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空天军部队的各战术分支机构于2015年完成了其最后一轮组织改革。自那时起,得益于机队实力重组的加快和训练的加强,俄罗斯空天军的数量实力和总体任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自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2009年开展激进的军事改革以来,俄罗斯空天军下属的前线航空兵实力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谢尔久科夫改革团队强加的新式指挥体系结构旨在通过简化指挥和控制链,使俄空天军下属的各个分支机构变得更加灵活和强大。然而事实证明,用于取代久经考验的师/团系统而新创建的“航空兵基地”系统过于“有弹性”且问题重重,以至于在普通的日常使用中难以接受。因此,2009年至2012年间进行的一系列结构体系改革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由于部队单位、现役军人和飞机数量突然大幅度削减,导致俄军的战斗潜力和士气受到了不良影响。2014年,陆军将领出身的新任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的团队进行的“反改革”工作让人们看到了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内部团一级组织结构的复兴,以及新的前线航空兵单位的成立。
在努力让前线航空兵回到2009年12月之前的组织结构的努力过程中,地区性的空军和防空集团军(下文简称为“空防集团军”)于2015年8月重新成立,以取代2010年时成立的现有空军和防空司令部。俄罗斯空天军的这些战略层级的结构指挥控制着前线航空兵所有的部队单位,以及驻扎在每个军区的陆军航空兵和地面防空部队。俄前线航空兵的单位现在被编组为混成航空兵师,包括歼击机团、强击机团、混成团(下辖多个飞不同类型飞机的中队)和轰炸机团,而独立侦察中队则直接向他们各自所隶属的军区的空防集团军总部负责。
俄罗斯军改后的军区划分
俄罗斯空天军总部下属的航空总局负责日常训练活动、飞行安全、战备状态检查和后勤支援,而四个空防集团军则受各自所属军区的直接指挥控制。俄罗斯目前有四大军区,全部成立于2010年,分别是西方军区、中央军区、东方军区和南方军区。军区是地区联合部队的指挥与控制机构,对所有长期驻扎在其管辖范围内的陆地、海上和空中武装力量实施控制。南方军区掌管着拥有最大前线航空兵机队的第4空防集团军,并拥有最强大的进攻战斗力。该军区在其下属的18个中队中控制着不少于250架喷气式作战飞机,其中75%以上的飞机是新式飞机或升级之后的型号,其18个中队编为6个团和1个航空兵基地。西方军区也拥有强大的进攻能力,其控制着第6空防集团军,集团军下辖10个喷气式作战飞行中队,其机队总数为150架,其中80%是新式飞机或升级之后的型号,其10个中队编为6个团和1个独立侦察中队。东方军区控制着第11空防集团军,该集团军也拥有较高比例的新一代喷气式作战飞机。东方军区的前线航空兵总实力为15个中队,编为6个团和1个独立侦察中队,其飞机总数不少于220架,其中80%是具有强悍打击能力的新型或升级后的飞机。最后再来看中央军区,该军区控制着第14空防集团军的作战行动。中央军区下属的喷气式作战飞机的数量是最少的,只有8个中队,编为3个团和1个航空兵基地。中央军区控制着约110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升级后的远程截击机,被分配到了4个中队中。中央军区的轰炸机部队与2个新一代飞机中队的重组将于今年开始,预计将在2019年完成。
鏖战叙利亚
俄罗斯政治领导层利用叙利亚的战事——特别是其前线航空兵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作为其参与的这场战争的宣传工具,而这场战争引起了世界各大国的关注。作为这场战争的一部分,俄罗斯空天军的远程攻击能力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
叙利亚的战事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提高其大部分(如果说不是全部的话)战备机组人员的战斗技能——后者将被部署到这场战争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轮换。例如,到2018年1月为止,俄军中已经完成了四次轮换的苏-24M和苏-34机组人员在叙利亚已经累计飞行了400多战斗架次。这场战争也被认为是一个庞大的试验场,可以在现实世界的战斗条件下测试前线航空兵武器库中的各种新型空对地制导弹药。
可变后掠翼的苏-24M“击剑手-D”在俄空天军前线航空兵中的服役数量缩减了不少,目前仅装备4个一线中队,其中2个中队将在2018年换装苏-34。包括照片中这架飞机在内的少数苏-24飞机正在利佩茨克作战训练中心与其他机型一起飞行。目前在俄军中服役的大部分“击剑手-D”都是升级型号,装备有SVP-24导航/攻击航空电子设备包
截至2018年2月,除了7个作战换装和战斗训练中队外,俄前线航空兵总共在叙利亚部署了51个一线中队。俄军还有2个飞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表演队(中队规模),其飞行员也需要保持战备状态。俄前线航空兵现役机队总共装备有约830架喷气式作战飞机,其中包括约30架米格-29/UB,50架米格-29SMT/UBT,120架米格-31/BM/DZ,50多架苏-27P/S/UB,约70架苏-27SM/SM3,20架苏-30M2,76架苏-30SM,68架苏-35S,104架苏-34,约50架苏-24M,约40架苏-24MR,约80架苏-25SM和70架苏-25/BM/UB。俄军前线航空兵飞机的平均使用年限目前远低于10年,这要归功于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大批新造喷气式作战飞机的交付,外加俄军退役和长期封存了300多架老旧的“支点”“猎狐犬”“侧卫”和“击剑手”。
