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派出了大将潘美,在郴州重创南汉军队。此战,有数名不及败走的南汉“小矮人”落入宋军手中。作为战利品,他们被送到了汴京(今开封),交由宋太祖亲自审问。
▲宋太祖画像。图源:网络
据其中一个小矮人介绍,他叫余延业,是南汉后主的御前侍卫。宋太祖一听,来了兴致,命人取来宝雕弓,让他演示一下精湛的箭术。结果余侍卫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出无法开弓的闹剧。担心自己犯下欺君之罪,余延业赶紧解释:自己本职宦官兼职射箭,拉不开弓很正常。“后主令有罪者搏象击虎,以为笑乐,又置媚川都入海采珠,所居宫殿动辄以明珠玳瑁装饰,琼州米每斗定税五钱,邕州民入城者交一钱。内官陈延寿作奇技淫巧,日费金钱巨万,宫城左右离宫数十,游幸无度,每天向豪民课税以供宴犒之费。”敢情南汉国这么能来事?宋太祖当即表示:“吾当救此一方之民。”南汉皇帝的老祖宗刘安仁,最早是名商人。史书上说他与汉高祖刘邦、“大耳贼”刘备同出彭城郡,为中原名门望族的后人。但据现代学者研究,这一大家子很可能是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唐朝来贸易的大食(即阿拉伯帝国)商人。
自古士农工商,商为最末流。在唐初,商人的子孙更被视为罪犯之流,不得参加科举。刘家这出身,与五代十国其他政权的创始家族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自安史之乱以来,唐朝统治每况愈下。为了保障政府运作,唐宪宗时,允许“纳粟任官”,官职大小,明码实价,任君挑选。趁此机会,刘安仁早早花钱买了个潮州长史,带着全族人南下避祸。定居潮州后,儿子刘谦继承了他的衣钵,投身军武,奋勇杀敌。这个刘谦除了不会变魔术外,颜值和实力都是杠杠的。他在岭南节度使韦宙手下当差时,整天在领导面前晃,讨得了韦大人的欢心。顾不上门不当户不对,出身京兆韦氏的韦宙愣是将自己侄女韦氏下嫁与他。攀上高枝的刘谦,凭借岳父家的优厚财力和社会名望,名衔也像变戏法一样持续更新,没几年,已能独当一面。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五月,黄巢率部攻打广州。广州很快成了黄巢的囊中之物。
▲黄巢起义。图源:网络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广州是中国第一贸易大港。每年有无数的外邦商人经由大海在此登陆,进入中国贩卖香料、珍珠、玳瑁、玛瑙等各种珍贵的大宗商品。广州的富庶,让黄巢大军眼红。吃饱喝足后,黄巢大军放火屠城,随即挥军北上。在黄巢大军的归途中,刘谦率部进行伏击,结果大获全胜。凭此战功,他受封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成了一方封疆大吏。史载,刘谦主掌封州时,“抚纳流亡,爱啬用度”。没多长时间,手中就集齐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实力不输周边割据的藩镇。而此时的北方,战火持续蔓延,世家子弟们纷纷将南下避祸。他们带来了当时最为先进的中原文化,其中的有学之士也为刘谦所招揽。刘家逐渐形成了礼贤下士的门风,并为以后称霸岭南打下基础。主政封州期间,刘隐与弟弟刘岩分工合作。在政务上,刘隐继续招纳收留因战乱南下的世家后裔及唐朝官员,刘岩则率军抵抗企图夺权的外来势力。
藩镇割据愈演愈烈,长安城的皇帝形同虚设。当大家视大唐皇帝如无物时,刘隐却一反常态:宣布忠于大唐!因此,当韶州(今广东韶关)刺史曾衮企图占据广州,自立称王时,刘隐不顾路途遥远,长途奔袭,攻破了曾衮的韶州老巢。之后,农民军领袖卢光稠企图攻占岭南,刘隐又亲率大军,死战保全。可站在泱泱大唐的角度,刘隐就是条“地头蛇”。他从未正经担任过唐朝中枢的职务,也算不得重臣。而广州作为大唐赋税最后的稳定来源,绝不能落入外人之手。所以,即便刘隐有安定岭南的大功,在朝廷的眼中,仍不值一提。为了管好岭南这块风水宝地,朝廷派出了宰相崔远,辛苦他南下担任清海军节度使(由岭南道节度使发展而来)。在崔远南下之际,刘隐的使者也进入了长安,求见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朱全忠。能获得富殷巨万的岭南人士支持,朱全忠求之不得。接受了刘隐的贿赂后,朱全忠也满足了刘隐的愿望,杀掉崔远,封刘隐为同平章事兼清海军节度使。尔后,朱全忠篡唐,刘隐表现得比谁都积极,多次上书劝进,大力满足了朱全忠的虚荣心。在新皇帝心花怒放之时,刘隐也进爵大彭郡王,成为事实上的岭南王。就在刘隐准备称王称霸之际,一场疾病的到来,让他彻底Game Over。继承刘隐衣钵的,正是他的弟弟、岭南二号人物刘岩。在藩镇割据混战的大背景下,刘岩也不敢随意更改哥哥以前的决定,始终“萧规曹随”。▲广州都城隍庙内供奉的南汉开国皇帝刘龑,传说刘龑死后成为城隍爷,守护一方。图源:图虫创意
