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7|回复: 0

[百家杂谈] 霸王龙前面两只小手手是干嘛用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9 1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霸王龙前面两只小手手是干嘛用的?

知乎日报  2022-01-12 21:00


一说起恐龙,战斗力爆表的霸王龙可谓是家喻户晓。


但是见过它威猛的荧幕形象后,我们会注意到它凶猛霸气的外表下,竟然有一对乖巧的小手


霸王龙这双无处安放的小手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答主们的回答吧。



 霸王龙前面两只小手手是干嘛用的?



答主:久希图季卡聂渲南( 2.5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最大的可能性是,对于早于霸王龙数千/百万年前的祖先物种来说,前肢就已经不具备实际功能,所以演化过程中不断退化。

是因为先没用了才会逐渐变小,而不是因为小所以没用,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对于霸王龙的祖先物种而言,因为前肢在生存中用处不大,所以前肢普通的个体和前肢较小的突变个体都能活得很好,同台竞争。

而且,更小的前肢可能反而更有利于提高速度、平衡性等,或者环境条件和食物来源发生了某些变化,使它们在生存中比前肢更大的反而更具优势,逐渐淘汰前者,一直逐代淘汰到霸王龙出世。

这是标准的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即便如此,小短手的绝对尺寸和力量依然在人类之上。

参照川崎骏的插图:

41.jpg

这就是直观对比。


答主:Congyu( 2.2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容易跑偏的问题。

霸王龙可以算是最出名的恐龙,至少是最出名的恐龙之一,因此,霸王龙短小的前肢也变得广为人知。

在古生物研究的圈子里有一部分人在做相关的研究,科普圈子里也经常拿这个来说事儿,如果非要我给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我只能说不知道

42.jpg

回到问题,如果我们要研究霸王龙的小短手的功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3.jpg

首先,很明显的,根据已经发现的化石,霸王龙的前肢确实非常短小(相对其他兽脚类恐龙)。

根据化石的其他特征,很明显,霸王龙是一种肉食动物。

在 1905 年 Osborn 命名霸王龙时就认为它是一种捕食生活的动物,但不久,1917 年 Lambe 就提出霸王龙可能是一种食腐动物( scavenger ),这一观点在 1993 年又被 Horner 和 Lessem 重新提出。

但是现在,学界大部分观点还是支持霸王龙拥有活跃捕食行为,而且具体怎么捕食还有争论。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最大咬合力(或者说战斗力),去看看文献就知道最后的结果方差有多大了,能差两个数量级,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下讨论没太大意义。

那么如果大家同意霸王龙是活跃的捕食者,它极度短小的前肢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形态功能学问题,通过形态来推测可能的功能,也是古生物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Carpenter 在 2002 年的论文中指出所有的兽脚类恐龙都无法把前肢伸到嘴巴前面,所以似乎不太应该考虑类似我们进食时候递食物的这个功能。

44.jpg
图 | 恐爪龙、异特龙、霸王龙

但是包括 Carpenter 本人在内的一批学者都认为尽管尺寸短小,但霸王龙的前肢依然非常强壮。然后大量具有病理学特征的化石也验证了霸王龙拥有相当活跃的生活方式。

形态功能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有限元分析,这个方法工程领域的同学应该比较熟悉。像估计霸王龙的最大咬合力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做的。

但是把有限元运用到化石上有若干问题:
(1)化石经常不是完整的,而且保存过程会带来变形,另外霸王龙的化石很少;
(2)化石代表硬骨组织,真实情况要考虑肌肉和软骨,模拟中很难做到;
(3)有限元分析方法本身有误差。

即使我们尽量地克服这些问题,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前肢这个东西它可能不止一个功能,或者反过来说,不同功能的前肢之间的区别可能不会太大。

我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把跑步运动员,游泳运动员和爬树运动员的前肢拿来分析,骨头上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也就是说单单从化石出发去推断某种功能,结果可能会非常不准确。另外,霸王龙的前肢高度特化,不仅仅非常短小,而且只有两个手指,能够用来对比的生物很少。


综上,就像很多的古生物问题一样,在找到保存非常完好的化石或者方法进步前,我们的答案都是不知道


这并不丢人,不知道还要强答才丢人呢。


题图来源:侏罗纪世界2
编辑:某白墨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6 11:22 AM , Processed in 0.0399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