苏-35S已经被定期部署到了叙利亚,此举可以视为是对这种新型“侧卫”的有效展示
目前,俄军前线航空兵最重要的采购机型是新一代战斗机苏-30SM、苏-34和苏-35S,所有这些“侧卫”衍生型号的采购活动都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最新型的第五代战术战斗机苏-57目前仍处于评估和测试阶段,预计最早将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交付。
不断壮大
在绍伊古的“反改革”活动开始时,俄军前线航空兵建设的重点与2014年12月在刚刚“收复”的克里米亚半岛建立的两个新型喷气式航空兵团有关,每个团都下辖两个隶属于南方军区的中队。其中一个是歼击机团(IAP),即歼击航空兵第38团,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贝尔贝克机场,该团选择性地装备着新旧不同型号的“侧卫”系列战机,如未升级的苏-27P和苏-27UB,升级后的苏-27SM和新生产的苏-30M2。另一支部队是驻扎在近卫军村(Gvardeyskoye)机场的混成航空兵第37团,该团是一个混成打击团,其下属的一个中队装备了12架苏-24M前线轰炸机(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另一个中队装备了12架升级型苏-25SM强击机,还有少量苏-25UB双座型飞机。
苏-25SM是俄空天军强击机部队的中流砥柱,目前共装备了6个一线中队,预计2018年俄军将在经历多次拖延后推出性能增强型的苏-25SM3
2015年,当时驻扎在伏尔加格勒附近马里诺夫卡(Marinovka)机场的独立侦察中队再次在南方军区改编为一个混成航空兵团,即混成航空兵第11团。该团下辖一个装备苏-24MR的侦察中队,另外还有一个轰炸机中队,装备有苏-24M前线轰炸机(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同样是在2015年,西方军区斯摩棱斯克附近的沙塔洛沃(Shatalovo)机场建立了1个新的独立侦察中队——第4独立航空侦察中队(ORAE),装备有12架苏-24MR和至少2架安-30涡轮螺旋桨照相侦察飞机。
预计,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的实力在2018年和2019年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包括将新成立至少两个团。自2014年以来,另一项增加前线航空兵实力的举措是在某些团中额外增设一个中队——这些团之前在结构上只下辖两个中队。位于南方军区莫罗佐夫斯克的轰炸航空兵第559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团是一个前线轰炸机团,在2013年之前只下辖两个装备升级版苏-24M前线轰炸机(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的中队。后来,这些飞机被移交给了在近卫军村和马里诺夫卡机场新组建的混成航空兵团的轰炸机中队,而第559团则将其“击剑手-D”换成了36架新生产的苏-34,并装备了3个中队。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歼击航空兵第23团的身上,该团是一个设在东方军区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生产联合公司机场的歼击机团,其接收了两个新成立的苏-35S和苏-30M2中队,并与一个装备升级型苏-27SM的中队一起服役。
苏-24MR侦察机被用来装备4个独立的侦察中队——四大军区各部署1个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以来,由于引入了大批新一代轰炸机,并辅以新引入和升级的多用途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强化了空对地作战能力),因此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的打击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这要归功于他们改进的瞄准系统和制导弹药。那些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现在完全装备了12个一线中队,这些中队之前飞的是第一代苏-27和米格-29,这些飞机只有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在叙利亚战争期间,俄军对这些新接收的武器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运用——除了基本的空对空任务之外,俄军前线航空兵的苏-30SM、苏-35S、米格-29SMT和苏-27SM每天都被用于执行空袭任务。
苏-25“蛙足”强击机易于维护和检修,并且这种机型的机身结构有充足的延寿储备,因此可在一线一直服役到本世纪30年代