当时,割据湖南的是马氏的南楚。为了岭南地区的稳定,刘岩做了南楚创始人马殷的乘龙快婿,并与南楚达成世代通婚的协定。而刘氏家族一贯礼贤下士的姿态,也在刘岩身上得到体现。刘氏藩镇中,自刘岩以下,节度副使赵光裔、杨洞潜、判官李殷衡、陈用拙、梁文等,皆为当世明达之士。在他们的鼎力辅佐下,刘氏家族的前途一片光明。乱世终归是乱世,随着刘岩在岭南地区实力制霸后,登基称帝才是他最想要提升的人生价值。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完全掌握了岭南地区军政大权的刘岩,正式对外宣布改广州为兴王府,定国号大越,祭天告祖,登基称帝。而后,考虑到天下百姓仍以门阀声望为重,故以刘氏之名,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刘岩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顺势而为”,在天下士子眼中,反倒成了朱全忠之流。父、祖两代苦心经营的崇文形象,从刘岩自称朕开始,荡然无存。有意思的是,口中念着之乎者也的士子们,最终还是投靠了他们最看不上的刘岩,苟活于世。不过,等到南汉政局逐渐稳定后,从前在刘岩帐下的重臣,如陈用拙、梁文等,或隐居山林,或避居世外,尽显出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决绝态度。摇身一变成为“南霸天”的刘岩,对此已经不在乎了。他虽无法洞悉中原士子为避祸投靠他的底层逻辑,但身为皇帝,身边从不缺拥戴他的人。在他的支持和安排下,从前为祸大唐的宦官集团再度复活,这也为新兴的南汉政权埋下了灭亡的种子。尽管失了“人和”,但刘岩执政初期,还是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依托广州千年古港的优势,定都于此的南汉政权获利巨丰。史书称其“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仿照大唐官职架构,南汉也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政治体系。在谋士杨洞潜等人的提议下,南汉在五代十国中率先提出了“武人无刺史”口号,杜绝武官任职地方。一来可以避免重蹈藩镇割据的覆辙,二来可以免去粗鄙的武夫危害地方。据史料记载,同时期的后唐将领苌从简,因功历任多地刺史。他在刺史衙门周围,设置路障,为难百姓。要是治下之人不遵照其规矩行事,轻则鞭笞,重则杀害,百姓苦不堪言。
▲后唐庄宗李存勖画像。图源:网络
与“刺史无武夫”的口号相搭配,刘岩在南汉境内“兴学校,倡教育,置选部,行贡举”,全面恢复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政府的做法,鼓舞了一众莘莘学子。岭南地区有史以来第二位状元简文会由此脱颖而出,紧随其后,又涌现出了梁嵩、陈偓等南汉名臣。一来,彼时天下还有十几个割据政权,与之相比,南汉国并不强大;二来,南汉君臣不睦,刘岩担心日后有人会黄袍加身。在他执政晚年,“以士人多为子孙计,故专任宦官,由是其国中宦者大盛”。除了宠信宦官,刘岩还为治下的官员和百姓发明了割舌、支解、炮炙、烹蒸等种种酷刑,只要其稍不如意,便虐杀臣属,以示君威。为提升个人影响力,他绞尽脑汁,玩起了改名游戏。经过多番试验,最后造了个字,改名刘龑——飞龙在天,跟武则天自称“武瞾”的勃勃野心有得一拼。都说“龙生九子”,为江山计,刘龑生了一堆宗室子孙。但这些皇子龙孙们个个草包,气得老皇帝破口大骂:“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刘龑尸骨未寒,刘玢就召集梨园人士进宫大唱堂会,庆贺自己新帝登基。短短一年时间内,观看裸体艺术、大半夜逛街、把青楼妹子成了刘玢的“三大政务”。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加舒心,他索性将昔日混迹街头的地痞流氓请入皇宫,授予官职,命他们多准备些奇技淫巧,丰富帝王生活。不知是看到哥哥当皇帝特爽,还是真的担心国之将亡,他发动了政变。在勋臣陈道庠、刘思潮以及十弟刘弘杲的协助下,刘弘熙成功将刘玢赶下台,自己称帝,改名刘晟,是为南汉中宗。
