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文末有抽奖福利!)
最近,老艺术家在逛豆瓣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组——看得我好馋的美食文学小组。
△看得我好馋的美食文学小组 / 豆瓣
成员们在小组里分享文学中对于美食的描写,讨论、还原文字中的美食,试图把那些书里描述得色香味俱全、能想象但吃不到的遗憾都找出来,全部尝试一遍。
有人看得技痒难耐开始动笔创作,有人照着美食文学描述的菜谱大展身手,还有的人在各个帖子里被馋得滋哇儿叫又不愿离开,这里整一个就是“文化吃货聚集地”。
△美食入画活动作品 / 豆瓣@一颗山竹
在这个组里,汪曾祺是名副其实的“顶流”,笔下的吃食惹得一众读书人欲罢不能;严肃的鲁迅童年时和小伙伴一起偷摸煮的罗汉豆都是那么有滋有味;西方文学里欧亨利的木莓果酱小烘饼也馋哭了不少喜欢甜食的人。
对于爱吃的人来说,可谓“书中处处有美食”。老艺术家觉得,如果问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沉迷美食文学的,那一定是从小时候接触到的书本开始的。
吃货养成系,还得看语文课
小学的课文虽短,其实每一篇都是浓缩的精华,不然也不会动不动就要求小朋友们“朗读并背诵全文”了。
高洪波文章里对榆钱原滋原味的描述,引发了年幼的老艺术家对北方的向往:
“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的,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折下一枝,像吃糖葫芦一样吃下去,那滋味真美妙!”
南方孩子都很好奇,榆钱到底长什么样,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可惜课本上只有插画,一串串绿得晶莹剔透的,让人以为榆钱就像提子一样。
△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外形圆薄如钱币
不同版本的教材里也有关于榆钱的文章,刘绍棠的《榆钱饭》里说,“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春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裹上面粉,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做法是最简单不过的了,混着玉米面又蒸又拌,就是为了能不挨饿过日子。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吃榆钱饭是应景,就图一个春天的味道。
小时候被课本里的榆钱勾出馋虫的可不止老艺术家一个,有组员尝试过在网上买了两斤榆钱,学着《榆钱饭》里的做法依葫芦画瓢,却发现味道远没有想象中的惊艳,不免有些失望。
说到课本里的美食,绝对不能漏掉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这可着实把老艺术家馋了好久。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冒红油的咸鸭蛋
我们家也是常有咸鸭蛋佐粥吃的。外头买回来的咸鸭蛋,还裹着厚厚一层腌制的红泥,洗干净了露出淡青色的壳,一个个又大又圆润,样子看起来也秀气,算符合汪老先生的选蛋标准了吧。
△洗掉腌制的泥
美中不足的就是筷子扎下去没有冒出红油来,蛋黄偏干偏硬,吃起来是沙沙的口感。
也不能说不好吃,下饭是一绝,只是看多了课文里高邮鸭蛋的描述,还是很想感受一下会冒红油质地又细腻的滋味。
小时候读书,大多走马观花,体会不到其中深意,读完可能就抛在脑后,但有些书里的吃食却能记很久。寥寥几句食物的白描,自己想象着画面,于是也进入了文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