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一上线就登上热搜。
节目由33位“哥哥”组成,竞技成团的形式,看点满满。
尤其是陈小春、谢天华、林晓峰的组合,出场一首《笨小孩》,满满的回忆,好像回到了“古惑仔”的时代。
陈小春说他参加是因为家里的老婆,而郑伊健,应该没有人能劝得动了。
郑伊健在屋村长大,屋村小孩最常玩的骑脚踏车、捉迷藏、滚轴溜冰、荡秋千这些游戏,他都爱玩。郑伊健父亲是制衣厂员工,母亲是家庭主妇,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小学毕业后,很多同学进入有名的中学,他进入“圣德勒撒”。那是他最难过的一段时间,以前读书不好被认为是三大害之一,而这间学校在当时被社会称为“成间垃圾”(因为校风和粤语谐音)。好在父母对他宽容,读书不成,尽力而为就好,只要求学时期不谈恋爱,不加入黑社会,不抽烟。郑伊健感恩父母,一毕业就想尽快赚钱,不需要再由家里人养,做过制衣厂工人,也做过玩具厂工人,快餐也送过。那时候,郑伊健在电视上看到苏永康夺得第四届新秀歌唱大赛亚军,他想,长那样子也行,那我也行。1988年,21岁的郑伊健跑去参加第七届新秀歌唱大赛,很快被现实打脸,第一轮就淘汰出局。既然比赛不成功,那就继续找工作,谁知道,工作还没找到,就先接到了一通电话。TVB高层给郑伊健打电话:“你外形不俗,有没有兴趣来试镜,我们将有一个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是“武打艺员进修班”,班上全是高手,一上来就是后空翻,南北拳,郑伊健傻乎乎站那儿:“我是郑伊健,我什么都不懂。”为了生活,郑伊健去做了公司文员,但收入微薄,这时,TVB训练班又开始招考艺员,而且不是武打班,于是,想要通过艺考班多赚一些钱的郑伊健又去了。训练班要求学员下午六点开始上课,但老师要求五点就要到教室。为了按时到校,郑伊健辞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找了一份时间相对自由的搬运工作,每天搬得一身臭汗赶去上课,怕气味熏人,他总坐在角落。毕业前,公司安排了电视剧《人海绿皮书》让郑伊健实习。有一场戏,郑伊健NG很多次,导演当着所有人骂了一句脏话,郑伊健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件事让他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个演员,首先要把自尊放下。三个月后培训结束,放下了自尊的郑伊健勉强毕业,成为了TVB的一名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