尽管如此,在2016年,当俄罗斯空天军将一部分原本属于前线航空兵部门的一线装备转交给了新成立的北方联合战略司令部(受俄罗斯海军控制)后,其一线实力遭受了一定的损失。这个全新的机构(“北方联合战略司令部”)负责统辖驻扎在俄罗斯西北部和毗邻的北极高纬度地区俄罗斯部分的所有武装部队。这个新成立的战略级指挥体系结构继承的前线航空兵部队包括位于科拉半岛蒙切戈尔斯克的独立混成航空兵第98团,这是一个混成航空兵团,之前隶属于西方军区的第6空防集团军。第98团下辖一个装备苏-24M战斗轰炸机的中队,还有一个装备苏-24MR侦察机的中队,而其第三个中队装备的是升级后的米格-31BM截击机。
“侧卫”系列
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的战斗机部队是围绕着两款新的“侧卫”衍生型号为核心而打造的,这两款型号是双座的苏-30SM和单座的苏-35S,并辅以少量升级后的苏-27SM和未升级的苏-27S。目前,这些“侧卫”共装备了18个一线中队和1个科研教导中队。
由伊尔库特公司制造的苏-30SM推力矢量型多用途双座战斗机是俄军新打造的“侧卫”机队的主要支柱力量,截至2018年2月份,在俄罗斯空天军中共有76架该型机服役。为前线航空兵部队采购的苏-30SM总计有88架,分三份独立合同执行。前两份合同每份包含30架飞机,均于2012年签署;第三份合同包含28架飞机,于2016年4月份签署。第三份合同中的最后12架飞机目前计划在2018年交付。预计随后还会签署一份合同,追加50到60架苏-30SM(性能有所提升),将在2019年至2022年间交付。
苏-30SM和苏-35S都是俄空天军前线航空兵战斗机部队的主力装备,这两者都是能够使用各种精确制导空对地弹药的多用途飞机
首批两架苏-30SM于2012年11月交付俄罗斯空天军,次年又交付了14架飞机,这些飞机全部装备了第一个苏-30SM一线中队。目前,装备苏-30SM的单位包括两个航空兵团(每团下辖两个中队的苏-30SM),这两个团之前飞的是标准型米格-29。这两个团分别是驻东方军区多姆纳(Domna)机场的歼击航空兵第120团和驻南方军区米列罗沃(Millerovo)的歼击航空兵第31团,每个团下辖24架苏-30SM。另外,“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于2016年接收了8架苏-30SM,取代了其之前飞的苏-27。之后,在2017年,又有12架飞机交付装备了驻扎在库尔斯克市哈里诺(Khalino)机场的歼击航空兵第14团下属的一个中队;其第二个中队将于2018年起用苏-30SM替换其装备的12架米格-29SMT/UBT。此外,还有几架苏-30SM在俄罗斯空天军下属的利佩茨克作战训练中心和位于阿赫图宾斯克的第929飞行测试中心服役。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生产联合公司机场,也有一些苏-30SM被分配给了装备苏-35S的中队。
“终极侧卫”系列
除了苏-30SM之外,还有另一款“侧卫”的多用途衍生型号,该型号也装有推力矢量发动机和高度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它就是苏-35S。苏-35S目前正在大批量地进入俄前线航空兵服役。苏-35S最初是根据2009年8月签署的一份研发和生产合同(共包含48架飞机)而订购的,其号称可以使用更多种类的机载武器;第二份合同签署于2015年12月,包含50架飞机,其中最后几架飞机预计将于2020年交付俄罗斯空天军。
2011年,俄罗斯空天军将接收的首架苏-35S用于测试和评估,另外又有两架被移交给利佩茨克训练中心进行现场试验,然后从2012年起用于机组换装训练。2014年2月,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生产联合公司机场,歼击航空兵第23团下属的一个中队成了第一支装备苏-35S的一线中队——该中队接收了首批8架飞机,到当年年底时,该团已经拥有了24架这款先进的单座型“侧卫”,共装备了两个中队。
从外观上来看,苏-35与苏-27是很相似的,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变化是前者取消了机背上的大型空气减速板,并通过方向舵的差动偏转来实现空气制动作用
截至2018年1月,俄罗斯空天军共接收了68架苏-35S,预计在今年年底前还将接收10架,2019年和2020年将分别交付10架以上。预计俄罗斯国防部将在2020年之后增加采购40到50架性能改进型的苏-35SM。
除了驻扎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公司机场的歼击航空兵第23团外,装备这款“终极侧卫”的一线部队还有驻扎在中乌格洛瓦亚的歼击航空兵第22团,该团下辖一个装备苏-35S的中队。第23团和第22团都隶属于东方军区的第11空防集团军。最新装备这款机型的作战单位是歼击航空兵第159团,该团驻扎在彼得罗扎沃茨克(Petrozavodsk)附近的贝索维茨机场,隶属于西方军区的第6空防集团军。2016年,该团接收了其首批10架苏-35S,但其中4架立即被派往叙利亚的赫梅明/拉塔基亚空军基地,参加了俄罗斯在那里的作战行动。2017年,该团又新增了10架苏-35S,这些飞机是在10月和12月交付的,同时交付的是生产于2014年的4架二手飞机——这4架飞机之前由歼击航空兵第23团使用。第159团还在继续使用少量遗留的苏-27P、苏-27UB和一些升级后的苏-27SM1,这些飞机与新交付的“终极侧卫”配合使用。
俄军地勤人员正在为苏-35S战斗机挂载R-73空空导弹
目前,俄罗斯空天军拥有50多架升级型苏-27SM战斗机。在2003年至2009年期间,共有55架第一代单座型“侧卫”战机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KnAAZ)接受了升级,其中2架在飞行事故中失事。在剩下的飞机中,有48架被用来装备了4个一线中队,另外5架被分配给了利佩茨克战斗训练中心装备“侧卫”的中队。最新的升级版“侧卫”机队装备了12架新生产的第一代飞机,采用了增强型任务航电设备,被称为苏-27SM3,这些飞机于2010年和2011年正式编入俄军作战序列。2014年,又通过之前的旧机身改装了2架升级版苏-27SM3。
