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0

[好摄之徒] 他太能造了,造了个“火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8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太能造了,造了个“火星”

 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1-10-27


IMG_1558.JPG

图为本文作者自己制作、拍摄的“火星”

摄影:法帝斯丁


他一个人造了个“火星”,

还一个人拍了部火星“电影”。


而在他亲手制作并拍摄的这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影片《月球》、《火星救援》、《第三类接触》、《星际穿越》等一系列科幻巨作的影子;


IMG_1559.GIF


IMG_1560.GIF


此外,在这部电影中,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周星驰、姜文、沈腾、

汤姆·汉克斯、威尔·史密斯、

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

斯嘉丽·约翰逊......

以上演员均未出演。


(点击下图,以看清“电影”海报字迹)

IMG_1561.JPG




撰文、摄影:法帝斯丁


童年时,谁没幻想过去火星旅行呢?但长大才发现,把梦变现实有多难。我没成为宇航员,成了一名微缩摄影师,但遨游火星的白日梦没变。我利用微缩摄影帮助自己“造梦”,像“造物主”一般,我营造一了个属于我的“星球”——


很早之前,我就想策划一次关于太空题材的创作,正好赶上2020“火星元年”。这次创作算是对童年幻想的一次还原,也算是对中国太空探索事业的一次致敬。




下面“火星迷途”正片开始


IMG_1562.JPG

《火星,狂想曲》


火星,这颗太阳系的神秘红色星体,

承载了人类的终极狂想。


IMG_1563.JPG

《出发,火星》


人类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探索宇宙,

是时候迈出这一步了。

前往未知,发现未知,

火星,我们来了。


IMG_1564.JPG

《迷途》


我们仰望着同一片天空,

却看着不同的地方。


IMG_1565.JPG

《遥望》


火星的夜晚孤独且更加漫长,

(※火星自转周期24.622962小时,略长于地球)

夜空中繁星闪烁,

不知道哪一颗是地球方向?


IMG_1566.JPG

《探索》


探索火星的脚步,从未停止。

火星移民计划,

是否会在未来成为现实? 


IMG_1567.JPG

《拜访》


人类一直寻找外星文明,

也许在某天会找上门来。

这天,一道光束从天而降......


IMG_1568.JPG

《归》


火星上人类的先行者回到火星舱:

“咦?怎么好像有‘’来过?” 


IMG_1569.JPG

《相遇》


历史性的会晤,

人类与外星文明在火星的首次相遇,

他们会说些什么?


IMG_1570.JPG

《告辞》


会晤之后,

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那么,就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吧!


IMG_1571.JPG

《红色荒漠》


贫瘠与荒凉都不足以形容这片大陆,

尽管如此,

人类对它依旧充满无限遐想。 


IMG_1572.JPG

《先行者》


作为火星移民计划的第一批先行者,

必须承受无边无际的孤独和恐惧,

迎风沙前进。 


IMG_1573.JPG

《基地》


第一批火星先行者的轮换期要到了,

望着远方的基地,他开始发呆。


IMG_1574.JPG

《协作》


“现在运送的是返回地球的燃料,

大伙听我指令,谨慎通过!”


IMG_1575.JPG

《前夕》


“我已经接到返回地球的指令了,

临走前来看看你。

剩下的日子,你,加油吧!”


IMG_1576.JPG

《离别》


“离出发还有2小时,

你保重吧!

火星太危险,我要回地球了。

3年后再见。”


(※在“火星冲日”阶段,地球与火星距离较近;而“火星冲日”大约每26个月才发生一次。火星距地球从最近到最远约为0.55-4亿公里)


IMG_1577.JPG

《返航》


巨大的火焰照亮夜空,正式返航。

有人离开,

也有人留下。


IMG_1578.JPG

《来自火星的思念》


到达火星的第1342天,

他常常坐在那块石头上发呆,

遥望地球。


他的目光已穿越深邃太空,

那里有我们小小的地球,

也有美丽而神秘的火星,

还有一切的一切


IMG_1579.JPG

《深邃》



关于“《火星迷途》”的那些幕后

IMG_1580.PNG


拍摄这组火星题材的初衷,前文提到了——我儿时遨游火星的白日梦至今没变;而当决定了拍摄题材后,问题就是,怎么拍?


