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2|回复: 0

[酱汁] 四道家常菜,一部酱油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0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道家常菜,一部酱油史

 大龙勉 一大口美食榜  2021-11-19
IMG_8778.JPG

01.
出酱缸记

从黄豆演化出来的酱油,像墨汁幽暗僻静,却蕴藏香气。

八零后小孩对于酱油的概念,还有一种古典的仪式,用一个竹筒或塑料制成的圆筒型勺子,从酱油缸里盛满满一勺,在顺着漏斗内壁流入各家自己带来的瓶瓶罐罐。

IMG_8779.jpg

这个时候,酱油尚未被塑性,还有一种质朴的野生气息,且不是无限量的囤货模式,我们往往是把一瓶吃到只剩瓶底的酱油渣时,再去填充新的鲜味来源。而这种单一的酱油来源,也在很长时间塑造了我们方圆几里之内的菜肴风味。

而九零后过后对于酱油的印象,大部分是静态的,铺满货架上的瓶子们,代表了现在酱油的生存状态。

IMG_8780.JPG

脱离了酱缸的酱油,更现代、更工业化、也更花样百出,不在需要长久的沉浸在同一缸不再流动的沉淀中。这种暗调子的调味品,开始蠢蠢欲动,对一个普通的北方人来说,酱油的流动,从四道菜的出现,可以贯穿这种国民调味品的发展史。

酱油这种黄豆的进化形态,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进化路程。地域的融合、食材的交流,让酱油不断升级。

IMG_8781.JPG

02.
红烧肉

在生抽没有崛起之前,大部分北方家庭里只有一瓶“酱油”的时候,枣红色的大方肉块是我们对于酱油滋味的终极想象。

IMG_8782.JPG

这种酱油塑造出来的红烧味,根深蒂固,也仿佛成了中国人附着在骨子里的味道。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各色人等出没的十字路口,如果迎面扑来浓厚的咖喱味儿,我们大概会猜到对方是一个地道的印度人,如果对方是清新的香料加上鱼露的味道,那我猜他/她一定在泰国住过一段时间,而如果飘来一阵鲜咸的酱油味儿,十有八九是一个中国人或日本人。

酱油,犹如厨师黑魔法,让我们的嗅觉准确的辨认出和自己味蕾属于同一阵营的人。

红烧肉的酱油香,是一种浓艳美感,一筷子扎入肉皮里,肥肉部分的软糯和瘦肉部分的紧韧穿插交错,酱油里的焦糖色凝结在娇嫩的皮面上,肉质被染成晶莹的樱桃色,这种吃肉的快感,对于上个世纪饱尝饥饿的国人来说,有种神圣的意义。

IMG_8783.JPG

而随着生抽和老抽的分离,这种红烧的爽感跟着老抽的存在继续传奇。老抽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它的兄弟生抽那么蓬勃,甚至在年轻人的世界中有点落寞,开一瓶放两年的例子比比皆是。于是,和生抽一样,老抽也走起场景路线,越来越多的老抽改名为“红烧酱油”,意图通过这种国民味道的能量,来召唤更多年轻人的好奇心。

IMG_8784.JPG


03.
清蒸鱼

清蒸鱼,是中国味觉的另外一个代表。

而深藏这种标志性味道之后的功臣,分别有生抽和蒸鱼豉油两名功臣。生抽的出现,是随着粤菜在大江南北的流行开始的,浅色味浓的特征,让菜肴保持原色的同时富有滋味。可以说生抽的适应性极高,不仅仅是清蒸鱼,几乎除了红烧的任何菜式都可以一显身手。

IMG_8785.JPG

对老一辈的北方人来说,生抽完全是凭空而出的新物种。生抽和棕褐色的老抽相比是偏浅而红,适合凉拌和蘸食。这两种酱油最简单的分别,就是有没有添加用来上色的焦糖。港粤的分类,也和江浙盐帮白酱油和红酱油的分类契合,白酱油顶着一个白字,只是形容其颜色稍淡,但鲜味突出。

也许沾了“生”这个字的光,生抽天然带着一股子清爽气。而天顶生抽,就是生抽中少年天子般的存在,只取发酵缸里榨取后的第一道汁,这时的酱油最新鲜醇美,发酵出的酱香浓郁,香气肆意。