目前俄罗斯空天军有一个正在进行的计划,涵盖了多达36架初始型苏-27,意在通过升级和延寿将其提升到苏-27SM3型的标准。这些初始型“侧卫”生产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确实到了该开展一个延寿项目的时候了。延寿要逐步实施,并进行机体结构改进,这一升级将使此类喷气式战斗机的使用寿命延长至40年、2000飞行小时。2015年年中,俄军方签署了一份明确的升级合同,但直到2017年12月,首批2架升级型飞机才交付。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打算在2018年再交付6架进行了翻新和延寿的苏-27SM3战斗机。俄空天军前线航空兵目前拥有大约50架未升级的苏-27P/UB单座型和双座型“侧卫”战机,这些战机在3个一线中队里服役,并部分装备了利佩茨克战斗训练中心下属的1个科研教导中队。
苏-27SM3可以通过机背上多出的一根天线而分辨出来
2011年,俄罗斯空天军首次接受了另一款新式“侧卫”衍生型号——双座型的苏-30M2。这款机型是在2009年8月与新生产的苏-27SM3一起订购的。最初一批为4架全新生产的苏-30M2,具备完全的战斗力,因为其使用的任务航电设备几乎与单座型苏-27SM3完全相同。2012年12月,俄罗斯国防部部署了第二批16架苏-30M2战机,主要用于装备苏-27SM和苏-35S中队,以便开展后续训练和检查飞行;所有这些飞机都在2013年至2015年间交付。
俄军“侧卫”机队的实弹射击训练
2018年年初,俄军战机再次在圣彼得堡附近拉多加湖上空的临时空中射击场进行了实兵武器训练。2018年的“拉多加”导弹实弹发射演习在3月的最后一周举行。参加演习的有西方军区俄罗斯空天军航空兵团的大部分战斗机机组,这些部队隶属于近卫混成航空兵第105师,接受第6空防集团军的指挥。
这次简短而紧张的演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机组人员使用热寻的导弹和航炮对付空中目标的技能。这些演习架次是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不论白天和黑夜。这种类型的航炮射击演习是确定战斗机机组人员快速反应警戒(QRA)能力的先决条件。
歼击航空兵第159团参加2018年“拉多加”实弹射击演习的唯一一架未升级型苏-27UB双座战斗机。该部队极有可能在参加明年的“拉多加”演习之前将这架飞机退役
实弹射击在一个临时靶场上进行,这是一处设在拉多加湖冰盖上的军事禁区。参加演习的飞机使用了两座机场:位于特维尔附近的彼得罗扎沃茨克机场和位于霍季洛沃附近的贝索维茨机场。拉多加湖巨大的湖面和邻近的荒野提供了足够的安全隔离距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距离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人口密集地区不远的湖面上空使用短程空对空武器。3月份的湖面仍然被冰覆盖,但对于人员或车辆来说还是太薄了,因此湖面上不会有人员或车辆通过。同时,冻结的冰面也导致湖上的航运无法进行。
在拉多加射击场,只允许使用一种代号为M-6的空中靶标,这种靶标从10000米的高度投下,并通过降落伞缓慢下降。投下后,这种98千克重的靶标会垂下一个由电缆连接的雷达反射器,下端还有发光/热焰弹发射装置。强烈的热焰弹耀斑和雷达反射器可以使目标对红外传感器和雷达可见。
这架隶属于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4团的苏-30SM战斗机被用来在拉多加湖上空投放M-6伞降靶标,靶标从10000米的高空投下。还有一架相同型号的飞机充当“热”备份
参演飞机上的枪式摄像机可以记录平视显示器上的图像,以评估30毫米口径航炮射击伞降目标的准确性。导弹射击的准确度也是分级的,使用安装在驾驶舱内的枪式摄像机或安装在机组人员GSh-7头盔上的GoPro摄像头对导弹瞄准和命中情况进行评估。
导弹发射训练的活跃阶段持续了三天,其中每天都有两波昼间训练和一波夜间训练,每波需要出动10到15架飞机。参加“拉多加2018”演习的机组人员被要求通过雷达独立地搜索目标,然后通过照明弹目视发现M-6型靶标,再使用航炮和导弹与目标交战。每架参加演习的“侧卫”都装备了30毫米口径的GSh-301型航炮和两枚R-73导弹(其中一枚用于射击目标,另一枚作为备份)。M-6型靶标是一种典型的小尺寸、高生存性靶标,需要用R-73空空导弹多次射击才能将其完全摧毁。这些靶标由苏-30SM战斗机投放,每架战斗机可以装载6个靶标。
在完成了一次导弹发射演习后,歼击航空兵第159团的这架“红色21号”苏-35S战斗机返回了基地,可见其已经消耗了一枚R-73导弹
在2018年的演习中,贝索维茨机场除了容纳部署在当地的歼击航空兵第159团的飞机外,还部署了来自库尔斯克市哈里诺机场的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4团的6架苏-30SM重型战斗机。第159团的飞机大量参与了这次射击演习,其飞机既有新一代“侧卫”,也有老旧的第一代“侧卫”,包括未升级的单座型苏-27和双座型苏-27UB,以及升级后的苏-27SM和全新的苏-35S、苏-30M2。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4团将其唯一一个装备苏-30SM的中队的机组人员全部派了出去,要知道,该中队在去年才换装这种双座型高级“侧卫”战机。导弹实弹射击被认为是该中队具备完全战斗力的重要里程碑,这也同样适用于歼击航空兵第159团下属的两个中队的机组人员——这两个中队从去年开始接收新的苏-35S战机。