IMG_1581.JPG

这是3D打印的火星“本体”,像不像一个大白馒头?


上色之后,摇身一变,

火星诞生!


IMG_1558 2.JPG


前文同样提到过,微缩摄影——是绝佳的造梦方案,既然是这样一个科幻题材,画面效果肯定是重点,要让观众有强烈代入感,并要把我自己试图“置身”于场景当中。


IMG_1583.JPG


最难的是制作火星地貌。我参考了咱中国的雅丹地貌,并尽量还原。


IMG_1584.JPG


用泡沫板和石膏开启塑形第一步。随后用场景泥覆盖表面,其中部分“火星岩石”采用真实岩石植入。(鱼缸造景常用的红色木纹石,场景契合度非常高)


IMG_1585.JPG


接下来就是表面及明暗关系的处理。我尝试用铸造用红砂去模拟火星表面,效果超出预期。


IMG_1586.JPG


IMG_1587.JPG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细节处理。没有什么技巧,只能慢工出细活。


IMG_1588.JPG


(※本方法的一些细节并不适用于常规模型场景的制作;本方法只服务于完美的拍摄效果)


迷你火星舱,制作这个不在我的专业范畴,效率最高的是用相似物件进行改造——一辆1:64的空中飘带房车模型,一番改造之后火星舱就完成了。


IMG_1589.JPG


还记得正片中有两幕光轨的场景吗?

其实是这样的:

一根铁丝连接一颗LED积木灯。

很好用,

但非常考验手速和技巧,

数十次试验后成功。


IMG_1590.JPG


接下来是主角的制作。


我发现市面上小比例宇航员不是造型单一就是整体粗糙,于是决定用3D打印,这样可以很好地调节动作设计,以及方便手工涂装上色;但没想到模型是精模,动作很难调节,极易变形,最终的完成动作大概只有设计图一半,留下了些许遗憾。


IMG_1591.JPG


IMG_1592.JPG

由于模型比例过于微小(比例在1:72——1:87之间),为了确保细节精度,选择了最好的红蜡作为打印材质,最后完成上色。


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拍摄。


为了达到沉浸式的体验,画面细节、场景构图、和光线氛围,三者缺一不可。


大部分的微缩摄影构图都很固定——以高高在上的俯视为主,有点类似游戏的2.5D构图,优点是可以体现绝大部分画面元素,还有利于拍摄富有设计感的画面;镜头往往选择不易变形的常规微距视角,以长焦为主。


IMG_1593.JPG


有时我更愿意把自己(镜头)置身于场景中,以一个参与者的方式去讲述,镜头也会随之以广角为主。


IMG_1594.JPG


IMG_1595.JPG


光线方面,较多用到侧逆、逆光;照明主力是两盏柔光灯和两盏射灯;此外再搭配一些便携小巧、能调节功率与色彩的特殊光源,就能玩出丰富效果了。


IMG_1596.JPG


IMG_1597.JPG


我在本组作品中非常慎用后期合成,能通过人为营造和巧妙拍摄解决的,凭啥依赖那种东西。


最后展示一段拍摄花絮——太空舱我以高达模型格纳库进行改装,以灯光营造场景未来感,所有光线和背景都是所见即所得,后期微乎其微——


2020年,特殊的一年、探索的一年。中国国家航天局、美国NASA和欧空局,分别开启新一轮的火星探测计划。这其中,中国是首探火星,意义深远;而对我来说,同样是特殊的一年、探索的一年,我用微缩摄影编织了一场难忘的“白日梦”;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梦”会慢慢变成现实。


IMG_159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 05:54 PM , Processed in 0.0865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