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0

[百家杂谈] 三位重磅“火星专家”,带你走近火星,走向星辰大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位重磅“火星专家”,带你走近火星,走向星辰大海

 造就 造就  2021-03-10


33.jpg

在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中,主人公成功地在火星中种出了一片土豆以维系自己的生命。这一图景一直是人类憧憬的未来——将火星改造成人类宜居的第二个地球。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成为“跨行星物种”,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说。他甚至认为本世纪末之前,我们将会把一百万人送到火星上生活。

 

去年7月发射的阿联酋希望号我国的天问一号美国的毅力号都在近日返回了第一批成果。

 

2月9日,希望号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率先抵达火星。作为轨道探测器,它后续没有登陆任务。


34.png

“希望”号火星探测器示意图

图源:阿联酋航天局

 

在环绕火星运行约75天后,希望号将正式开启科学探测,任务时长至少一个火星年,约合687天,对火星的大气和气候展开详细研究。

 

2月24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并将在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


35.jpg

“天问一号”火星任务探测器模拟图

图源:探测器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3月4日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被发布,包括2幅全色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全色图像的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彩色图像画面中则是火星北极区域。


36.jpg

火星表面彩色图像


37.jpg

火星表面全色图像


“毅力号”也于2月18日成功登陆火星,自着陆以来总计传回了约7000张图像。其中包括火星表面全色照片,天空起重机拍摄的毅力号俯视视角照片等……


38.jpg

毅力号火星降落示意图

图源:NASA

 

当地时间3月4日,“毅力号”火星车首次实现火星行走,历时33分钟移动6.5米


39.png

图源:NASA/JPL-CALTECH


这是“毅力号”的移动性测试,当它正式执行科学任务后,将可以行进200米或更远的距离。短短的距离,对于寻找火星生命的任务来说,至关重要。

 

所有这些成果都带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这颗红色星球,宇宙新大陆的面貌正在我们眼前变得越来越清晰。


今天,造就想推荐三位重磅“火星专家”,他们每个人都在火星、航空领域浸淫多年,是火星、移民、太空探险、设备建造等问题的最佳解读者。


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位“火星专家”。


01

何志平:为了了解火星环境,我们

决定在火星表面“针灸”


40.jpg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何志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空间光电技术与系统研究,聚焦面向月球与深空探测应用的光谱及其成像技术,以及空间主被动复合光学系统技术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重大课题研究,例如“嫦娥三号红外成像光谱仪”


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10月,是集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机构,重点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有效载荷、红外凝视成像及信号处理、红外焦平面及遥感信息处理等技术。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探测火星?除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责任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至所未至,知所未知’的好奇心使然。当人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保障的时候,总是希望去未知的地方看一看。”


“天问一号”上配置了13台有效载荷,其中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以及轨道器上的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就出自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有效载荷相当于火星探测器的眼睛、耳朵,可以从不同方面探测火星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环境、地质活动,以及气候条件等。


我们将在火星上做什么研究?

哪些载荷解决了当下的关键科研难题?

我们能在火星上种土豆么?

我们可以把什么带上火星?


如果你想问类似的问题,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安排直播连线何志平。不要忘记哦!


41.png

图源:NASA/JPL-CALTECH

 

02

贾阳:SOS!!!我们的火星奥运会

即将流产,请求支援

42.jpg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贾阳,嫦娥三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长期从事航天器系统设计、系统验证工作,以及任务规划、遥操作、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因为涉密的原因,贾阳不能谈论太多技术话题,但是他在造就的舞台上给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脑洞:假如我们在火星上开奥运会,我们还缺什么?奥运会要怎么开?火星奥运会有哪些项目?


这个看似非常无厘头的话题,实际上,是在展示他对火星的深入了解程度,以及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为我们描绘未来的火星移民生活。


43.png

在他的设想中,火星上的人类可以把火星土壤高温熔化,再用3D打印的方式实现建筑构造,建筑构件材质类似于玻璃,便于采光,实现气密,建成各式各样的玻璃城堡,运动员就住在这样的玻璃城堡中。(演讲传送门:《SOS!!!我们的火星奥运会即将流产,请求支援


光能作为火星最主要的初始能源形式,玻璃城堡透过可见光,抑制红外线射出,最大程度实现保温。

 

你想问他什么问题?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为你安排直播连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


03

   苟利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

是暗淡的,不会飞行的人类是没有希望的


44.jpg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演讲


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主编。


他说:人类必须要学会摆脱地球的引力,只有会飞的人类才会有未来。


他曾主持过“鹅座黑洞X-1极速自旋的确认”、“黑洞自旋的研究”等国家项目,参与“探索黑洞等致密天体的基本性质:X射线能谱研究”、“致密天体观测研究”等研究项目。


闲暇时间,他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出发点,结合天文发现热点撰写了多篇科普作品,其中引力波获得中国科协“典赞·2016科普中国”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奖项,文章总阅读量在第一个星期内达到了将近2000万次


苟利军指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至少两万亿颗星系,每一个星系又至少包含了千亿个恒星。宇宙中的恒星之多,比地球上所有沙粒加起来还要多十万倍,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


45.jpg


而火星因其位置、环境与地球相似,成为了人类向往已久的“第二地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3 02:40 PM , Processed in 0.0562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