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5|回复: 1

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7 06: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6-17 19:26:49


z809.png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21-6-17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关注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提到多个关键词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1-6-17 07:03 AM 编辑

外媒关注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提到多个关键词

来源:环球网
2021-6-17 13:02

  “中国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执行历史性任务”

  “首批航天员启程飞往中国新的空间站”

  “‘神舟’火箭发射,中国自2016年以来首次载人航天”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刚刚成功发射,多家外媒网站上很快出现了上述这些标题。


z811.png

z812.png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z813.png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包括在轨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等。航天员驻留约3个月后再返回。

  
z814.png


  “中国五年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中国空间站”,几乎是外媒第一时间报道中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路透社称,中国周四发射了一艘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前往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空间站,这是中国人在近地轨道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次。

  
z815.png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也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报道还称,这次发射和随后将执行的任务是“中国在太空领域日益增长的信心和能力的又一次证明”。

 
  z816.png



  美国《纽约时报》还专门开设了直播链接,报道“中国将航天员送往空间站”相关进展。文章对宇航员情况、发射升空任务等进行了全方位介绍。此外,该报还提到了中国的航天发展。

z817.png


  “近年来,中国的太空计划已经完成了一系列非常成功的发射和着陆。”《纽约时报》称,“最近一次是在5月,它(中国)在火星表面着陆了一个名为‘祝融’的火星车。这使得它(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这一技术壮举的国家。”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则如此评价此次发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寻求提升其太空能力并挑战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地位之际,这一举动标志着中国迈出重要一步。

  
z818.png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接连发布多条推特,更新相关进展。华春莹在推文中写道:“飞向太空!神舟十二号已成功发射。历史将铭记这一天,2021年6月17日,以及三位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

 
  z819.png

  不少外国网友纷纷送上祝贺。

  “来自巴基斯坦的祝贺。”↓

  
z820.png



  “来自新加坡的支持。”↓

z821.png


  “来自海地人民的祝贺。”↓

 
  z822.png



  “这太棒了,中国加油。”↓

   z823.png


  “祝贺中国。中国科技进步堪称飞跃”↓

 
z824.png


  “太了不起了,这个国家在太空探索上迈出了巨大一步。很棒!”↓

  
z825.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0 11:43 AM , Processed in 0.0410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