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是各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常客,人类与妖怪之间的各种生死恋爱故事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天狗形象也随着影视动画的创作进入国人的视野,来自日本的天狗形象可以说深入人心,日本的天狗具有傲慢不羁的性格,长着一双乌鸦的翅膀,是僧侣怨灵的化身。其实,我们中国人对“天狗”的形象也不陌生,神话传说中天庭的看门狗,就是天狗,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天狗又不仅仅是天庭的看门狗,那它还有那哪些涵义呢?
天狗在中国古代有过许多不同的形象,它曾以天体和怪兽等形态出现在文献记载当中。最早的时候,天狗是星辰状的。《史记》对天狗有明确的说明:天狗原本是星辰,或叫做作星,或叫作流星。可见最早的时候天狗并不是妖怪,而是人们对彗星或流星的称呼。这些被称为“天狗”的星辰在天边陨落时,往往发出如雷鸣般的声响,并且伴随着火光。房玄龄在《晋书》中也详细地描述了星辰状天狗的形象。他说,天狗指的是像狗一样奔跑的星辰,颜色是黄色的,划过天空的时候伴随着声响。这种星辰坠落的地方,看起来像有火光,炎炎冲天。在古人看来,这是战乱发生的征兆。例如《史记》言,天狗出现时,“千里破军杀将”。《文献通考》记载:天狗在东北方陨落发出声响,占卜的结果是即将爆发战争,流血牺牲无数。于是天狗的形象,就被打上了战争的烙印。
除了形状似狗的流星被称为天狗以外,天狼星也被称作天狗。《开元上经》言:“狼,天狗也。”就说明“天狼星”与“天狗星”意义想通。这颗固定在天上的天狗星与道教的占星术息息相关。道教常常通过观测天体、星座的变化来占卜人的命运。道家典籍将天狼星称为天狗星,并认为它关系到人间的婚姻和子嗣。假如夫妇结婚的时间与天狗星相犯,那他们的婚姻将不幸,三刑六害,难有子嗣。
到了明朝,这一说法有了新的变化。新婚的妇人不宜夜晚出门,否则将触犯天狗星,不利于子嗣。此外,天狗也不再仅仅是星辰的名称,而是演变成了吃食小儿的妖怪。明代的《五杂俎》写道:天狗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就会在夜间吃掉当地人家里的小孩,所以妇女和婴儿都避忌它。
到了清朝,天狗星完全从天上的星变为了天上的狗,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独特的防范天狗的风俗。当时的人认为,道教的张仙是可以射天狗,保孕妇小儿平安的神。这位张仙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气度超凡的美男子,他手持弹弓,仰望天空,瞄准咆哮奔跑的天狗。若婴儿晚上啼哭,家长们就会买来张仙的画像悬挂在家中,以保平安。至此,天狗已经在民间信仰中从星辰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妖怪了。
送子张仙射天狗
除了将星辰称为天狗,古人还会把云和气称为天狗。《文献通考》记载,梁武帝天监十年九月丙申,天西北有隆隆声,红色的云气一直从天边蔓延到地面。占卜的结果表明,这是天狗,它所降临的地方将有血流,该地的君主将失去土地。这里的天狗同样是战争来临的征兆。
古代人常常把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反常现象、自然灾害视为上天的征兆,并进一步把这些自然现象视为妖怪的化身。这些自然灾害则被称作“妖灾”。所以古人才将天狗与星辰、云气结合,并将它想象成降灾的妖怪。
《山海经》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居住在阴山的怪兽,它长得像狸猫,头部有白毛,发出猫的声音,这种异兽也被称作天狗。相传这种生活在阴山的天狗,佩之可以御凶。《水经注注释》就记录了天狗御凶的故事:骊山之西有白鹿原,原上有狗枷堡,秦襄公在位的时候有天狗来到这里,每当山下有贼寇,天狗就会发出信号,这就使得狗枷堡平安无患。
《山海经》中的天狗
天狗的另一种形象是鸟形。《说文解字注》言:“鴗,天狗也。”鴗是一种鸟类,羽毛颜色青翠,像燕子大小,喙尖而长,两足短而色红,在水面捕食小鱼,其态如猎狗,所以被称为“天狗”。到了清朝,鴗直接被天狗置换,天狗因此成为了一种在天黑之后下水捕鱼的怪物。清朝钱泳的《履园丛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苏州宋文恪公的墓地在沙河口,乾隆中期,住在这块墓地旁的一位姓陆的老太婆在月下看到一只长得很像狗的怪物从天而下,在水中捕鱼吃,连续几个月如是。老太婆不明白其中的缘故。直到有一天,守墓的人发现华表上少了一只天狗,过了几日又见华表上的天狗如旧,守墓人就知道肯定是这只天狗在作怪,于是趁它回到华表上的机会将它击碎。
中国的神话少不了玉帝和王母娘娘居住的天庭,而天狗在传统神话体系当中也曾经以天庭“看门狗”的形象出现。古代有不少关于天狗是天庭神兽的故事。其中明朝多记载有道法可以让小儿上天偷桃。但是上天的小儿常常被守卫天庭的天狗所伤,铩羽而归。如宋代的《九龠集》卷十九记载了“蟠桃宴”的故事:
一个叫项双溪的人开生日宴会,宾客有十六个人。有位道士带着童子前来献桃,主人大喜,只见桃枝上结着十六个桃子,这些桃子一个个都鲜艳非常,非人间所有。只可惜桃子少了一个,主人和宾客不能一起品尝。于是道士又派小童上天偷桃,他先往井口吹了一口气,俄而井口有云升出,童子乘而上,飞往天庭。过了一会儿,只听见云中有犬吠的声音,童子带着五个桃子狼狈地乘云而下,大腿上流着血,童子说那是被天狗咬伤的。主人见了桃子十分欢喜,就赏赐了童子和道士一百金。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在中国的神话体系里面,天狗有时也的确是一条狗,只不过它被养在了天庭,是玉帝和王母娘娘的看门狗。
天狗所具有的星辰天体形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神秘的自然力量的畏惧。天狗作为神兽和天庭之狗的形象存在于传说当中,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与狗关系之密切。“妖怪”是绽放在东方文明土壤上的一朵奇花。日本学者柳田国男在谈到研究妖怪的重要性时说:“一个民族试图进行新的自我反省之时,它是能够给我们提供意外多的暗示的资源。”了解妖怪,有利于于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
参考文献
王鑫:《妖怪、妖怪学与天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作者:浩然文史·炎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