在以前的“拉多加”演习中,参加的绝大多数战机是未升级的苏-27和苏-27UB,但2018年的演习中老飞机的数量相对较少:除了两架升级型苏-27SM之外,发射导弹的只有一架苏-27和一架苏-27UB。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4团的一个中队装备的是米格-29SMT,该中队之前是参加这一演习的常客,但由于需要在莫斯科南部库尔斯克市的哈里诺基地执行快速反应警戒任务,因此该中队今年未能参加演习。以莫斯科北部的霍季洛沃为基地的歼击航空兵第790团也参加了这次导弹实弹发射演习,该团主要是从其两个装备米格-31BM的中队里派遣的机组人员。
从2016年起,苏-27SM1战斗机开始交付歼击航空兵第159团,现在这些飞机与该团新接收的苏-35S战斗机一起服役。上图中这架“红色74号”苏-27SM1(机号RF-95255)挂载了两枚R-73导弹实弹
共有50名飞行员参加了“拉多加2018”演习,他们每人都发射了至少一枚导弹,并用航炮向M-6靶标进行了射击。在演习中总共消耗了大约100枚R-73导弹和1500发30毫米口径航炮炮弹。其中最有意义的是,一大批年轻飞行员进行了他们人生中的首次夜间导弹发射。
从2016年起,苏-27SM1战斗机开始交付歼击航空兵第159团,现在这些飞机与该团新接收的苏-35S战斗机一起服役。上图中这架“红色74号”苏-27SM1(机号RF-95255)挂载了两枚R-73导弹实弹
“后卫”系列
“侧卫”的另一款衍生型号是并列双座的苏-34“后卫”(Fullback)战斗轰炸机。该机由新西伯利亚飞机制造联合体(NAPO)的工厂制造,是近年来俄军采购量最大的战斗机。“后卫”是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战术轰炸机部队的骨干力量,截至2018年初共装备了7个一线中队,此时交付给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4总数已达104架。该机型的第一份采购合同始于2008年,共计生产32架,并已于2013年完成。后来,在2011年2月又签署了一份生产92 架的合同。在这92架苏-34中,第一批于2013年12月交付部队,截至2018年2月已交付72架。这92架苏-34中的最后一架预计将于2019年交付。
新下线的苏-34“后卫”战斗轰炸机
2017年向俄军交付了16架“后卫”,2018年将再交付18架。2017年交付给俄罗斯空天军的10架“后卫”被装备给了驻扎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胡尔巴(Khurba)机场的轰炸航空兵第277团。该团在2016年6月接收了其首批新型苏-34,取代了升级后的苏-24M2。2017年11月和12月,另外6架“后卫”被交付给了俄罗斯空天军下属的第4训练中心(GTsPAPVI),这是一个设在利佩茨克的国家航空人员训练和现场测试中心。2018年1月中旬又有2架苏-34交付该中心。这些苏-34战斗轰炸机预计在2018年2月将交付近卫轰炸航空兵第2团,并成为该轰炸机团接收的首批“后卫”。近卫轰炸航空兵第2团驻扎在车里雅宾斯克市的沙古尔(Shagol)机场,下辖两个装备苏-24M的中队,隶属于中央军区第14空防集团军。近卫轰炸航空兵第2团将在2018年和2019年再次接收16架“后卫”,从而使其下辖的两个中队达到齐装满员的状态(每个中队12架飞机)。2018年2月下旬,该团公开宣布其第一个中队正式换装苏-34战斗轰炸机。
这是架早期生产型的苏-34,隶属于轰炸航空兵第47团,挂载了4枚ZB-500GD型凝固汽油弹
“后卫”目前已经装备了3个齐装满员的前线航空兵轰炸机团,其中第一个团是驻西方军区沃罗涅日市巴提莫(Baltimor)机场的混成航空兵第47团(下辖2个中队,每个中队装备12架飞机),该团在2013年接收了其首架“后卫”。另外两个团分别是驻莫洛佐夫斯克(Morozovsk)的轰炸航空兵第559团(下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装备12架飞机)和胡尔巴的轰炸航空兵第277团(下辖2个中队,目前共装备有26架飞机)。除此之外,混成航空兵第968团装备有数架早期型和后期型苏-34飞机,第968团是一个隶属于前线航空兵利佩茨克战斗训练中心的科研教导团。预计俄军在2018至2027年国家军备计划中将授权再购买40至80架苏-34(新飞机比以前的批次有了显著的升级)。相关订单将于2018年或2019年下达,并于2021年开始交付。
配备“西奇”(Sych)通用吊舱的苏-34战斗轰炸机预计将执行战术侦察和情报搜集任务——该任务目前是由老旧的苏-24MR“击剑手-E”机队执行的。新一代吊舱挂载在苏-34庞大机身下部的中线挂架上,已研发出了三种不同的版本:第一种专门用于光电侦察,第二种配备了侧视合成孔径雷达,第三种被设计用来搜集电子情报。“西奇”吊舱的研发、测试和服役已被证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首批吊舱可能直到2019年才能交付一线“后卫”中队。
除了执行轰炸任务外,苏-34还可在机身下挂载“西奇”吊舱执行侦察任务
截击机力量
米格-31“猎狐犬”仍然是俄军主要的用于防空任务的远程截击机型号。到2019年,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将拥有大约130架进行过延寿和升级的米格-31截击机,相关合同分别签订于2007年、2011年和2014年。这些米格-31起码会服役到本世纪30年代之前。目前,包括机身翻修和延寿在内的升级工作正在并行执行的两份合同中进行:第一份合同签署于2011年8月,要求交付60架飞机,并在2019年完成;第二份合同签署于2014年11月,囊括了前线航空兵装备的另外53架“猎狐犬”,其中最后一架将于2018年交付。第二份合同中飞机的相关工作分别在下诺夫哥罗德市的“猎鹰”航空制造厂和勒热夫市的514飞机修理厂(大修厂)进行。
