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0

[好摄之徒] 日本“鬼城”,除了没人啥都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1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鬼城”,除了没人啥都有

 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1-03-11


10年后的日本福岛,

除了人没回来,

啥都回来了。


0.jpg

摄于2016年,装满放射性土壤的黑色袋子曾遍布核辐射重灾区——日本福岛县相马郡饭馆村。

摄影:MANABU SEKINE


10年前的今天,

日本发生并观测到其国内最大地震——

3.11日本地震。


震级达9.0

大地颤动6分钟;

福岛第一核电站因此泄露,

并酿成继切尔诺贝利后,

人类历史第二严重核事故。


1.jpg

日本福岛县,背景中远处的黑色袋子里装满放射性土壤

摄影:JAMES WHITLOW DELANO


震后1小时,

海啸席卷日本北部海岸,

浪高36米,

淹没方圆9.6公里内陆;

核电站应急发电机被淹没,

无法工作,

导致3个反应堆熔毁、爆炸。


2.jpg

在2011年3月,福岛在震后被海啸袭击后画面

摄影:TUN TERAMOTO


放射性沉降物扩散,

波及800平方公里——

相当于一个美国纽约的面积——

逾16万人撤离,

很多人至今仍未回家。


当时的“福岛”,

变成“最没福气”的炼狱。


3.jpg

摄影:JAMES WHITLOW DELANO


4.jpg

今天是3·11日本地震及福岛核泄漏10周年

摄影:YUICHI YAMAZAKI, GETTY IMAGES


即使长达10年之后,

核污染区内依然人迹罕至——

但你以为这个地方没救了吗?


不,


“炼狱”只是人类的炼狱,

对“它们”来说,

这里或许是重焕生机的新天堂。


5.jpg

摄于2017年,核辐射隔离区内五颜六色的鲜花如期绽放。

摄影:MANABU SEKINE


福岛县相马郡饭馆村,位于第一核电站西北方向,日本政府曾在这里检测出该国有记录以来最高含量放射物质。2011年春,饭馆村6000人被迫撤离;10年后辐射水平依旧很高,居民依然不能安全返回。


6.jpg

饭馆村核废料临时储存设备,由于辐射水平很高,当地居民已撤离。

摄影:JAMES WHITLOW DELANO


日本摄影师Manabu Sekine冒辐射危险,

于核泄漏3个月后造访片废弃区域。


7.jpg

太阳能监测器负责追踪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地区的辐射水平。尽管人们已经尽力去除污染,但一些地区的辐射仍居高不下,人类无法返回。

摄影:MANABU SEKINE


在他的镜头下,除了没人之外,植物茂盛,动物繁多。严重的地震与核事故曾强横地夺走了人类生命、驱散了当地居民——但也把人与自然的界限疯狂抹除。


8.jpg

摄于2018年,日本长泥地区隔离区内,虽然居民已不在,每年春天杜鹃花仍在绽放。

摄影:MANABU SEKINE


9.jpg

摄于2017年

摄影:MANABU SEKINE


之后几年,

摄影师Manabu Sekine又来了,

而且是数次造访,

几乎年年都来。


10.jpg

摄于2016年

摄影:MANABU SEKINE


11.jpg

饭馆村的冬天非常寒冷,日本猕猴会闯入废弃房屋取暖。

摄影:MANABU SEKINE


12.jpg

野兔和其他动物会定期来访这个破旧的谷仓,相机陷阱记录下了这一切。

摄影:MANABU SEKINE


13.jpg

摄于2017年,在隔离区,野猪很常见,而且数量正在增加。而附近一些地区,已经有人回来了,由于野猪破坏庄稼,当地政府鼓励猎杀。但它们的肉不能吃,肉里含有放射性铯-137。

摄影:MANABU SEKINE


在Manabu Sekine的镜头中,依然没人。无人管理的稻田已干枯,长满杂草;柳树发芽,长成一片树林;居民们以前种植的栗子和柿子,如今成了野生动物的食物;破败的房屋和田地,成为野猪们完美的繁殖地,它们在人类曾经的居所里生活美满;如今,野猪甚至威胁到隔离区外生活的居民。


14.jpg

摄影:KO SASAKI, BLOOMBERG/GETTY


15.jpg

摄于2020年,树木刺穿废弃温室大棚肆意生长

摄影:MANABU SEKINE


虽然野生动植物看似不受辐射影响,

但未来状况还无法预测。


16.jpg

2015年,昵称为三悔堂(@san_kaido)的网友在推特发布疑似“变异雏菊”,拍摄地距福岛第一核电站110公里;但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学教授Jeffrey J. Doyle称:“不过这种畸变在雏菊中很常见,我在很多无辐射的地方也见过。”


终于,在连续数年、数次亲身造访福岛核泄漏重灾区之后,Manabu Sekine说出一席话直戳人心:


“在我看来,

人类对动植物的影响比辐射还大。

在这里,

我看见了大自然的繁荣,

而我知道这是真的。”


17.jpg

2016年,红外线相机陷阱抓拍到福岛隔离区内的猕猴母子

摄影:JIM BEASLEY




核灾难后大自然华丽回归,

这种事例并非福岛独有,
20世纪的“庞贝”——切尔诺贝利,

也是如此。


18.jpg

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废弃的摩天轮依旧矗立在已经长满树木的“死城”。 

摄影:SEAN GALLUP,GETTY IMAGES


公元1986年,

一声巨响,

人类史最严重核事故产生——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800年才能缓和的核泄漏“后遗症”;

几百万年才能自然分化的辐射物质;

50万人参与的救灾;

20亿人或多或少受事故的影响;

除了极少数““潜行者”(stalker),

没人再敢回到核灾区生活。


而切尔诺贝利的野生动物却觉得——

“天啊,太好了!”


19.jpg

切尔诺贝利“潜行者”在一座废弃的村庄燃起篝火,准备晚餐。

摄影:PIERPAOLO MITTICA,PARALLELOZERO


20.jpg

普里皮亚季(Pripyat,乌克兰基辅州靠近白俄罗斯边界)河把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一分为二,河岸四周成为该地区许多物种重要栖息地。

摄影:JAMES BEASLE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21.jpg

一只欧洲灰狼漫步在切尔诺贝利,此地灰狼密度大约是其他保护区7倍

摄影:SERGEY GASHCHAK, CHERNOBYL CENTER



22.jpg

普氏野马曾一度濒危。1998年,为了拯救该物种,人们把它们引入切尔诺贝利附近地区。现在,这里荒无人烟,但野马数量却显著上升。

摄影:GERD LUDWIG,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23.jpg

一只小赤狐正沿着隔离区内的铁轨寻找食物

摄影:GERD LUDWIG,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24.jpg

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一群灰狼经过一个触发式相机陷阱

摄影:JAMES BEASLE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每个核辐射隔离区,

都有类似下图的核辐射警示牌;

每个人都懂得这个图标的含义,

也只有人类懂得它在“警告”;


它只把人类挡在外面,

唯独允许大自然本身长驱直入。


25.jpg

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外,通往普里皮亚季城的路上,一个辐射警示牌赫然伫立。

摄影:GERD LUDWIG, INSTITUT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3 07:49 AM , Processed in 0.0495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