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言九林
编辑丨吴酉仁
所谓“报效”,直白说来就是臣子向君王送钱送物。甲午战争前夕之所以会有“报效运动”,是因为1894年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之年。为了营造一种普天同庆的效果,1893年7月17日,礼亲王世铎牵头上奏说,参考乾隆时代的旧例,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应该降下“天恩”,给中外大小臣工恩赐一个“祝嘏输忱共襄盛典”[1]的机会。具体来说,就是世铎等人按照朝廷内外大小官员的等级情况,制定了一份给慈禧太后送钱的标准清单,请求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恩准”。按该“报效”清单,京官们共需给慈禧太后进呈白银26.39万两。具体包括:(1)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共银四万三千六百两。(2)宗人府、内阁、各部院寺满、汉文职各官,共银九万四千八百两。(3)侍卫处、銮仪卫、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前锋、护军、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健锐营、火器、领绿、步各营,满、汉武职各官,共银六万八千四百两。(4)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卫,满、汉袭荫各官,共银五万七千一百两。外省官员需要给慈禧进呈的银两,共计是94.3万两。具体包括:总计,清帝国的大小官员,需要给过生日的慈禧太后“报效”白银120.69万两。但是,在朝廷眼中,只让内外官员们“报效”一次是不够的,远不足以让他们充分抒发对慈禧太后的爱戴之情。所以,两个月后,1893年9月22日,礼亲王世铎等人又想出一个主意,以慈禧过寿之日须从颐和园返回皇宫为由,请求太后“赏给地段点缀景物叩祝万寿”,也就是将回宫的这段道路“赏赐”给群臣,由他们来负责装点,以表达对太后的感恩和对万寿的祝福。为了让内外官员们踊跃交钱,世铎等人找到直隶总督李鸿章,要他牵头“主动”上奏去恳求太后“赏赐”一截回宫地段,让文武官员们出钱整饰。[3]李鸿章此时正焦头烂额。他正在积极推进的关东铁路,因户部将筑路经费两百万两全部挪用去给慈禧太后搞万寿庆典,已不得不停工。许多筑路工人在寒冬中失业。《申报》的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在辽宁营口一带,失业的铁路工人迫于生计已纷纷沦为乞丐或强盗:“北地兴建铁路,今岁因值皇太后万寿,抽提经费,暂停工作,已列前报。兹接营口访事人函云,铁轨工程本已出关三百余里,一旦大工中辍,所有作工之人流落关内外,失所依归,甚至三五成群,见过客之携带囊槖者,肆行劫夺。日前有送信之人被劫川资银两并钱数吊,所穿破布棉袍及破鞋袜皆被夺去。”
记者还说,做强盗的工人数量不少,若不赶紧想办法安置,可能会给地方治安造成很大的危害。 这种报道,慈禧太后自然是看不到的。李鸿章能够看到,但也毫无办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执行世铎们的指示,于这年的11月8日,以大学士的身份领衔上奏,率群臣“主动恳求”朝廷让大家再报效一次:“奏为吁恳天恩事。恭照明岁恭逢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六旬万寿,普天同庆,薄海胪欢,凡在廷大小臣工,无不思勉效愚衷,共襄盛典。恭查乾隆年间历次恭办庆典成案,内外臣工呈请祝嘏,均经奏明,请旨遵行。臣等世受国恩,渥沾圣泽,瞻依寿寓,忭舞难名。愿抒葵藿微忱,虔颂宫闱嘉祐。谨援照成案,合词吁恳天恩,赏给地段,俾得点缀景物,建设经坛,同申叩祝。所有臣等情殷祝嘏吁恳恩准缘由,理合缮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遵行。再,此折系内阁主稿,合并声明。谨奏请旨。”[4]
意思是:明年乃太后的六十大寿,普天同庆,朝廷内外所有臣工,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共襄盛典。按乾隆时代的旧例,内外臣工可以请求朝廷恩准参与祝寿活动。所以臣李鸿章等人请求朝廷赏赐天恩,将京城的部分地段交给臣等来整修、装饰和点缀,并建设诵经祈福的法坛。请求皇上批准。主动“恳求”迅速得到恩准。11月25日,李鸿章再次上奏,称自己和直隶的大小官员,愿意在之前的报效之外,“再筹集银三万两,以备添设地段点缀景物之需”,且因外省前往京城装点路段多有不便,这笔钱“交内务府办理”,直隶只象征性派人前往指定地段“随同照料”[5]。至此,地方督抚们第二次“报效”的额度也确定了下来,即每省大体再交三万两。