21世纪第一个10年后期发起的大规模任务航电设备更新让庞大的“猎狐犬”机队升级到了增强型米格-31BM的标准,与更新任务航电设备一同进行的是对新式武器的整合。升级工作主要侧重于对雷达的改进,旨在让雷达具备更远的探测范围和跟踪性能,并增强抗干扰能力。针对“猎狐犬”的升级工作最终将覆盖前线航空兵所有一线中队的飞机和一个作战换装及战斗训练中队(也称为“科研教导中队”)。一线的“猎狐犬”中队一般装备有12到14架飞机。
米格-31BM是俄空天军前线航空兵装备序列中唯一一款专用的防空截击机,其被用于保护俄罗斯北部和远东地区缺乏地面防空基础设施的广阔领土
截至2018年年初,在俄罗斯空天军中服役的共有约90架升级型米格-31BM/BSM,共装备了6个一线中队和1个作战换装及战斗训练中队。米格-31BM的升级计划正在全面展开。2017年,下诺夫哥罗德市的“猎鹰”航空制造厂报告称,其向驻扎在东方军区中乌格洛瓦亚基地的近卫歼击航空兵第22团交付了不下14架升级型“猎狐犬”,在2018年也交付了类似数量的战机(另有两架米格-31BM作为补充损耗的战机而交付给了驻扎在坎斯克基地的歼击航空兵第712团)。最终,歼击航空兵第22团里唯一一个装备“猎狐犬”的中队目前拥有22架升级型米格-31BM,并且还有少量非升级型米格-31(这些未升级飞机剩余的使用寿命很长)。根据俄罗斯日报《消息报》在2017年1月的一份报道,近卫歼击航空兵第22团扩大后的“猎狐犬”机队将被用于建立一个新的团(下辖两个中队),并纳入第22团所属的俄远东地区第11空防集团军的麾下,这个新成立的团很可能将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部目前被遗弃的索科洛夫卡/楚古耶夫卡(Sokolovka/Chuguyevka)机场,该机场过去曾驻扎过装备米格-31的歼击航空兵第530团。
最新针对米格-31“猎狐犬”的一项升级计划是让其能够发射新型“匕首”空对地/对海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该计划取得了迅速的进展。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018年3月1日的全国讲话中宣布了这一消息,在演讲中普京总统宣称这种新型“威慑”武器已经部署到俄罗斯南方军区,并已开始执行“快速反应警戒”任务。空射型“匕首”导弹重达4000千克,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具有核打击能力,有消息称其最高速度介于6马赫至10马赫之间,射程约2000千米。
挂载在米格-31K机腹下的“匕首”高超音速空对地/对海导弹,重约4000千克
2018年5月5日,负责新式武器系统采购的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告诉媒体说,俄军已经升级了10架可发射“匕首”导弹的米格-31。鲍里索夫还表示,这些飞机被用于执行实验性的“快速反应警戒”任务,并可根据需要随时准备部署。俄军的“快速反应警戒”任务始于2017年12月1日,基于俄罗斯南方军区一处未公开的地点,有人认为是位于阿赫图宾斯克的第929国家飞行研究中心。2018年5月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评论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式时透露,“猎狐犬”的“匕首”升级型已被正式赋予了米格-31K的代号。
米格-31K是根据某个秘密计划而研发的一种具备“优先级”的武器系统,具有空中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能够使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攻击地面和海面目标
日渐垂暮的“支点”机队
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的第一代米格-29“支点”机队正在迅速式微。经典的“支点”目前仅服役于驻扎在亚美尼亚艾瑞布尼机场的一个一线中队,外加“雨燕”飞行表演队。在前线航空兵下属的利佩茨克和阿斯特拉罕的战斗训练中心也使用着一些“支点”。2015年和2016年,俄军接收了14架新生产的米格-29SMTR和2架米格-29UBTR,并将其交付给了前线航空兵设在阿斯特拉罕的第116歼击航空兵战斗训练中心(TsBPIA)。
这架米格-29SMT是第一批新生产的米格-29SMT之一,于2009年交付给俄罗斯空天军,并在驻扎于库尔斯克市哈里诺机场的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4团中服役。这些服役的“驼背”支点将在2018年被苏-30SM所取代,但不知道它们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预计俄罗斯国防部将在2018年采购新型米格-35S多用途战斗机,不过该机是否会在前线航空兵一线部队中发挥有意义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如果订购的话,那么第一批订单仅包括24架飞机,将在2020至2021年左右投入服役。然而,这个数字几乎不足以装备两个中队,这些新一代“支点”很有可能将被用来取代由“雨燕”飞行表演队操作的初始型米格-29,并装备仍在亚美尼亚艾瑞布尼机场飞传统米格-29的那个一线中队(如果此前没有接收二手米格-29SMT的话)。如果采用这种安排,那么可能会余下少数几架米格-35S留给利佩茨克和阿赫图宾斯克的前线航空兵战斗训练中心。
传奇般的战术轰炸机
