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哲史艺丛] 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5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防作弊严格?其实古代科举也不遑多让,眼睛、鼻子都不放过!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6-05 18:30 发表于山东

5530067F-852C-402A-9729-18E8F9B00C88.jpeg


这又要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经历过高考的人肯定不会忘记高考时那些严密的防作弊措施,其实在有古代高考之称的科举考试中,也有严密的防作弊措施,有些甚至比现在更加苛刻,我们现在用的有的就是古人玩剩下的!科举在唐代才正式形成制度,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到古代,以士子的身份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体验一把古代高考吧!


一、考试开始前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唐朝至北宋初年的士子,在科举考试之前,你应该在干啥呢?埋首案前,苦读诗书嘛?当然不是。此时的你应该拿着自己的诗词文章到处拜访达官贵人,希望以此得到赏识。这是在早期科举制度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行卷。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唐人行卷》记道:“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为缄轴,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大文豪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写道:“唐以诗文取士,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所以士子入京应试,也须豫先干谒名公,呈献诗文,冀其称誉,这诗文叫作行卷。”


BE7A886A-0180-470B-98C8-E9646CAAAF98.jpeg

鲁迅先生像


行卷为啥这么重要呢?主要是因为假如你的诗文受到某位达官贵人的喜爱,那他就有可能帮助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曾向顾况行卷,拿的诗文就是现如今妇孺皆知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说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时,还调侃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当他把诗看完后,立马改口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后来白居易也果然高中了。


行卷制度有许多弊端,毕竟科举士子们在向达官贵人递诗文的同时,顺手也能递上一些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行卷还助长了结朋营党的风气,官员之间动辄以“恩师”“门生”自居,甚至置天子权威而不顾。那皇帝花钱辛辛苦苦组织一场考试是图啥?就图给官员选小弟呢?所以这项制度势必会废除。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初年之后的年代,那不好意思,科举考试前,你还是安心苦读吧。因为此时朝廷不仅严禁行卷,而且为了防止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徇私舞弊,还特意规定相关人员在科举考试开始前就要被关进贡院。在这期间,他们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一直等到放榜之日,才被放出来,时间往往长达近两个月,这就是“锁院”制度。一场科举考试,官员锁起来的时间比考生都长,听起来就很辛苦。


9F4B8AA5-5AF8-4720-B18E-54304EBAE0EB.jpeg

江南贡院


与锁院制度相似的是“回避”制度,具体内容包括亲属回避、籍贯回避和职务回避。简而言之,就在一场科举考试中绝对不允许出现两个能找到任何瓜葛的人。


好了,当你寒窗苦读十年,终于来到了考试的那天,你本来想迈着目中无人的步伐进入考场,却突然被人拦了下来,上来就扒拉你衣服,这是干嘛?当然是为了搜身,目的是防止考生挟带小抄。搜身正式称谓是搜检,“搜检”制度极其苛刻,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接受开襟、解怀、脱鞋、摘帽等检查,有时连耳朵、鼻孔都不放过。搜检制度极其苛刻,许多科举士子觉得不堪忍受,是一种人格侮辱。


AA632ABD-B120-407F-8D10-F09960C6B940.jpeg

进入考场之前的搜检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某一天,河南乡试就要在贡院开考,官员们例行对士子进行了苛刻的搜检。第二天凌晨,因为一名公差误挂了灯笼,导致士子们以为误了时辰,急匆匆冲进考场,现场混乱不堪。估计是士子们觉得前一天搜检时受到了侮辱,便合力将4名负责搜检的官员轰出了贡院。可见这些士子的怨气有多大。


二、考试进行中


经过层层搜检,士子们衣冠不整的进入了考场,有些心理素质不佳的考生大概就开始蔫了。士子还得出示一张类似现在准考证的东西,上面标注了士子的姓名和体貌特征,以防有人替考。


5FE928BB-EBD4-4BA2-9505-4BFA4D5E117E.jpeg

古人的准考证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与现代大不相同,基本没有几十个人待在同一个房间内考试的情况,而是每人一个“包厢”。你可别被这个称呼迷惑了,所谓包厢就是一个狭窄的隔间,三面封闭,有时甚至是四面封闭,先不说在里面的士子无法与旁边的人有任何交流,更想不到的是,士子在考试期间内的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隔间里。考场里会安排专人送饭,上门服务。估计一般人也受不了这个味道的“熏陶”,所以在古代科举考试身体素质得先杠杠的,否则根本坚持不下来。