除了第一道的珍贵,生抽还有很多出奇制胜的招式,比如和水果的结合。在日本演化出的柚子酱油、梅子酱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水果的风味让酱油在偏清淡的日料中更如点睛之笔,轻巧的提起一盘食物的鲜气。

IMG_8786.JPG

蒸鱼豉油,紧随着生抽的后面横空出世,虽然应用场景单一,但是奇迹般的众多家庭的厨房中都占据了自己的位置。

和生抽成分极为相似的蒸鱼豉油,颜色更偏棕褐色,有趣的是,蒸鱼豉油出身于生抽,但却添加了老抽才有的焦糖色,颜色更深,也更浓稠。味道也和生抽相比更甜一些。因为主打蒸鱼,所以这种独特的生抽会添加一些黄酒的味道来去腥,可以说蒸鱼豉油更像一种混合物。

IMG_8787.JPG

蒸鱼豉油的味道,也逐渐成为了清蒸鱼的代表味道,清鲜的流动的滋味,点缀在白嫩嫩的蒜瓣肉上,让这道菜的制作难度直线下降,也铺平了它的扩张之路。


04.
美极木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美极木耳开始登上各种餐厅的菜单,二十年前的我们见到这个名字可能会一头雾水,误以为美极是一个形容词,吃了菜发现,这竟然是用一种酱油的名字来命名的凉菜。

这种以突出鲜味著称的复合型的酱油的走红,却是从一个叫"美极"的瑞士牌子开始的,由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新大陆为欧洲带来的大量谷物,欧洲的磨坊主们陷入生存危机,一个名叫朱利亚斯·美极的瑞士人开始研究豆类的加工产品,知道他在1986年调制出了“美极”肉汤汤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被雀巢收购了的美极,也非常擅长针对区域的本土化运作,用小麦酿造的鲜味汁就撬动了中国市场。

IMG_8788.JPG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只需一点点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味道的料汁,确实是一个更好的凉拌调料,和海鲜搭配非常提鲜,而和山珍的搭配也让人惊喜,尤其是木耳,脆嫩的木耳加上美极鲜味汁,以及搭配小米椒和香菜,这种清爽的味型竟然让一种酱料成为一道菜的名称,当然,我们也可以推想,这说不定是品牌的推广策略,不得不说,也太成功了吧。

IMG_8789.JPG

如今鲜味汁类型的调味品,也有更多国产品牌崛起,各个品牌的味极鲜产品线在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存在感愈来愈高,也越来越多的奠定了中国人家庭凉菜的味觉基础。


05.
蚝油芥蓝 / 菜心

严格来说,蚝油并不是酱油,和大多数酱油用黄豆做原料不同,蚝油的原料就是牡蛎。但如果以提鲜作为目标来说,这种广东一带的传统调料,也是“酱油”大家族的一份子。

IMG_8790.JPG

理所当然,蚝油的流行,也是随着粤菜的流行而开始的,这个出自珠海南水乡的小作坊,和其它传奇食物一样有自己的传说野史。和很多食物诞生的故事一样,蚝油的出生,也是出自一次失误,祖籍广东新会,背井离乡的李锦裳在生火煮蚝的时候,匆忙出门忘了关火,等回到家时,发现煮糊的蚝反而变得香郁扑鼻,浓稠鲜美,于是,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李锦记蚝油庄在1888年成立了。

这种传说,更多是品牌的宣传故事,增加趣谈,无伤大雅,但成为菜名的一部分,还是一种调味品的成功之处。

IMG_8791.JPG

一道简单至极的蚝油芥蓝,是每个去吃粤菜的食客必点之菜。把牡蛎的煮熟,然后经过取汁和浓缩所得到的鲜味,和芥蓝清脆嫩绿的模样巧妙搭配,在粤菜的一种海鲜奇珍中独立鳌头,丝毫不输气势。

IMG_8792.JPG
 蚝油生菜也活跃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一颗黄豆的生命形态,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中,演化出了不同的特征,它的变化过程,犹如第一滴随着彗星落入地球的有机分子,坠落在不同的星球上,上演出各种进化历程。


IMG_8793.JPG



文:大龙勉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09:48 AM , Processed in 0.0434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