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哲史艺丛] 被部将“劝进”的曾国藩,为何最后都没自立称帝?原因有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7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部将“劝进”的曾国藩,为何最后都没自立称帝?原因有四

 杨上柳下 历史D学堂  2022-06-07 10:02 Posted on 广东


0.jpg



作者:杨上柳下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5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在古代封建社会尤其是乱世时期,手握重兵又野心勃勃的军队统帅“逆袭”上位的事例比比皆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赵匡胤了,身为五代后周禁军统领(殿前都点检)的他,在部将们的“集体劝进”下,直接在军营里“黄袍加身”,从而夺位称帝。


而在晚清时期,也有一位统帅获得了同样的机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曾文正公曾国藩。




1.jpg

上图_ 曾国藩(1811年-1872年)




  • 拥有种种有利因素,却最终没有选择“上位”


成功击败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也迎来了他人生中高光的时刻,此时的他由于赫赫战功在朝野有着极高的声望,其湘军的兵力也发展到了十余万之众。而原来被太平军控制的江南地区,也被其牢牢掌控其中。


在这种局面下,曾国藩的“老部下”们纷纷开始了“劝进”之举。比如左宗棠就奉上“鼎之轻重,似可问焉”这样的字条,其用意不言而喻;胡林翼则更是赤裸裸的直呼“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就连太平天国的降将忠王李秀成,都声称将召集太平军旧部拥戴曾国藩称帝。而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更是领衔数十员将领,一度夜闯曾国藩的大帐,试图重演一番晚清版的“黄袍加身”。




2.jpg

上图_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




然而对于这些“劝进”,曾国藩却给予了坚决的反对和制止。比如他就将左宗棠的对联中的“似”改成了“未”,表示自己并无“问鼎”的心思,而面对曾国荃等人的行为,曾国藩更是手书“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对联表明心志,以至于曾国荃只得带着部将们黯然退出。


看似具备一切“上位”条件的曾国藩,最终却并没有走上起事的道路,这又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3.jpg

上图_ 曾国藩家书




  • 首先,在于曾国藩是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出身,忠君报国的思想浓厚


出身于传统家庭的曾国藩,自幼饱读诗书,受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和熏陶,后来其又一路沿着科举的道路步步前进,直到在殿试考取了三甲“同进士出身”并步入仕途,可以说曾国藩一直都是沿袭着一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读书人的道路。


在曾国藩写给弟弟等人的家书中,例如“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报吾亲”“吾辈所以忝窃虚名,为众所附者,全凭忠义二字。不忘君,谓之忠;不失信于友,谓之义”这样的语句比比皆是,其中不难看出曾国藩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的思想观念。




4.jpg

上图_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 其次,曾国藩带出的很多“老部下”已经自成体系,且与其都或多或少存在矛盾


在晚清借助镇压太平天国不断崛起的清廷汉族大员中,曾国藩绝对是“祖师爷”一般的存在,即使像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大佬”,其实都是曾国藩一手培养提携起来的。由此可见曾国藩的地位。


然而,随着战事的深入和发展,曾国藩一手培养的这些部将们,也都纷纷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存在,而且也和曾国藩一样,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比如左宗棠虽然在湘军之列,但他统率的军队却自成体系,称为楚军;而李鸿章后来更是另起炉灶组建了淮军,人数更是发展至7万人以上,不仅在装备粮饷方面都超过了湘军,还拥有很多湘军不具备的近代科技人才。而清廷出于分化提防曾国藩的用心,也对李鸿章等人大力扶持。




5.jpg

上图_ 举着旗帜列队的湘军士兵 甘肃




可以说,曾国藩此时更像是一个汉族官僚阶层中的“盟主”角色,对手下的部将们缺乏足够的掌控力度。而且随着他的老部下们羽翼渐丰,逐渐和曾国藩矛盾迭起。比如在攻打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的紧要关头,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竟然不经协商,直接截留了朝廷拨付曾国藩的巨额军饷,根本没给“老领导”一点面子;而李鸿章随着淮军势力的逐渐增强,也与曾国藩渐行渐远;就连左宗棠后来也与曾国藩逐渐交恶,两人还为天京城破后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的下落大打笔墨官司。


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部将拥戴”其实根本就靠不住,甚至可以说,更像是这些老部下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把曾国藩推到前沿。遥想东汉末年,孙权也曾积极“劝进”曹操称帝,而曹操则看穿了孙权的心思,笑道“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耶”。也许曾国藩面对这些“劝进”,内心的想法应该也和曹孟德如出一辙吧!




6.jpg

上图_ 战斗中的太平军




  • 再次,曾国藩多次险些丧命,再加上清廷的猜忌,一直处于“诚惶诚恐”的状态,实在是无心“上位”


曾国藩对于清廷来说确实有“再造”之功,但其实与太平军交战却赢得并不轻松,太平军不仅兵力雄厚,更不缺乏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等等智勇双全的名将统帅,曾国藩不仅两个弟弟曾国葆、曾国华都战死沙场,自己都先后有数次差点命丧黄泉,甚至不止一次试图自尽。而清廷对其的猜忌、防范,也自始至终在折磨着这位看似风光无限的统帅.


曾国藩在家书中“权太重,位太高,虚望太隆,悚惶之至”“忧惶战栗之象不为少减,自是老年心血亏损之症”等这样的描述屡屡出现,其中不难发现其诚惶诚恐的紧张状态,而且身体也是大不如前。可以说,在这样的种种重压和处境下,曾国藩可以说是心力交瘁、沮丧难行,他最后主动解散湘军,与其说是为了取消清廷的猜忌,更不如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在这样的心境下,曾国藩又有什么心思再去谋划上位呢?




7.jpg

上图_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海上战斗场景




  • 最后,在于清朝当时还具备着相当的实力,并非病入膏肓


清廷虽然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就开始逐步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但当时还远没有到灭亡的地步。实际上,同治帝上台后,清廷不仅连续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还由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事和经济实力,以至于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当然,这种所谓的“中兴”更像是回光返照)。


而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事后期,清廷都是“坐山观虎斗”,让湘军淮军等汉族团练武装在南方和太平军互相血战消耗,自身则在北方保存了相当的军事实力,尤其是骑兵力量。因此在当时,满清朝廷方面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而曾国藩等地方大员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实力差距。




8.jpg

上图_ 晚清湘军




就这样在种种因素的交织下,曾国藩最终并没有选择起事反清,而是继续作为清廷的忠臣而存在,并且通过裁撤湘军、主动放权等一系列“操作”激流勇退,也实现了自我保全。曾国藩逝世后,清廷追赠其为太傅,谥号“文正”,并下令各省建立专祠纪念。


不仅如此,其家族成员也在清廷颇为重用,其弟曾国荃后官至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并加太子太保;其子曾纪泽则官至吏部左侍郎,并曾以出使俄国大使的身份,与沙俄方面斗智斗勇,成功收回了新疆伊犁等地的主权,赢得了晚清时期难得的外交胜利。


参考资料:《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张宏杰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 11:53 AM , Processed in 0.0322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