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3

[影乐之声] 他们正在销毁性侵、杀人的证据,这热搜,不能凉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6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正在销毁性侵、杀人的证据,这热搜,不能凉啊!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21-07-26



IMG_8400.JPG


前不久,关于加拿大寄宿学校的往事,震惊了世人。


一连串的阴间新闻接连被曝,火速冲上世界头条:


加拿大又发现200个儿童墓穴…


加拿大已挖出上千具土著儿童遗骸…


加拿大曾销毁20多万份寄宿学校记录档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


民众不满被刻意隐瞒的殖民血债,推倒了有117年历史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


象征神圣与纯洁的教堂,也接连遭到抗议者焚毁…


IMG_8401.JPG
IMG_8402.JPG


这些骸骨,没有任何标记,只能通过雷达,不断被找到。


当定位到一具骸骨,就多半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印第安儿童墓葬群,被发现了…


而坎卢普斯旧址发现的215具遗骸中,最小的年仅3岁!


虽然加国总理在国庆日上说,“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国家历史上的失败,以及原住民和其他许多人仍面对的不公”。


但显然,民众并不买账。


IMG_8403.JPG


这些颠覆三观、骇人听闻的印第安往事,再次将血腥的殖民史置于飓风眼。


历史上,加拿大在19世纪早期,制定了一系列泯灭人性的政策。


政府可以不受限,强制从原生家庭带走印第安幼童…


19世纪到20世纪90年代,超15万的印第安孩子被掳掠走,统一送进由教会掌控的寄宿学校。


IMG_8404.JPG


此举目的,为的是毁灭印第安文化,从根源上,将孩子们同化成白人…


这个同化的过程,让教育摇篮,变成了触目惊心的墓葬群…


“学校”和“幸存者”,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被牢牢捆绑在一起。


或许借由以下这部相关题材的电影,我们能窥探一二…


IMG_8405.JPG
IMG_84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408.JPG


1959年,加拿大。


扫罗被强制带走的哥哥,从寄宿学校逃了出来。


为躲避追捕,祖母带他们一家,涉险藏进了山林。


但,在寄宿学校身染重病的哥哥,没多久就殒命了…


IMG_8409.GIF
IMG_8410.GIF


母亲执意带他的尸首,回“吃人的白人社会”料理后事。


之后,扫罗父母就再也没出现。


在去亲戚家过冬的途中,祖母也因故去世…


手足无措之际,扫罗被两个白人发现。


并强行送进了那所,“杀死”自己哥哥的寄宿学校。


IMG_8411.GIF
IMG_8412.GIF
IMG_8413.JPG


这所暗无天光的寄宿学校,正是他悲剧人生的开始…


盥洗室内,修女把扫罗按进滚烫的水里,把皂粉直接摔撒在扫罗身上。


用硬毛刷大力刷洗每一寸肌肤…剪掉印第安人的标志性长发…


这种净化仪式,是每个被送来的“野蛮印第安孩子”,必经的环节。


IMG_8414.GIF
IMG_8415.GIF

IMG_8416.GIF


在这里,印第安语等于禁语。


“讲英语”是高压准则,倘若逾越半步,便会受到惩戒。


扫罗会讲英语,免去了不少皮肉之苦。


一同入学的小胖子朗尼,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因为讲母语,修女当众把黑板擦塞进他嘴里…


IMG_8417.GIF


因为尿床,神父按着脖子把他的脸怼在尿渍上…


IMG_8418.JPG
IMG_8419.GIF


甚至,被强制更改姓名。


一切的一切,都像极了幼龄版集中营。


即便是一个撒娇式拥抱,都会被认定为罪行。


终日,苟活在压抑、窒息、恐惧、煎熬中…


死亡,对这些看不到希望的孩子而言,是最接近解脱的方式。


IMG_8420.GIF
IMG_8421.JPG


扫罗就亲眼目睹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不堪心理重负,头撞铁栏自尽…


不幸中的万幸,扫罗有了精神寄托:冰球。


他通过优异的表现,离开了那所寄宿学校,成长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冰球明星…


IMG_8422.GIF
IMG_8423.GIF


但外面的世界,处处透露着对印第安人的鄙夷:


去餐厅吃饭,被白人围堵在后巷毒打…


赛场上被呵斥“我们要剥了你的皮,印第安人!”…


赢得比赛后,新闻配图是印第安人粗犷的传统形象…


IMG_8424.JPG
IMG_8425.GIF
IMG_8426.JPG

其实,扫罗的灰暗过往,被热爱的冰球运动粉饰了不少。


蓦地,童年阴影里的陈年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IMG_842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428.JPG


这部上映于2017年的《印第安·豪斯》,借由印第安孩子扫罗的故事,撕开寄宿学校的遮羞布,将印第安族群所遭受的灭顶之灾,赤裸裸展现在观众面前。


IMG_8429.JPG


虽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不够深入,但影片所包含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诚如短评所言:不是个十全十美的片子,不过这种电影,放映一百部和一千部都是不够的…


越来越多的罪证被发掘,曝露在阳光下,无声却有力地控诉着,那些被蓄意掩盖的,殖民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IMG_8430.JPG
IMG_8431.GIF


影片中的扫罗,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更多印第安孩子,可不像扫罗那般走运,能倚赖冰球爱好,逃离寄宿学校。


