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影乐之声] 趁它还没下架,赶紧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7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趁它还没下架,赶紧看

 艾飞 局外人看电影  2021-03-17
25.jpg



这还是第一回,碰到一部电影,大家看完都有点不敢写。


这种自我和谐的心态挺可怕,人一旦有了这种意识,所有问题就会避重就轻。


一部电影而已,没那么可怕。


况且,它是一部国外的新片,在我看来,它也将是整个2021年最值得看的电影之一。


况且,它的导演是一个八十多岁的智者,应该是啥啥都看破了,这部片的出发点就是慈悲的。


它希望人们过的更好更清醒。


因此,这电影就像是一面镜子,它需要人们正视历史上的某些事情。


电影的片名就很耐人寻味,像是在骂人,又像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亲爱的同志》。


26.jpg


电影《亲爱的同志》是一部俄罗斯电影,聚焦的是当年苏联真实的历史事件:


新切尔卡斯克流血事件。


1962年,苏联经济堪忧,粮食匮乏,在赫鲁晓夫掌权下的政府将食品的价格提高,给民众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电影一开始,就是新切尔卡斯克的两个官员同志在偷情,但他们也没心思调情。


一大早,女官员柳达就对领导说:都在说食品价格要涨,我得赶紧去商店买点东西。


27.png


在这种困难时期,很多民众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品都买不到。


商店里的售卖员只知道冲着焦急的民众喊道:


同志们,守秩序,守秩序。


28.png


可柳达是当官的,她不用管这些。


她们有特供,有什么好东西,商店的售卖员都会给她留着。


29.png


我们现在都流行说“PUA”,可事实上,阶级之间的“PUA”才是最恐怖的。


比如,柳达有点恐慌,领导就对她说:


你要相信组织,涨价的结果,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生活水平会提高。


然后柳达看到民众恐慌,她就对售卖员说:怕啥,苏联人怎么可能会挨饿。


不仅如此,我们看到,在市政府的报告会议中,就有官员粉饰着这种氛围,他说:


现在工厂啊、学校啊,都在开展“感受阳光”活动,大家都对提高价格这事表示欢迎。


30.png


谁都没想到的是,工人罢工了。


这在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不可想象的。


一边是物价上涨,一边工厂又降低待遇,被逼上绝路的工人只好上街抗议。


31.png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我们看到,政府的各级领导处理的方式是何其的简单粗暴。


可以说,这个体系毫无纠错能力。


首先是新切尔卡斯克的各个官员。


在他们的地盘出现这种事,就互相推诿“阳光活动”宣传不到位,一个个噤若寒蝉,担心乌纱帽不保。


接着是州委书记赶来,说一堆诸如“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时代”的空话。


最后莫斯科高层来了,命令封锁这座城里所有的消息和道路,监听所有的电话和信件。


并且给士兵分发弹药,要用军队镇压人民。


32.png


作为组织中的一员,柳达是个坚定的拥护者。


从电影的前半部分,我们看得出,柳达和大部分苏联官员一样,强硬、傲慢且虚伪。


在她看来,工人就该工作,搞什么罢工就是吃饱撑的,参与罢工的不是懒汉醉汉就是流氓。


因此,在会议中,柳达向高层进言,对待这些人就该用铁腕手段,她说:


和他们谈话没有用,应该逮捕、审判他们。


33.png


直到,柳达听到枪响,想起自己的女儿也在游街的工人中......


