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水城,
亚洲玉都,
海滨邹鲁,
潮汕文化的精髓在此生发、汇聚——
揭 阳
它是被榕江包围的一朵“水上莲花”,
更是600万揭阳人魂牵梦萦的家乡。
雄伟壮阔揭阳楼,坐落城市东入口
摄影、撰文:沈绵钺(DINOSHEN)
揭阳五门之冠
进贤门于揭阳,就如小公园之于汕头,湘子桥之于潮州
进贤门,是揭阳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揭阳原有东西南北门和进贤门,进贤门居五门之冠。
夜幕降临,进贤门披上彩衣,城楼上潮剧悠扬
岭东古建明珠
学宫暮色,置身其中仿佛能听见几百年前的琅琅书声。2013年5月,揭阳学宫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学宫(孔庙 ),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古时为揭阳最高学府。浓缩千年儒家文化精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
学宫照壁
大成殿,为表达对孔夫子的尊重,御道石不设踏垛,对于先师只能远远瞻仰
大成殿内殿
1925年5月和10月,周恩来在第一、二次东征时曾在学宫崇圣祠办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曾在学宫召开军事会议。
“禁城”:揭阳仅存的元代城墙
公元1352年,全国各地的反元斗争已是波澜壮阔。时任揭阳达鲁花赤的达不歹下令在揭阳城内再筑内城,全部用条石垒筑、贝灰合缝,且有护城河环绕,历时四年方成,称其为“金城”,取“固若金汤”之意。这样,揭阳县便有内、外两重城墙,城中有城,实属罕见。
然而就在交付使用之际,陈吊王的义军,就把抗元的旗帜插到金城上。由于“金”与“禁”只是声调不同而已,后人说误了,久之,也就成为今天的“禁城”。
“揭最多榕,故江曰榕江,城曰榕城。”
广东城隍庙之最
揭阳城隍庙于2019年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揭阳城隍庙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是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里面供奉着城市的守护神城隍爷。
门神画是极具潮汕特色的民间艺术,庙内的三山门门神画艺术水平冠绝潮汕
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揭阳本土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成为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
城隍庙主要建筑有牌楼、大门、大殿、钟、鼓楼、后殿,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
清朝林大川《韩江记》记载:“我潮神灵显赫,以揭阳城隍为最。”可见揭阳城隍庙香火旺盛
城隍伯府大人巡游队伍庞大,有英歌舞、舞龙、舞狮、潮剧队、标旗队、五丰旗队、锣鼓队等
每年正月的城隍伯府大人出巡,是揭阳最盛大的民俗活动。
潮汕三大名刹之一
双峰古寺,旧址在磐溪都双山(今桂岭镇双山村)
双峰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为揭阳规模最大古寺院,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郡三大名刹”。每当夕阳西坠,钟鼓钹铎齐鸣,梵呗阵阵,木角笃笃,景色迷人,为礼佛和游览胜地。“双峰晚钟”为揭阳古八景之一。
明初,由石山禅师移建于今榕城观音仔街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上帝是唯一的神;但在潮汕人的意识世界,处处皆有神明存在,这些神明被尊称为“老爷”。在揭阳,老爷庙几乎随处可见,主要有伯公宫、介公宫、关帝庙、双忠庙、三山国王庙、妈祖庙等等。
三山国王祖庙
揭西三山国王祖庙
三山国王是中国民间重要宗教信仰之一。据《明贶庙记》记载,三山国王“肇迹于隋,灵显于唐,受封于宋”,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揭西河婆三山国王祖庙是海内外6000多座三山国王庙的鼻祖,奉祀的神祇初为三山神,受封后称为三山国王,是粤东先民创造的地方神祇。
在新的历史时代,三山国王文化还承负着促进海内外华人、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与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
古榕武庙(北门关帝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天福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前厅顶的八卦形木雕藻井,具有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
庙前古戏台,为广东省清代建成庙宇戏台仅存二处之一
惠来神泉妈祖像,惠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海上守护神妈祖,庇佑世代出海的渔民
中山路
数据显示,中国约有5千多条中山路,每座城市似乎都有一条中山路,且每条中山路似乎都承载丰富多姿的人文含义。揭阳中山路,曾是揭阳县城的交通要道及商业中心,一栋栋颇具东南亚特色的骑楼建筑见证了中山路曾经的繁华辉煌。
中山路,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古称宣化街;光绪十四年(1888)称大街;民国十五年(1926)改称中山路。
打铜街的骑楼
县衙前商业楼
不到1公里的中山路上,曾有12座规模雄伟的牌坊,可惜绝大部分已拆除(图为中山路南市巷节孝垂芳坊)
榕江西湖
很多城市有“中山路”,很多城市也有“西湖”——揭阳也不例外,虽然揭阳榕江西湖历史并不悠久,但它却承载着许多揭阳人的童年记忆,一家人在榕江西湖上划船,曾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光。
位于榕江西湖公园内,揭阳古八景之“南浦渔歌”遗址
厝和祠堂
厝和祠堂,在潮汕人心中是神圣的,它是先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维系宗族情感精神纽带,更是海内外千万潮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圣地。
山墙,俗称厝角头,潮汕先民发明了金木水火土五种山墙,统称五行山墙
潮汕“四点金”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