在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中,苏-24M“击剑手-D”可变后掠翼前线轰炸机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目前前线航空兵中共有4个中队仍然装备着这种机型,但其中2个中队将在2018年换装新型苏-34飞机。所有这些“击剑手-D”中队都会改装为升级型苏-24M(用SVP-24系统进行升级),新系统是在苏-24M基本型的基础上整合SVP-24导航/攻击套件而成的,是一种经济上可负担得起的附加型航空电子设备包,旨在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和投掷低成本非制导弹药,其在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剩下的2个装备“击剑手-D”的一线中队服役于第4空防集团军下属的混成航空兵团,每个中队装备12架飞机,他们准备继续使用这款可变后掠翼飞机,直到本世纪20年代早/中期,最终也将被升级型苏-34所替换。
“击剑手-D”将继续在俄空天军前线航空兵中服役,直到本世纪20年代初。目前装备该机型的只有4个一线中队,此外还有1个换装训练单位和1个科研教导单位
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的战术侦察机队由大约40架苏-24MR“击剑手-ES”组成,共装备了4个侦察中队,这些飞机计划一直服役到本世纪20年代初,然后由装备“西奇”侦察吊舱的苏-34替换。
苏-24M“击剑手”战术轰炸机一直是俄空天军前线航空兵机队中问题最多的机型之一,该机维护困难且飞行性能复杂,在过去10年中有多架该型飞机因故损失
除了“击剑手”之外,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还拥有一支庞大的强击机部队,大约装备有130至140架苏-25“蛙足”强击机,分为8个一线中队,部分飞机还装备了1个科研教导中队。俄军的强击机部队拥有大约80架已升级为苏-25SM标准的飞机,这一升级机型是在2006年初进入俄前线航空兵服役的,升级工作包括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导航/攻击套件。此外,在升级型和非升级型的“蛙足”上进行的延寿工作将使该类型的苏-25强击机在俄空天军中保持相对活跃的服役状态,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
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装备的苏-25“蛙足”强击机
通过引入最新的SM3型升级技术,苏-25在现代化战场上的长期适应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最初计划于2016年开始向前线航空兵单位交付苏-25SM3型飞机,但该项目目前遇到了严重的技术困难,导致发生了长时间的延误。按计划,大部分(如果说不是所有的话)按照较早的SM1和SM2标准升级(在2006至2014年间进行)的苏-25SM强击机都将升级为SM3标准。SM3标准将引入新的软件和硬件功能,以便使用新型制导武器,此外还具有增强型集成自卫套件,这是为了在战场上低空飞行时对抗遇到的各种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武器的威胁。采用这种改进的“蛙足”还拥有一款新型通信套件,具有数据链功能,可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苏-25SM3增加了夜间攻击能力,这要归功于在其新集成的内置瞄准系统中增加了热成像仪。
目前,俄罗斯空天军装备的苏-25UB的数量正在增加,俄方计划成立一个下辖两个组成中队的新团,但由于包括飞行员短缺在内的一系列因素导致未能在2017年完成这一计划
在彻底测试和评估计划中发现的故障导致了一系列延误之后,第一架苏-25SM3于2017年年底交付俄罗斯空天军。根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2017年8月对第4空防集团军指挥官维克托•谢沃斯亚诺夫中将(Lt. Gen. Viktor Sevostyanov)的采访,到2017年年底将有16架苏-25SM3飞机被交付给南方军区的两个强击机团,即驻扎在滨海阿赫塔尔斯克(Primorsko-Akhtarsk)的强击航空兵第960团和驻扎在布登诺夫斯克(Budennovsk)的强击航空兵第368团。最终,第一批22架升级型苏-25SM3(很明显是在2015至2017年间升级的)在2018年4月份交付了这两个团。最初的6架被交付给了强击航空兵第960团。
俄军地勤人员正在为苏-25“蛙足”强击机挂弹。自2010年以来,俄罗斯空天军大幅加强了对机组人员和地勤人员的训练,其中就包括在强击机团和轰炸机团中挂载空对地武器的实践
表1. 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战斗序列
部队单位 | 部署基地 | 装备机型 |
总部直属单位 |
|
|
第4国家航空人员训练和现场测试中心 | 利佩茨克 |
|
第968科研教导混成团(下辖4个科研教导中队:1个轰炸机中队、1个强击机中队和2个战斗机中队) | 利佩茨克-2 | 米格-29/UB 米格-29SMT/UBT 苏-27P/S/UB 苏-27SM 苏-25/SM/UB 苏-24M/MR 苏-24M(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 苏-30PU/SM/M2 苏-34 苏-35S |
第4国家航空人员训练和现场测试中心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拥有1个科研教导战斗机中队 | 萨瓦斯列伊卡 | 米格-31/BM |