34.png


在看《亲爱的同志》之前,我想象不到它竟然可以拍的这么直接。


它简直就是用黑白画面重现了那段历史的日常。


在电影里,有大量逼仄的构图,加上固定机位的静止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


在那段日子里,民众无论是身体还是意识,都处于禁锢之中。


哪怕电影的高潮“射杀民众”,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也拍的非常克制。


他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偷窥”的视角,亲见历史。


35.png
36.png

而且,和其他这类题材的电影不同,《亲爱的同志》没有大肆的渲染“工人罢工”。


电影把绝大部分火力,都集中在柳达这条线上。


《亲爱的同志》让我们看到,在这样一种政治体系里,哪怕是一家人,也会因为“政见不合”,分分钟解体。


电影里,柳达成长于斯大林时期,她最怀念的就是斯大林。


在她看来,斯大林如果还活着,大家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了。


女儿相信,自己就生活在赫鲁晓夫的民主制度下,拥有集会和抗议的自由。


而柳达的父亲是个旧时的反动派,他曾经亲眼见过现在这些胜利者的凶残屠杀。


在她父亲看来,今天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37.png


一直以来,柳达都坚定自己的信仰,她相信物价上涨都是暂时的,她相信游街的都是些混蛋。


可当她跻身人群,看到不长眼的子弹肆意穿过民众的身体,看到士兵在街上清理一具具无辜的尸体时,柳达的眼神开始飘忽。


38.png
39.png

实际上,正是由于柳达身份的特殊,当观众目睹这个特权的享受者、施暴者变成一个受害者的全过程,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很多历史的谎言和真相。


跟着柳达“寻女”的脚步,我们看到,医院里堆满了尸体,特务机构克格勃让医护人员一个个在签保密协议。


我们看到,街上的血不容易洗,他们就铺上一层新的沥青,然后勒令居民来参加舞会,所谓歌舞升平。


我们看到,他们完全能颠倒黑白,可以找来工人在众人面前宣称“这次集会没有一名好工人参加”。


我们看到,真实的死亡人数根本不止医院那些,更多的尸体被卡车运到了郊外掩埋......


40.png


在《亲爱的同志》里,柳达一点点迷失,亲尝“铁拳”的滋味后,她越来越慌。


但她慌的时候就喜欢唱着祖国的赞歌,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唱,就感觉这些东西印在脑海里,能给予她力量。


不过,柳达最终还是崩溃了,当她以为自己的女儿也被随意丢弃在荒郊野外时,她再也控制不在自己了。


她用双手在土里不停的扒。


此时的她,万念俱灰,她信仰的一切都跟这土丘一样,一点点在坍塌。


41.png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把这些无辜的人随意的埋了,家人连哭泣都找不到地。


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时候的柳达,是第一次正面的质疑上面,她对同伴说道:


怎么能这样啊,这是不对的啊。


42.png


可悲哀的是,柳达的那点信仰早已融入了她的灵魂里,虽然她猛地从噩梦中惊醒。


然而,清醒后已然找不到任何可以依托的东西,只好说一句:真希望斯大林能回来,没有他,我们不行。


哎,这是何等的讽刺和悲哀。


43.png


对我而言,《亲爱的同志》就是属于难得一见的好片,电影里人物的状态都特别对,有时都以为是在看纪录片。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个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人就是复杂又微妙的。


尽管我们满眼所见都是残酷,但导演同时也呈现着希望,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芒。


在《亲爱的同志》里,我们看到,对于武装镇压民众这件事,有些军官是不愿意的。


比如有个军官就对上级说:根据法律,军队不应对人民开火。


还有很多参与“镇压工人”这件事的工作人员,对于伤者和家属,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亲爱的同志》更想警告世人的是,在一团糟的权力体系里,什么人性的力量完全是无力的......


反而,以柳达为代表的官员们恰恰有力的证明了:


苏联这套东西,长久以来,囚禁的,正是人性。


在电影里,有两个细节衔接了柳达的转变,一次是她看到狗妈妈在哺乳,一次是看到少男少女在骑马。


在这两个时刻,柳达都有着某种恍惚,一种“我做机器人太久,原来我是个人”的恍惚。


最后,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尾。


回到家中的柳达惊喜的发现,女儿居然回来了,原来她一直藏在朋友家。


我们听到,这个时候柳达的嘴里不再念什么“主义”了,她抱着女儿说:


我们靠自己会更好,我们应该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3 12:09 PM , Processed in 0.0805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