包头源自蒙古语“包克图”,意为“有鹿的地方”

相比之下,黑龙江省会哈尔滨的名称来源,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了。说起来,这座“冰城”的历史甚短。直到19世纪末期,哈尔滨仍旧只是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区区几十户零落的人家,举目四望一片荒野。坐落在如今香坊区的“田家烧锅”,算是当年哈尔滨唯一的“大工业”了。以此为中心的最“繁华”的居民点,也不过22户人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通过不平等条件攫取到在中国东北修筑东清铁路(后名中东路、中长路)的沙皇俄国将铁路的管理中心选在了哈尔滨。敏锐的俄国人意识到,哈尔滨的地理位置正处于中东铁路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东北北部平原的中心,具备成为大都市的交通条件。1898年6月9日(俄历5月28日),东清铁路建设局副总工程师依格纳齐乌斯率领建设人员到达此地,开始了最初的建设工程。后来,这天就被当成了现代哈尔滨诞生的日子——距今不过120多年。

然而,差不多从哈尔滨城市形成开始,关于其名称来源的争议就几乎没有停歇。由于是俄国人选中了这里,于是就有了“哈尔滨”来源于俄语“大坟墓”的说法。据说,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里第一次写道,“哈尔滨这几个中国字的大致含义是安乐的坟墓”。但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且不论俄语里并没有“Харбин(哈尔滨)”这样的词汇,即便就感情习惯上讲,以坟墓这样不祥的名称,为野心营殖的地方命名,也是殊乖事理的。因此,就连俄国人自己在1923年编印的《东省铁路沿革史》(俄文)里也提到,“这个新兴的城市保留了满洲的传统名称——哈尔滨,它无疑是满语的单词,词义在很古远的某个时候便被人们遗忘了。”


21.png
电影《悬崖之上》中,张宪臣隐藏自己去哈尔滨的车票。来源/电影《悬崖之上》截图

从逻辑上看,这比“俄语说”合理得多。满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同省的另一座大城市齐齐哈尔就得名自满语(或达斡尔语)的“边境”“边城”之义。如此说来,“哈尔滨”在满语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民国时期代理过黑龙江省省长的萨荫图在《哈尔滨一带全图》提出:“谨按哈尔滨命名之义,一古昔晒网之乡也”。这就是说,“哈尔滨”在满语里有“晒网场”的意思。

22.png
2019年9月28日,哈尔滨市松北区,一只15米高的不锈钢天鹅安家太阳岛,它在太阳湖边颔首振翅,吸引一众游客驻足观看、拍照。官方认为“哈尔滨”源于女真语“哈尔温”,即天鹅,因此在哈尔滨经常可见天鹅雕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不一样的说法。有人认为,哈尔滨乃是得名自满语里的“扁(岛)”,又有人提出是蒙古语“平地”或“江边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有学者注意到了与满语有亲缘关系的一种“死语言”——金代的女真语(这是因为金代的第一个首都上京会宁府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区)。具体而言,又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阿勒锦”说,这个词在女真语里的意思是“光荣或荣誉”。其二是“天鹅”说。按这种说法,明代成书的《女真译语》里有“哈儿温”一词,即“天鹅”的女真语发音。这种将地名“哈尔滨”与女真语“哈儿(尔)温”联系起来的说法出现虽晚,影响却很大。目前,哈尔滨市政府就采纳了这种说法,在官方网站上写道,“‘哈尔滨’源于女真语‘哈尔温’,意为‘天鹅’”。其实,无论名称出处究竟是哪一种,只有一点是确凿无异的,“哈尔滨”这一地名如同其他地名一样,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宝藏的一部分了。


19.png
END
作者 | 郭晔旻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6月上,原标题为《四海一家地名中的民族历史印记》,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30 06:29 AM , Processed in 0.0392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