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哈尔滨美食的
不是锅包“又”?
大列巴,哈尔滨人出门在外时的接头暗号,一闻到啤酒花酸酸的味道,连家里养的橘猫,恍然间也变成一只“长了腿的大列巴”。他/她们进而想起了锅包“又”,想到了友谊宫的酸黄瓜,想起了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冰棍和秋林格瓦斯,想起了中国人的冰雪之城——哈尔滨。大列巴,正是哈尔滨餐桌上的 “硬杆子”,最初只是为了充饥的平民主食,如今却已形成能和法国法棍对标的饮食文化。在网上流行的“大列巴文学”里,它坚硬的外壳,说不清道不明的酸味,让很多人见之色变,更有其干透了能当头盔,按扁了能防弹,放久了能当板砖砌房子的江湖传说,引得无数食客津津乐道。
但褪去这一层传说光环,它的味道可是好极了!刚烤出的列巴还没有那么硬,夹上些奶油,上锅用蒸汽熏一下,让奶油融浸到列巴里,出锅后再抹一层马林果酱,焦香带着些酸甜,松软中又不失韧劲儿,再来一杯加蜜热牛奶,哈尔滨人的洋气一天,便这么开始了。
什么是列巴?
列巴其实就是俄语“面包”的音译。在俄罗斯,列巴约等于中国人的大馒头。
1898年,大量的俄国人因修建中东铁路来到哈尔滨,1900年,俄国人伊万·雅阔洛维奇·秋林开办了秋林洋行哈尔滨分行(秋林食品厂的前身),将俄罗斯食品的“三剑客”——面包、啤酒和红肠带到了哈尔滨。
开业之初,俄罗斯姑娘坐着四轮马车为市民们送上热乎乎的面包、鲜奶、纯正的黑加仑果酒和果酱,成为当年热议的话题。自此,大大小小的面包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今天哈尔滨道里的红专街当年甚至被冠以“面包街”的称号。
每天清晨,面包坊用马车将新鲜的面包和点心运送到各大店铺及餐厅,大小各异、装点着奶油和果脯的西式面包摆满了商场的柜台……
于是乎,大饼子、高粱米饭、大碴粥和粘豆包们,迎来了它们的异国兄弟——列巴。价格低廉、保存时间久的黑麦面包,是很多劳动人民的选择。时至今日,老哈尔滨人还习惯将面包称为列巴。
列巴的品种是很多样的:圆形的、菱形的、环形的、面包圈,还有挂锁形的,也有装点果脯的,花色各异,但最具特色和魅力的,还要数以体型庞大著称的“大列巴”。
这种面包呈圆形,外皮又硬又厚,原先一只就有5斤重,比很多人家的锅都大。后来改为4斤重,体型依然可观,拎在手中沉甸甸的,足够四五个成年人吃上一顿。
不仅外形是“奇观”,它的风味也很独特:一是用硬杂木烘烤,其外壳微焦而脆,内瓤松软可口;二是用啤酒花发酵,面包具有诱人的酒花芳香;三是采用传统的发酵工艺,使面团发酵充分,被列为黑龙江第一大面包。
1953年,秋林洋行由前苏联政府正式移交给中国政府,命名为中国国营秋林公司食品工厂。当年,做列巴的人被称为“列巴郎”,在老师傅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面包房,大姑娘行三辈子好才能嫁给列巴郎……”可见以前“列巴郎”的地位之高。
等到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大列巴就已是哈尔滨人心中的美食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