每个隔间都有人看守,一对一监考,有时看守的就是腰跨横刀的士兵。考场周围也有士兵负责警戒巡逻,这种戒备状态一直要保持到整场科举考试结束。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当时先是饱受搜检制度的摧残,后又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们盯着参加考试是啥感觉了,估计心理素质也得先过关。看看现代的高考,不得不说考生还是非常幸福的。


C487792F-4473-43B0-B81A-3D89E9B8B480.jpeg

科举考试的“包厢”


三、考试结束后


当你在一群士兵的监视下写完了卷子,把试卷交上,你以为考试就结束了?不,你上交的试卷要开始“考试”了。


首先,考试官们会把收上来的试卷“弥封”起来,也就是用纸或者他物品把试卷上的名字盖住,让人无法知晓这是谁的试卷。“弥封”制度出现在北宋,实行没多久,就有人指出考官会在试卷上做记号或者通过字迹来辨认考生,“誊录”法随之应运而生。在试卷弥封之后,会有专门的书吏誊抄试卷,考官们看到的也只能是誊抄好的副本而不会原本。副本字迹相同,也就避免了考官通过字迹识别考生的问题。


为了防止书吏徇私舞弊和抄写错误,一般都会进行“对读”。吴自牧《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却于每卷上打号头,三场共一号,方发往誊录所誊录卷子,依字号书写,对读无差,方纳入考试官各房考校。”小说《歧路灯》同载:“誊录官送于对读所,谨饬不许一字差讹。对读一毕,由至公堂转于至明堂,分房阅卷。”为了方便对读,朝廷还设有专门的对读所,士子们的试卷誊抄之后还要经过对读所的检查,才会呈给考试官,层层检查,可谓严苛。


F43BB0E0-4A3A-4494-99F5-8371E51C5BDC.jpeg

科举卷子


明清两代,誊抄有了新规定,那就是书吏必须使用朱笔誊抄,誊抄的试卷称被称作“朱卷”。《明史·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者用硃,谓之硃卷。”至于为什么要用朱笔誊抄,一方面是为了和原卷区分开来,方便对读,另一方面是为了表明这些试卷是国家机密,寻常人不得察阅。


13F3CDBC-8BAD-493A-BE48-B6B2002478DA.jpeg

科举朱卷


除此之外,朝廷对考官如何改卷也规定严苛,考官绝对不能以个人喜好评判试卷,而是必须按照“合于程序、醇正典雅、明白通畅、温柔敦厚”的原则。考官还被要求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评语,考试结果出来之后,还会把落选的考卷发还给考生,让其明白为何落选,也方便他们改正问题。   至此,一场严苛繁琐的科举考试才算真正结束。若是你金榜题目,那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若是榜中无名,那就只能是“羞见长安旧主人”了。


0AF95CA0-9FA9-46E4-A667-5327BBAC5CF4.jpeg

仇英《观榜图》


若是在科举考试中被抓到作弊会怎么处理?轻则取消考试资格,革除功名,戴枷游街示众,发配边疆,重则还会惹上杀身之祸。明代唐伯虎就是因为卷入科举舞弊案而被革除了功名。在职官员参与舞弊惩罚更是严酷,雍正年间的俞鸿图被报参与科举舞弊,事发后被判腰斩!如此残酷的惩罚措施,是悬在每一个士子和官员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文史君说:


科举考试号称是中国古代最为公平的选才制度,不管是与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还是从科举制的防作弊措施来看,这一称号都当之无愧。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流动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在程序上几近完善,但却再也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了。统治者一昧追求于公正,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考试的内容。清末,科举考试内容已经与时代脱节,这才导致科举制度后来被废除。梁启超曾极力主张废除科举考试,但当他从欧洲游历回来后却又大加赞美,他赞美的不是考试内容,而是考试制度本身。今天中西方流行的考试制度,或多或少都可以从科举制度中找到影子,这也是中国古人留给世界的一笔丰厚遗产,值得我们好好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新华出版社,1993年。


2、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3、郭培贵:《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 11:45 AM , Processed in 0.0385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