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机会,能活着走出那座吃人的房子。


因为殖民者深知,相较于成年人,孩子的思想认知,更容易改变和塑造。


就如同给机器设定程序一样,完全可控。


IMG_8432.JPG


说英语、信仰上帝、接受白人教育…


孩子们必须按部就班,完成教会设定好的每一个步骤。


而这些绑架,被美化成“收养”,冠以正义之名,暗行恶魔之事。


家人们既难得又短暂的探望时光,也会被要求讲英语。


可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英语,这让相见,成了一场哑口无言…


打骂、性侵、精神虐待…在寄宿学校里,日日上演。


IMG_8433.GIF
IMG_8434.GIF
IMG_8435.GIF


《印第安·豪斯》中,扫罗如愿成为交口称誉的冰球选手,在后台,他再次遇见了曾帮他实现梦想的教父。


恍惚间,扫罗才记起,眼前这个“好人”,曾在少年时期,性侵过自己。


多年来,他在那所寄宿学校里最感激的一个人,竟也是衣冠禽兽。


心中唯一一丝亮光,瞬即熄灭…


IMG_8436.JPG


扫罗后知后觉,自己是幸存者之一。


现实里,一位幸存者面对镜头,艰难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我不想喝那个麦片粥,太稠了,味道也不对,我看到有一个女孩吐了,我也吐了…大一点的女孩在一旁,拽着我的头发,修女站在她旁边,手里拿着勺子喂我吃我的呕吐物…难以下咽…”


也有“犯错”的女孩,被强制套上“紧身衣”,捆上双手,遭到修女性侵…


而修女犯下的罪孽,竟被粉饰成驱魔仪式…


更是有幸存者透露,曾亲眼看到,一个被性侵的女孩在生产后,婴儿被人强行夺走,丢进壁炉里,活活烧死…


IMG_8437.JPG


令人发指的是,在寄宿学校里,印第安儿童亦是活体实验的对象…


第一所印第安寄宿学校的创始人,说过这么一句话,被当作“校训”:


Kill The Indian, Save The Man(毁灭印第安人,就是在拯救人类)


IMG_8438.JPG


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对印第安人有多剑拔弩张,可见一斑…


寄宿学校,吞噬掉了情感,吞噬掉了家庭,吞噬掉了童年,吞噬掉了生命…


直到1996年,加拿大最后一家寄宿学校才关闭…


长达百年的屈辱史,让数以万计的印第安儿童,命丧寄宿学校…


IMG_8439.JPG
IMG_8440.PNG
IMG_8442.JPG

被白人同化的印第安人


更多的惨案,更多的罪恶,世人无从考证,只能从幸存者这些“活证据”的口述中,延想一个无比黑暗、无限邪恶的血色真相…


土地之上,是城市之光带来的繁华。


土地之下,是森森白骨堆积的罪状。


极尽荒诞…


IMG_8443.GIF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8444.JPG


《卫报》某篇报道里,有这么一句话:


“多年来,加拿大未能正视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这加剧了人们心底的创伤。”


正视历史,是最基本的歉意。


IMG_8445.PNG

IMG_8446.PNG

印第安寄宿学校幸存者


我们把目光放回脚下。


这片殖民者践踏过的土地,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却鲜少有人关注。


比如,武汉花园山上的“万婴墓”。


碑文上写着:


这里埋葬的是被帝国主义分子所虐杀的一堆中国婴儿的骸骨。


IMG_8447.PNG


那段渗血的过往,开始于1928年创办的育婴堂。


23年间,数万中国婴儿被送到这里。


传教士会开一个“收据条”,上面写着:


收到婴儿,以后不准领取,不准看望,生死存亡不准过问…


有数据显示,1946年以后,接收婴儿757人,死亡713人…


婴儿们在这里的悲惨待遇,乌鸦就不展开讲了,千分之二的存活率足以说明。


再比如,上海徐家汇的圣母院育婴堂。


IMG_8448.PNG

圣母院正门旧照


1936到1949,13年间,这里接收了40000多名中国婴儿。


这4万婴儿存活了多少呢?


共197人…


几万具婴体,化作白骨,静静沉睡在,育婴堂围墙外的“圣地”…


更有甚者,如果手下的育婴院死亡率高的话,还会被颁发功勋章,歌功颂德…


类似的悲剧,在历史上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真实发生在我国多地。


IMG_8449.JPG

圣母院外景旧照


伪善的外表下,尽是罪恶行径。


刨根问底,这些浸满血泪的往事,都直接跟“利益”画上了等号。


乌鸦想起,莱昂纳多的圆梦之作《荒野猎人》里,有这样一幕…


一个善良的印第安人,被白人绞死在树上,胸前挂的木牌上,写着侮辱性极强的一句话:


“我们都是野蛮人”


IMG_8450.GIF

电影《荒野猎人》


IMG_8451.JPG

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疫情援助,竟是一盒荒唐的尸袋


泱泱历史,有太多被抹去的隐秘角落。


而惨无人道的屠杀,是不分形式、不分人种的,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


回视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人们引以为豪的现代文明,不乏踩着同类尸体,从血色湍流中,向“光亮”那方前进的往事…


更可怕的是,人类会以屠杀论输赢。


踩着亡灵阶梯取得的,永远不可能叫“荣耀”。


只因: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IMG_8452.GIF
IMG_8453.GIF



参考资料:

纪录片:加拿大原住民儿童被虐待真相——远远不止215具尸体,他们在寄宿学校经历了什么?·B站

加拿大寄宿学校的乱葬坑里,到底埋着多少原住民孩子?·腾讯网

从孩童时代就被除去生育能力!美国种族灭绝罪行实录·央视新闻

从广州到加拿大,从上海到爱尔兰,西方传教士到底杀了多少小孩?·乌鸦校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17 06:39 PM , Processed in 0.0506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