有趣的是,刘晟发动政变的形式,与后世清朝康熙擒拿鳌拜几乎一模一样。政变开始前,刘晟密令陈道庠豢养了死士,每日训练摔跤。待时机成熟,刘晟将这些伙计带入宫中,为刘玢进行摔跤表演。趁其不备,众人一拥而上,将昏君刘玢杀害。刘晟当了皇帝后,也特别担心他人谋朝篡位。他首先将屠刀伸向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十皇弟,称刘弘杲谋反,命人将其捕杀。随后,为免其他兄弟猜疑报复,刘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其他兄弟通通送去见老爸。在刘龑诸子中,最为人称道者乃第五子刘弘昌。若非当年有大臣曾向刘龑进言“少者得立,长者争之,祸始此矣”,刘弘昌该当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因此,刘弘杲死后,刘弘昌就成了刘晟杀害的下一个目标。南汉乾和二年(944年),刘晟特遣五弟刘弘昌出城拜祭他们共同的大伯父刘隐。拜祭队伍还未出城,刘弘昌就死于非命,坊间多传闻为刘晟所杀。就在刘晟杀得正痛快的时候,中原局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汉乾和六年(948年),占据湖南建立南楚政权的马氏突发政变。并不知情的刘晟派出了自己的特使团前往南楚,想要再续其父刘龑当年与南楚马氏间的秦晋之好。奉命出使南楚的南汉官员钟允章大感失望,回朝后如实向刘晟禀报了出使情况。南楚、南汉间虽有姻亲关系,却长期处于地缘利益冲突中。
当刘晟从钟允章口中得知南楚内乱后,大喜。趁着南楚内耗之际,刘晟以救南楚百姓于水火之名,派兵趁火打劫,一举拿下了其父刘龑费尽工夫而不得的贺、连、宜、严等七州,将南汉国领土扩张到史上最大。本来,刘晟大可乘中兴之机,整顿朝政,但他却选择了迅速堕落。刘龑时推行的“专任宦官”政策,在刘晟手上不仅没有得到修正,反而愈演愈烈。史料记载,刘龑晚年,南汉国宦官不过才三百余,到了刘晟晚年,宦官群体人数已达数千人。刘晟还参考前辈北齐后主高纬的杰作,为南汉小朝廷遴选一批心思细腻的宫女代替男性官员从政,宣传了一波“女权主义”。宫人卢琼仙、黄琼芝更是步北齐陆令萱的后尘,被任命为相当于宰相的女侍中,参决政事。从此,在宦官和宫女的双重压力下,南汉的士人们愈发丧失尊严。刘晟的纵欲享福与同一时间的后周世宗柴荣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平定北方后,柴荣下令,挥师南下,统一天下。听闻形势巨变,自知自己不是柴荣对手的刘晟开始日日买醉。既然打不过,咱还躲不起吗?在酒精和荷尔蒙的相互作用下,刘晟终于在一次酒后长醉不复醒,壮年而崩。
比起父、祖,刘鋹更不是个东西。在南汉诸帝中,刘鋹是唯一一个既不涉军事,又不理朝政的昏君。因怕柴荣真的打过来,刘鋹决意放权臣下,以便在亡国之时撇清关系。但对于父、祖时代,宦官与文武大臣同朝理政的体系,刘鋹深感不满。为了打压在朝的文武百官,刘鋹将南汉官僚体系分成两大模块:以宦官、宫女为主的内人,以及由普通文武大臣组成的外人。以往决于朝廷百官的政务,即日起全归于“内人”系统。不过,刘鋹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如有外官想插手朝中事务,刘鋹鼓励他们自行阉割。只要符合自宫标准,当南汉朝的官可比练葵花宝典容易多了。为了仕途着想,许多任职于南汉王朝的官员,只能一边念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边挥刀断子绝孙。在君臣的默契配合下,南汉宦官数量终破两万大关,达历史顶峰。可挥刀自宫却未能让百官习得绝世武功,在末日的余晖中,南汉就像去了势的百官一样,再也直不起来了。但令南汉倍感侥幸的是,那个想要吞并天下的柴荣,抱憾病逝。胜利的果实在即将成熟之时,被一个叫赵匡胤的部下夺走了。直到公元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才兵临南汉国都城下。君主的没心没肺虽于治国无益,却在亡国之后派上大用场。当南唐后主李煜唱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惨遭杀身之祸时,早几年被俘的刘鋹却告知大宋皇帝,他想要做诸国后主投降大宋的老大。南汉灭亡后十年,刘鋹死于大宋国都开封,终年39岁。
正如当年赵匡胤曾对手下言及刘鋹时说的那样:“鋹好工巧,习与性成,若能移治国家,何致灭亡?”参考文献: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19
[日]内藤湖南著、夏应元译:《中国史通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陈欣:《南汉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张金铣:《南汉宦官势力初探》,《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