部分省份如甘肃超过了3万两,部分省份如吉林、黑龙江、热河等未达到3万两。据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奏折披露,这第二次“报效”的额度之所以是三万两,是援引了“乾隆二十六年,大学士傅恒等奏明各段点景交纳银数单开各省督抚每省交银三万两”的旧例。[6]此外,各处盐商、开平矿务局、轮船招商局等,也被要求一同参与此次“报效”,如轮船招商局“援照公同筹备银五万两”。最终,慈禧在第二轮“报效”中收到了白银169.55万两。加上第一次“报效”的数额,清帝国的大小官员们共计给慈禧上交了298.15万两白银[7]。按茅海建的估算,“这近300万两银子,以当时的价格可以从英国、德国购买并养护大型军舰三四艘,或装备并编训一个完全近代化的陆军师团。”[8]这还只是清廷中枢的“指定报效”。交完了这两笔钱之后,包括光绪皇帝在内,内外大小官员们还需要绞尽脑汁、耗费重金去购置各种特色礼物,才能走完给慈禧祝贺“万寿”的全部流程。其实,这场荒唐“报效运动”的重点是写奏章而非交钱。因为除了轮船招商局等盈利机构外,朝廷并不需要内外官员们去排队递银票——据云贵总督王文韶的日记,文武百官的报效经费“统于本年秋季及明年春季应领廉俸内各核扣银二成五厘”,也就是户部直接就从“廉俸银”里将这笔钱给扣了。王文韶日记里还说,据户部传达下来的信息,第二次报效运动的银子将用来装点西华门至西直门外沿线道路,包括“应修房屋铺面三千四百三十八间,应设龙棚七座,彩棚十九座,经坛二十六座,戏台十四座,牌楼八十四座,亭座六座,景物九处”,因为慈禧太后会从这条路上经过,所以这条路的装点必须极尽奢华之能事。总之,各级文武官员只须按标准格式上奏歌功颂德,不需要操心这些钱怎么交,也不需要操心这些钱怎么花。在发起“报效运动”之前,朝廷早就把事情安排好了。
至于没安排好的事情,不过是关东铁路半路停工,北洋舰队配置是个半吊子,而且连维修费用也不够了——1894年1月24日,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说北洋舰队各军舰已进入大修年限,“全军二十五船大小锅炉八十一座,约需经费银八十四万两,各船大修约需经费银六十万两,又旅坞添置机器厂房约需经费银六万两,共需库平银一百五十万两”。李鸿章还说,他知道朝廷现在财政困难,所以计划将这场检修分成十年来做,只希望朝廷能每年拨付15万银子。[9]
朝廷财政当然会很困难。毕竟,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共计耗银千万两以上,“报效运动”中的三百万两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等到甲午年,清廷陆军因无铁路没法迅速集结至前线,清廷海军因配置不完整也无法压制日本海军,最后两条战线皆遭击溃,不得不对日赔款两亿余两白银,朝廷的财政就变得更困难了。(来源:腾讯新闻)
注释
[1]《光绪朝东华录》第三册,卷一一四,“光绪十九年六月”,第32页。
[2]《光绪朝东华录》第三册,卷一一四,“光绪十九年六月”,第32-33页。
[3]茅海建:《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收录于氏著《依然如旧的月色》,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229-230页。
[4]《吁恳赏给地段祝嘏折》,光绪十九年十月初一日。《李鸿章全集·15·奏议十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5]《直隶派办庆典点景地段委员随同照料折》。《李鸿章全集·15·奏议十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22页。
[6]《万寿点景工需续申报效折》,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刘坤一奏疏(二)》,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862页。
[7]李鹏年:《一人庆寿举国遭殃:略述慈禧“六旬庆典”》,《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
[8]茅海建:《张之洞的别敬、礼物与贡品》。收录于氏著《依然如旧的月色》,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232页。
[9]《致总署 议兵轮分年大修》,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全集·35·信函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5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