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一口的食客,嗜之为宝、垂涎欲滴;不喜欢的,避而远之,闻着味都受不了。
与其它猪下水相比,大肠的吃法最为丰富。从煎炒烹炸的中式做法,到川湘鲁粤等菜系,几乎都能见到大肠的身影。
中国人吃猪大肠,最早见于《礼记》。《礼记·少仪》篇中提到:“君子不食圂腴”。唐孔颖达疏:“圂,猪犬也;腴,猪犬肠也。言猪犬亦食米谷,其腹与人相似,故君子但食他处,辟(避)其腴,谓肠胃也。”“圂腴”指猪内脏特别肥腻的部分,即猪大肠。
猪大肠。来源/网络
秦汉以前,能吃上肉的一般都是贵族阶层,正如《左传》中“曹刿论战”里提到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君子不食”,指的就是君子不吃油腻下水。君子不吃,但缺少油水的老百姓不会让这些下水浪费掉,因此,至少从先秦时代开始,猪肠就已经出现在餐桌上了。
可以说,猪大肠是诞生于市井之中的平民美食。两千多年来,经过无数民间美食家的开发,大肠制作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独具特色、与当地美食完美契合的多种吃法。
从制作程序及空间来说,大体上可分为下面三种。
九转大肠号称是鲁菜的扛鼎之作,其之于山东,就像烤鸭之于北京、狮子头之于扬州一样,具有强烈的地域代表性。
清朝光绪年间,九转大肠诞生于济南“九华楼”酒店。
九转大肠。摄影/heiwuyingshi,来源/图虫创意
制作这道菜极其费功夫,主要做法是:先煮、再炸、后烧,出勺入锅反复数次,直到烧煨至熟。所用调料有名贵的中药砂仁、肉桂、豆蔻,还有山东的辛辣品大葱、大姜、大蒜以及料酒、清汤、香油等。口味甜、酸、苦、辣、咸兼有,烧成后再撒上香菜,增添清香之味,盛入盘中红润透亮,肥而不腻。更重要的是,其在摆盘上也非常讲究,要把九转大肠一个个摆在盘子中,要立而不倒,否则就不够成功。
据说,有一次“九华楼”老板请客上了这道菜。大家品尝后均赞不绝口,席间一文人取其名为“九转大肠”,取自道家“九转仙丹”之说,认为吃此佳肴,如服“九转”,可与仙丹媲美,足见这道菜的受欢迎程度。
不过,对大多老百姓来说,大肠本就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菜肴,简单化制作反而更符合大肠本身所带的市井烟火气。
从面上来说,全国各地都有肥肠代表,很难说谁更具实力。
东北地区主要有二样:溜肥肠、烤肥肠。
溜肥肠。摄影/唐唐风,来源/图虫创意
溜肥肠是一道经典的东北菜,始于何时无法考证。其制作非常简单,主要食材是肥肠、青椒,讲究点的菜馆会添加木耳、冬笋等,程序非常简单,炒熟即可。而烤肥肠可能是近些年才开发的新品种,这也符合东北万物皆可烤的气质。
西北地区代表是西安的“葫芦头”。
泡馍里的猪大肠。来源/网络
“葫芦头”源于唐代的“煎白肠”。据说,煎白肠这道小吃当时风靡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一日,孙思邈来到长安,在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里吃饭时,发现味道虽美,可肠子腥味大、油腻重,于是他从随身携带的药葫芦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药物放入锅中,顿时,肉香四溢,引来了更多的顾客,这家小店从此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店家为了感恩药王的指点,便将药葫芦悬挂在店门上,改店名为“葫芦头泡馍”。在“葫芦头”的基础上,西安人又开发了一种以煮和熏蒸为主的肥肠新品种“梆梆肉”,口感据说也不错。
西南地区主要代表有卤肥肠、红油肥肠。
在以麻、辣为主要特色的川菜体系中,卤肥肠是比较另类的一个。参与卤制的各种调料中,不见辣椒和花椒的踪影,有的即使放了,量也不大,卤出来的大肠基本吃不到麻辣的味道。其制作过程更加简便,就是把猪大肠与各种调料放在一起煮就行,唯一要考虑的就是火候问题。
当然,这样的卤肥肠也不是川菜独有,喜欢煲汤的广东人也很擅长做。由于制作工艺实在简单,目前不光川、粤两地,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能看到卤肥肠,所不同的,可能就是口味选择上略有差异。
卤肥肠。来源/网络
相较于卤肥肠,“红油肥肠”可能更能代表川菜。“红油肥肠”的权威地在江油。
雪白的肠被泡在火红的辣椒油里,加上花椒、八角、蒜瓣、香叶等香辛料,令人垂涎欲滴。当地人早餐就是肥肠配米饭,先吃完肥肠,再把剩下的“肥肠汤汤”拌在饭里,滋味悠长。如果在肥肠里下一箸米粉,那就变成了肥肠粉。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过:“江油是全世界肥肠的故乡,中国最好吃的肥肠在江油。”据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正在江油一家小馆子里吃肥肠面。面刚刚端上来余震来了,餐馆里的人纷纷往外跑,陈晓卿也站起来准备往外跑,但是看了看桌子上诱人的肥肠面,硬硬地又坐下来,在晃动中吃下了一碗肥肠面,足可见肥肠的诱惑力有多强。
四川江油红烧肥肠。摄影/樊小喆,来源/图虫创意
除了这两种外,成都还有一种吃法叫“蘸水肥肠”,把水煮的大肠蘸着调料吃,还有把肥肠与鸡结合在一起,叫做“肥肠鸡”。这些都算是肥肠的衍生品。
