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7|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942期:一个都不能少,他们两天转移了4000名被困群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6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都不能少,他们两天转移了4000名被困群众

 腾讯新闻 中国人的一天  2021-07-26

△生命营救,一个都不能少。

近日,腾讯基金会联合多支救援队,在河南受灾地区展开救援。7月23日,在新乡牧野区王村镇寺庄顶村,一支救援队发现了数千名被困群众。两天时间内,救援队统筹救援力量,高效工作,转移受困群众近四千名,确保了搜救工作“一个都不能少”。


IMG_8772.JPG

救援队员帮助一户老人撤离。

IMG_8773.JPG
7月23日早上9时许,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带着一批队员,从巩义市转战新乡市,计划到一处被洪水围困的敬老院展开搜救。
车队行驶到牧野区王村镇寺庄顶村段的卫河大堤,大水阻断了前行的路,路旁有村民向他们求助,称大水深处有一个村子,困了可能有三四百人。
IMG_8774.JPG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使用高音哨子,搜救被困群众。
李延照带着几名精干队员,驾两条动力艇,在两位村民陪同下前去查探。行进大约1.5公里后,看到大量聚集在屋顶避险的群众。
“当时雨还在下,村民们对着船的方向使劲挥手、呼喊”,看到这一幕的李延照红了眼眶。
经调查了解,这里被困村民远不止三四百人,村子仅住户就有1200多户,除了外出人员,被围困的估计有三四千人。
IMG_8775.JPG

寺庄顶小学被大水淹没。

虽然水最深处4米,但幸运的是,村里大部分是三层楼房,绝大多数村民可以在二楼以上避险,而一些居住在低洼地带的家庭,逃到了村里的小学教学楼,或者投奔附近房屋安全的亲友。
李延照向村民承诺,一定会把他们接出来,带到安全的地方。就此,寺庄顶村红十字救援前线指挥部成立。10时许,救援工作开始展开。
由于从卫河大堤到寺庄顶村,要通过水流湍急的卫河,河上有一座桥,动力艇无法穿过,只有绕过桥面才能进入村子,沿途被淹的树木、挖机等,都可能给动力艇的行驶带来麻烦。

IMG_8776.JPG

深巷里,十几名救援队员在村民向导的指引下,逐户排查被困人员。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补充水和食物,并根据排查情况,安排不同的力量进行救援。

陕西汉中红十字天瀚救援队队长李威伯带着船,最终在桥面下游数百米的地方,开辟了一条相对安全的,可供动力艇驶过的水上通道,它也成了之后两天运送群众的生命通道。

IMG_8777.JPG
在开辟生命通道的同时,李延照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陆续抵达新乡市的专业救援团队发出召集令。当天,陆陆续续有6支队伍、20条船、百余人加入救援。
因洪水暂时没有上涨的趋势,李延照制定了救援策略:优先救援儿童、妇女和老人,再救援其他村民。
李延照把呈正方形的寺庄顶村按十字形区域划分,每个团队负责不同区域的搜救工作,让救援更为高效。
IMG_8778.JPG

在转移完被困群众后,救援队对一些企业进行排查,避免遗漏任何人。

从23日11时许到24日凌晨3点,救援人员共安全转移2000多人。因救援强度大,4条动力艇被划伤报废。
在24日凌晨3点,收队后李延照在微信群里,向救援水准更高的团队发出“英雄帖”。早上8点,到场的救援人员、动力艇数量比前一天多了一倍。中午,将大部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IMG_8779.JPG

一名队员脚底板溃烂,被队长李延照要求休整治疗,“恢复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救人”。

此时,救援的工作重心调整为转移最后的特殊人群,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或无法呼救,可能在搜救中被忽略。救援队向家属征集信息,然后确定受困人位置,进行一对一营救。
汉中红十字天瀚救援队队长李威伯救援经验丰富。24日下午3时,带队解救出最困难的两户人家,均是高龄老人。
IMG_8780.JPG

救援人员潜入水中找到了铁门的钥匙。

一位89岁的老人和60多岁的女儿被困在一栋三层楼内,一层已被大水淹没,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找到钥匙打开铁门防盗门,准备实施救援。但是89岁的老奶奶已被困3天,身体极其虚弱,不能浸水

IMG_8781.JPG

老人躺在防水垫上被转移出来。

24日,水位下降了30厘米左右,防盗门的上方露出了近半米空隙。
李威伯把动力艇内衬的充气防水垫取下,绑上几个救生衣,做成一个漂浮担架,让老人平躺在特制的充气垫上。
3位水性好的救援人员,采用泅渡的方式,把漂浮担架抬上动力艇,完成转移。
IMG_8782.JPG
老人的孙子及4名救援队员齐心协力把躺在漂浮担架上的老人,连担架一起拉到动力艇上。
IMG_8783.JPG

老人被转移到岸上后,由其他救援队接力背到等候的家人处。多日提心吊胆的家人看到老人安然无恙,泣不成声。

IMG_8784.JPG

年近90岁的益奶奶和沈先生向救援人员求助。

年近90岁的夫妻益奶奶和沈先生被困3天,缺水少吃,药物也遭大水浸泡,身体出现不适。大门被水淹,好在他们还有一些行动能力,救援队决定破窗营救。

李威伯的方案是破拆二层的防盗栏杆,卸下铝合金窗户,架上梯子,然后上下有人保护着一点一点将梯子挪下来,接到船上。

IMG_8785.JPG

88岁的益奶奶看到救援队的到来,连连感慨“这次得救了”。

益奶奶看着汉中红十字天瀚救援队员徐毅东的衣服,仔细读着上面的字,她说要记得是谁来救他们的。

IMG_8786.JPG

寺庄顶小学教导主任赵志俭成为村里最后一个被救援的人员。

救出了老人们,最后救援队来到了寺庄顶小学。在危情发生时,学校为150个住在地势低的群众提供庇护,包括17个学生,教导主任赵志俭在校园内留守。

赵志俭最担心的是,学校已是一片汪洋,很多设施、教具都被泡坏。他希望有社会力量帮助学习灾后重建,让孩子们不至于没有学校上学。

至此,救援队向被转移的村民及干部收集是否有遗漏人员的信息。
终得到结果:没有任何遗漏人员。他们将转移到下一个地方继续救援。


风雨同舟,驰援河南。请点击阅读原文,帮助受灾的河南人民。

第3942
撰文&影 | 陈杰 石生
编辑 | 夏天
出品 | 腾讯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营救 一个都不能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7 06:39 PM , Processed in 0.0437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