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3|回复: 0

[哲史艺丛] 为何近代对外战争中,清军总是“训练废弛”?落后就要挨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5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何近代对外战争中,清军总是“训练废弛”?落后就要挨打

 林森 历史D学堂  2022-05-25 10:46 Posted on 广东

11.jpg

作者:林森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每当提及为何清军老是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总会有一项原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就是“训练废弛”。从鸦片战争开始,“训练废弛”就成为清军躲不过的一项“罪状”,而且也成为近代清军的一个显著的“标签”和通病,直到小站新编陆军的建成。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近代以来的清军总是“训练废弛”?这其中又体现出清朝军制方面的哪些问题呢?



12.jpg
上图_ 乾隆时期的清军


 
  • 成平日久,缺乏约束导致有组织无纪律

在建国之初,清军确实称得上是一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劲旅。但随着国家成平日久,特别是乾隆中后期以后,随着国家不再大规模用兵,清军便主要以镇压内地民变,即所谓“弹压地方”为主要任务,以巩固清廷的统治。由于大清幅员辽阔,清军需要驻防的地方也就多得难以计数。

除去边境防线及据点外,大中城市、州县治所、交通干线、港口码头、海防要塞、官府驻地、武库校场等无一不需要派兵戍守。尤其是道光初年,清廷吸取白莲教之乱的教训,加大了对地方县、乡的驻军力度,以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这就使得清军的驻防更加分散。



13.jpg
上图_ 1820年,清朝总督巡抚辖区图



由各省督抚所统领的督标、抚标很难整营整营(清军编制从大到小为镇、协、营,营为最基础的编制单位,一营一般额定兵员在350到500之间)地驻守在一处,往往零星地散布于各处城、关、哨、卡。例如当时有名的天下强军——湖南镇筸镇,额定兵员4107人,竟“分布汛塘六七十处,驻守碉卡关门哨台七百六十有九”(《公余手存•营制》)。

驻防如此分散,虽有利于“治民”,但却使得统兵将帅对基层官兵鞭长莫及,难以有效管理。而管理欠失的直接后果,就是部队缺乏纪律约束,平日训练无人问津。各处驻守的官兵整日得过且过,甚至“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议汰兵书》,引自《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如此“备战”,岂能期待他们在遭遇外敌时能战而胜之?



14.jpg  
15.jpg
上图_ 清朝鸦片用具


 
  • 差役过重待遇却差,官兵积极性严重不足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专制社会中,一直是军警不分。军队除需要承担今日国防军的守土之责外,还必须承担今日警察之治安与司法行政职责。

在清代,直到袁世凯在天津成立巡警队之前,地方各处的巡逻捕盗、押解囚犯、看守仓库、消防救火乃至交通疏导、市场管理、征收赋税等都要由驻军来完成,正所谓“一切巡防盗贼,护卫商旅,以及催趱空重粮船,递解饷鞘人犯,在在均资兵力”(《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3册)。如此繁多的勤务,自然影响官兵的训练。



16.jpg
上图_ 袁世凯统领的清军精锐部队



按清朝定制,每年各地兵马需操阅两次,将分散的官兵集中起来,以镇为单位会操两天,演习步伐阵势、弓马骑射、火器施放。这样的训练标准,即便以冷兵器时代的水平衡量,也是相当不够的。但即便如此,地方官因担心部队集中训练将使地方治安力量空虚,故而对操阅一事置若罔闻,往往写个奏章虚报瞒上,敷衍了事。

一次,咸丰帝在批阅云贵总督罗绕典上报的关于滇兵操阅情况的奏章时,看到其中有“开十二力之弓者拉放从容”之句,立马就明白罗绕典是在虚文矫饰,遂批复道:“汝辈出身文员,平时未能谙习(武事),能开八九力弓射箭者已属寥寥,岂有十二力之弓尚能拉放从容,其谁信之……无怪乎日久废弛,有名无实!”(《军机处录副•军务类•训练项》,咸丰四年三月十一日)



17.jpg
上图_ 晚清的弓箭训练



此外,清军承担的差役极多,待遇却极差。除去京津地区的驻防八旗军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系,粮饷尚且无忧外,其余部队、尤其是内地绿营军饷甚低且时常欠饷。这一方面是因为自乾隆中后期起,因统治者好大喜功导致开销剧增,一方面是因为平定白莲教之乱的巨大消耗,清朝财政状况自嘉庆中期开始变得异常紧张。别说官兵,就是基层官吏的薪金也不能足额发放,而是“半银半票(白条)”。

而且,各军将校普遍存在吃空饷、喝兵血的陋习,以至于有的官兵不得不“在外自谋生理”(《军机处录副•军务类•营制项》,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如此这般,你还能指望这帮人好好训练吗?



18.jpg
上图_ 晚清 溃败的清军



 
  • 军队训练水平是整体国力的反映,清朝的没落注定清军的训练“形同虚设”

古今中外的无数战争实例一再证明,军队的训练状况从属于该军队所处的社会环境,其水平如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下与否的生动体现。在建国之初,清廷政治尚属清明,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国力蒸蒸日上,清军的管理与建设自然到位,其战斗力自然不可小觑。

而到了近代时期,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和“技能娴熟”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清廷的不思振作、一味苟安,这正是处于上升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处于没落期的传统专制社会之间巨大差距的绝好体现。反映到军队的训练水平上,就是西方军队技战术素养极高,而清军即使能够认真训练,也完全没有任何近代战争的意识和思维,仍然是按照冷热兵器混用时代的战术打法去迎战从未遇到的、远比“变民乱匪”强大得多的劲敌,其结果自然是一败再败。



19.jpg
上图_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左图为清朝的大型兵船,右图为英国的兵船

20.jpg
上图_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海上战斗场景



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颟顸自大的清王朝已经察觉到自己与世界一流强国之间的差距。但痛定之后,一切如故。于是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差距就进一步扩大。等到洋务派开始力挽狂澜,意图提升清军的武器装备以“师夷自强”时,清军的训练方式却仍然因为落后的制度和中枢的愚昧昏聩而没有什么改观,以致空有先进的枪炮却不知如何发挥其战斗效能。

任何时代,落后就要挨打。一个专制落后的国家政权、一群腐败无能的赃官墨吏,即使拥有再雄厚的财力与再庞大的军队,也依旧摆脱不了被列强欺凌的命运。

参考资料:
[1]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
[2]茅海建 《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3]端木赐香 《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4]梁义群 《鸦片战争与清朝财政》
[5]齐思和等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6]齐思和等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


....................END....................

10.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 11:11 AM , Processed in 0.0438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