珠三角地区则是以卤肥肠和脆皮大肠出名。
广东人对大肠的热爱,丝毫不输于四川人。《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就是广东人,他中了生员回家,老丈人胡屠户拎着猪大肠和一瓶酒来道贺。后来范进中了举人,胡屠户再来时就隆重得多,带了七八斤肉加四五千钱。这也从侧面说明猪大肠的确上不得台面。脆皮大肠多见于以美食闻名的潮汕地区。这个脆皮大肠是卤水大肠的升级版,将前一天卤好的大肠次日下锅油炸,肠皮酥脆,口感别有一番滋味。
脆皮大肠。摄影/Galibenzhu,来源/图虫创意
除此以外,长三角的红烧大肠、湖南的干锅肥肠同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菜肴大多能见于市井酒肆之间,还有一种做法更为普遍,也就是家家户户均可制作的,那就是灌肠。
灌肠,并非是我们今天的发明,古已有之。
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一种“灌肠”,就是在肉糜里加入去腥解腻的葱白,盐、豉汁、姜、椒末等调味料,塞进肠里,烤熟后切成一片片吃。但这时所用的肠主要是羊肠,而非猪肠。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提到:北宋都城开封著名繁华大街马行街上“夜市亦有……灌肠、香糖果子之类”。
到了今天,灌肠已成为北京地区的传统小吃,并被称为“小吃中的小吃”,无论是在京味餐厅,还是在夜市、庙会都随处可见。北京的灌肠,早在明朝时就开始流行。当时的刘若愚在《明宫史》曾提到有“猪灌肠”。清光绪年间福兴居的灌肠在京城小有名气,福兴居的掌柜被称为“灌肠普”,传说其制作的灌肠为慈禧所喜。
最早的灌肠是用猪肥肠做成的,用猪油煎焦,浇上蒜汁。清乾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有“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的诗句。主要记录北京小吃的《故都食物百咏》一书中提到煎灌肠说:“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
炸灌肠。摄影/fxy1223,来源/图虫创意
不过,现在的灌肠多为淀粉调制,并无肠衣,也不再用使红曲调色。特别是在庙会或夜市,由于食客较多,店主为了缩短制作时间,保证供给,采用直接刀切成片,入油锅炸制。这在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属于传统的灌肠了。
如果把灌肠看作是一种动作的话,按灌入其中的食材不同又可分为米肠、血肠、香肠以及熏肠等。
首先是米肠,按产地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东北延吉的朝鲜族美食,由洗干净的猪肠、绿豆芽、菜帮、糯米、猪血蒸制而成,味道咸鲜,好吃而不油腻,起源于朝鲜半岛。吃法也很多,最简单的吃法就是蒸熟之后蘸着调料吃。
另一种则是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广东潮汕等地的糯米肠。与延吉的米肠相比,南方的这类米肠在配料上除了猪场、糯米是共同点外,其他则完全不同,南方的主要添加莲子、花生仁等坚果类食物,吃起来酥脆,有的还会添加鲜菇之类,使得米肠吃起来更加鲜甜。香港美食家蔡澜曾经去到潮汕之后,吃到糯米肠,对它是赞不绝口,并说这是最具有特色的小食。这个评价可谓相当之高了。
糯米肠。摄影/澜澜,来源/图虫创意
其次是血肠。
血肠最早是锡伯族的传统食品,从古代帝王及族长祭祀所用祭品演变而来。主要是将猪血块捣碎,拌上剁碎的洋葱末、盐、姜粉、鸡蛋、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切片乘热食用,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的关键在于猪血的调制,而不在灌。东北有名的杀猪菜,其中一个配料就是血肠。
东北人的杀猪菜里也常出现血肠。来源/网络
第三是香肠。
与米肠、血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香肠可能是在中国制作范围最广的一种食物,在广东、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等地都十分流行。
按配料不同,一般又分为广式、川式等类型,顾名思义,前者甜,后者辣。有的地方在香肠制成后,又采用松柏、果木烟熏,使其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都是用的猪肠,但有的地方用的是猪大肠,也有部分地区用的是猪小肠。之所以有此差别,更多的是传统习惯,口感上并不太明显。
香肠。摄影/MR薑,来源/图虫创意
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赋予了大肠完全不同的美食形态。但说到底,所有吃法都需要将大肠清理干净。毕竟,能忍受得了大肠的原汁原味的人,还是少数。
参考资料:
1.魏水华:《国家非常地理》,食味艺文志公号;
2.胡文辉:《吃大肠起源考》,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