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转贴] 1942年斯大林提出登陆作战,为何盟军两年后才发起诺曼底登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1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2年斯大林提出登陆作战,为何盟军两年后才发起诺曼底登陆

 军事帅哥 历史D学堂  2021-10-21


10.jpg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7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是东西方连成一体的战场,盟军在西线战场通过千机大轰炸的方式打击德国的战争潜力,以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行动开辟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反攻德军。而东线战场的苏军抗击了德国陆军60%以上的兵力,削弱了德国陆军的主力,为打败德国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二战欧洲战场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斯大林希望盟军在1942年展开登陆作战,但盟军在1944年才发起诺曼底登陆行动。

那么,盟军推迟斯大林预期2年后才发起诺曼底登陆的背后有哪些原因?



11.jpg
上图_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国苏维埃武装起义)


    
第一,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的隔阂成为盟军推迟登陆作战的直接原因。
    
十月革命胜利后,英美对苏维埃俄国的诞生大为惊恐。从1918年开始,英美等14个国家派出联军对苏维埃俄国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经过3年激战,列宁领导俄国军民打败了西方的干涉,苏维埃俄国在战火中生存了下来。
    
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列宁积极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外资企业进入苏俄国内。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新的领导人。斯大林执政时期继续发展和欧美西方国家的关系。在苏联务实主义外交的影响下,美国在1933年和苏联建交,苏美两国在1930年代到1947年冷战爆发前关系良好。



12.jpg
上图_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了,苏联和英法等西方欧洲国家的关系却难以正常化。1933年,苏联提出了建立反对德国法西斯的集体安全体系,但英法等国对苏联的主张置若罔闻。出于和苏联对立意识形态的考虑,英法两国还希望德国法西斯祸水东引进攻苏联。这一点在1938年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1940年5月,德军占领欧洲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法国投降。面对欧洲大陆被德军全部占领的危险局面,丘吉尔成为新的英国战时首相。
    
丘吉尔是英国的著名政治家,在意识形态上是极端反对苏联的。在14国联军武装干涉苏俄期间,身为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就主张把“苏联扼杀在摇篮里”。

成为英国首相后,丘吉尔的反苏思想始终没有改变。但随着德国法西斯成为威胁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的共同敌人,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国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在反抗法西斯这个大前提下成为盟友。



13.jpg
上图_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丘吉尔发表演说。丘吉尔承认:

“在过去的25年中,从来没有任何人像我这样极力反对苏联的意识形态,过去对苏联意识形态的批评,我一句都不想收回。”

但面对德国法西斯这个人类共同敌人的时候,丘吉尔表示:

“但现在展现在我面前的景象(德军入侵苏联)已经将那一切(反对苏联红色意识形态)冲的烟消云散了。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唯一的,不可改变的目标:决心消灭希特勒和纳粹政权的一切痕迹。无论什么都不能离开这个目标。

由此可知,俄国的危险就是我们自己的危险,同样也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是全世界一切爱好自由的人民和爱好自由的民族的事业。”

以上为丘吉尔演讲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演讲稿件就能看出,丘吉尔和英国当局虽然没有放弃对苏联意识形态的敌视,但在德国法西斯这个人类公敌出来之后,丘吉尔已经将消灭法西斯作为英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英国完全可以和苏联成为同盟,共同打击法西斯。英国对苏联提供了军事援助。


    
14.jpg
上图_ 1941年丘吉尔访问英国受轰炸的教堂



然而,虽然英国和苏联成为了同盟对抗法西斯势力,但丘吉尔对苏联的仇视依然没有改变。当时丘吉尔内心深处的算盘是:希望苏军拖住德军,但也希望德军削弱苏联,保住英国在世界上的“日不落帝国”的基本利益盘。

正因为丘吉尔对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仇视没有改变,以至于斯大林在1942年提出英美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的请求后,丘吉尔并不同意斯大林的建议。

在丘吉尔看来,只有苏德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苏联的消耗和损失越大,英国和西方国家的利益才能得到基本维护。在苏军对德军转入全线反攻之前,也就是苏德战争尚未分出决定性胜负之前,英国在欧洲大陆就能以坐山观虎斗的心态看待苏德战争。

英国对苏德战争“坐山观虎斗”的心态影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决策,罗斯福对苏联的外交比英国更加务实,在苏德战争期间,罗斯福政府对苏联提供了14000多架飞机,7000多辆坦克、自行火炮和其他武器装备等军用物资和其他战略物资。这援助比英国对苏联的援助大得多,但罗斯福在开辟第二战场这件事上也顺从了英国,英美盟军没有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



15.jpg
上图_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第二,1940年不列颠空战让英国元气大伤,再加上英国在不列颠空战结束后的战略重心放到了保卫本土、保卫北非和远东殖民地方面,使得英国不可能在1942年将战略重点投入到反攻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中。

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让英国元气大伤。从1940年粉碎德军空袭到1944年这4年时间里,丘吉尔的战略重心是在保卫本土、保卫北非殖民地和远东殖民地(印度、东南亚)方面,对反攻欧洲大陆没有积极地想法。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香港、新加坡和其他地区被日军占领,英国在远东的兵力集中力量保卫印度。在北非,英军和德军在埃及、利比亚等殖民地地区反复拼杀。由于英国军工生产能力有限,英国把大部分的战略物资都投入到抗击北非德军和远东地区保卫印度的方向上,这使得英国无法拿出更多的战略物资支持英美盟军在1942年反攻欧洲大陆。


    
16.jpg
上图_ 1938年11月日军在香港九龙拉开扫荡战



第三,英军在迪厄普进行了试探性登陆,其战局以失败而告终。鉴于登陆战的极其复杂性,盟军对开辟第二战场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直至1944年夏季,各方面条件成熟,盟军发起了开辟第二战场的登陆作战。

迪厄普登陆战的失败也是英国不愿意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重要原因。1942年8月,英军和加拿大军队6000多人登陆法国北部的港口城市迪厄普。由于准备不足等原因,英加联军惨败而归,损失兵力3600多人。

迪厄普登陆战的失败让英国认清了德军的强大实力,丘吉尔认为英国在1942年压根不具备登陆法国的能力,这使得丘吉尔把消耗德军实力的希望压在了苏联红军的身上。



17.jpg
上图_ 苏军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外郊进行战斗



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歼灭德军150万人。1943年夏季,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取得了粉碎德军坦克战的胜利,歼灭德军50万人。随着东线战场苏军逐渐获得主动权,斯大林终于和罗斯福、丘吉尔召开德黑兰会议,商讨开辟第二战场的事宜。

德黑兰会议是一场外交的大国博弈,丘吉尔仍然认为其不具备登陆法国的实力,希望盟军从地中海开辟第二战场。这一想法遭到了斯大林的坚决反对。在罗斯福的从中调解下,英美盟军在1944年5月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初步达成。



18.jpg
上图_ 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



为了让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不再重蹈迪厄普登陆战的覆辙,英美对诺曼底登陆进行了长时间的全面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兵力兵器等作战物资的准备,对德国实施战略欺骗,让德军认为盟军登陆的地点是加莱而不是诺曼底,登陆时间的选择等。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盟军于1944年6月6日投入288万兵力,5300艘舰艇和13000架飞机,打响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登陆战行动。
 
参考资料:《诺曼底登陆》 (美)安伯斯著  海南出版社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4 08:27 PM , Processed in 0.0705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