近卫第237飞行表演中心,下辖2个中队级别的飞行表演队(“俄罗斯勇士”和“雨燕”) | 库宾卡(莫斯科) | 苏-30SM 米格-29/UB |
歼击航空兵第116战斗训练中心(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伏尔加河畔阿斯特拉罕 | 米格-29SMT/UBT 米格-29/UB |
第6空防集团军(西方军区) | 圣彼得堡 |
|
第4独立航空侦察中队 | 沙塔洛沃机场(斯摩棱斯克) | 苏-24MR,安-30 |
近卫混成航空兵第105师 | 沃罗涅日 |
|
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59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贝索维茨机场(彼得罗扎沃茨克) | 苏-27P/UB/SM1 苏-35S 苏-30M2 |
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4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哈里诺机场(库尔斯克) | 苏-30SM 米格-29SMT/UBT |
歼击航空兵第790团(下辖3个战斗机中队) | 霍季洛沃 | 米格-31BM 苏-27P/UB |
近卫混成航空兵第47团(下辖2个轰炸机中队) | 巴提莫机场(沃罗涅日) | 苏-34 |
第14空防集团军(中央军区) | 叶卡捷琳堡 |
|
混成航空兵第21师 | 叶卡捷琳堡 |
|
近卫歼击航空兵第712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坎斯克-尤日内 | 米格-31BM |
歼击航空兵第764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大萨维诺机场(彼尔姆) | 米格-31DZ/BM |
近卫轰炸航空兵第2团(下辖2个轰炸机中队和1个侦察中队) | 沙古尔机场(车里雅宾斯克) | 苏-24M(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 苏-24MR |
第999航空基地(下辖1个强击机中队) | 坎特机场(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 | 苏-25/SM/UB |
第11空防集团军(东方军区) | 哈巴罗夫斯克 |
|
第799独立航空侦察中队 | 瓦弗罗米耶夫卡 | 苏-24MR |
近卫混成航空兵第303师 | 胡尔巴机场(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
|
歼击航空兵第23团(下辖3个战斗机中队) |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航空生产联合公司机场 | 苏-35S 苏-27SM/UB 苏-30M2 |
歼击航空兵第22团(下辖3个战斗机中队) | 中乌格洛瓦亚机场(符拉迪沃斯托克) | 苏-35S 苏-27SM/UB 苏-30M2 米格-31BM/DZ |
轰炸航空兵第277团(下辖2个轰炸机中队) | 胡尔巴(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 苏-34 |
近卫强击航空兵第187团(下辖2个强击机中队) | 切尔尼戈夫卡 | 苏-25SM/UB |
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20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多姆纳机场(赤塔) | 苏-30SM |
强击航空兵第226团(下辖2个强击机中队) |
| 苏-25/UB |
第4空防集团军(南方军区) | 顿河畔罗斯托夫 |
|
第3624航空基地(下辖1个战斗机中队) | 艾瑞布尼机场(亚美尼亚埃里温市) | 米格-29/UB |
近卫混成航空兵第1师 | 克雷姆斯克机场(新罗西斯克) |
|
近卫混成航空兵第3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克雷姆斯克机场(新罗西斯克) | 苏-27P/SM3/UB 苏-30M2 |
近卫歼击航空兵第31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米列罗沃 | 苏-30SM |
轰炸航空兵第959团(下辖3个轰炸机中队) |
| 苏-34 |
强击航空兵第368团(下辖2个强击机中队) |
| 苏-25SM/UB |
混成航空兵第4师 |
|
|
轰炸航空兵第11团(下辖1个轰炸机中队和1个侦察中队) |
| 苏-24M(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 苏-24MR |
强击航空兵第960团(下辖2个强击机中队) |
| 苏-25/SM/SM3/UB |
混成航空兵第27师 | 贝尔贝克机场(塞瓦斯托波尔) |
|
混成航空兵第37团(下辖1个轰炸机中队和1个强击机中队) | 近卫军村机场(辛菲罗波尔) | 苏-24M(用SVP-24系统进行了升级) 苏-25/SM/UB |
歼击航空兵第38团(下辖2个战斗机中队) | 贝尔贝克机场(塞瓦斯托波尔) | 苏-27P/SM/UB 苏-30M2 |
注:这个俄罗斯空天军前线航空兵战斗序列表是使用可公开获取的一般情报编制的,参考资料包括俄罗斯空天军改编、重建和重组的部队单位信息等。在2014至2015年俄罗斯国防部进行重大改组后,迄今尚未有更新的关于俄前线航空兵战斗序列的官方消息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