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辞旧迎新藏历年
撰文:伊恩·贝克 IAN BAKER 摄影:玛利亚·斯滕泽尔 MARIA STENZEL
在汉族,过新年的习俗无非是放鞭炮、买新衣、吃大餐,当然也免不了串亲戚。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可是大不相同,下面就来看看真正的藏历新年吧。
藏历新年期间,一名僧人在拉萨市附近的宝瓶山举起经幡,为来年祈愿。藏历新年是宗教节日,同时也是经历转变的重要时刻,藏民在此期间参与宗教仪式,让灵魂得到净化与新生。
三天的时间里,各年龄段、各种身份的西藏人在寺院庙宇中燃灯祈祷,与亲友聚餐打牌,并且饮下大量新酿的青稞酒——由大麦发酵而成的馥郁美酒。杜松、艾蒿等香草燃烧的清香从全城百姓家的房顶升起,飘入冬日的天空,这是为佛教神明献上的敬意。
人们相信藏历新年期间的善行恶举都会对来年造成影响。西藏最重要的寺庙——位于拉萨的大昭寺门前,朝觐者们将佛香和印有经文的纸片投入献祭的火焰。一对母女沿着围绕老城的朝圣之路磕长头,每走两步便匍匐在地,通过这种方式积攒善德。
来自西藏东部的康巴人头戴狐狸皮帽,身穿点缀着豹皮和水獭皮的长袍,在西藏古都——拉萨街头阔步走过。街上还有脸颊嫣红的牧民女子,发辫中编缠着绿松石、琥珀和珊瑚,身穿皮夹克的商人一边打手机一边从她们身旁走过。尽管我已在尼泊尔的藏民中生活多年,但从未在他们的故土经历过藏历新年,此刻,四周的生动活力让我欣喜不已。
有些年份里,由于星象出现不祥之兆,西藏人就会从历法中删除或增加月份,这时,藏历新年就会比西方历法中的新年提早或者推迟达一个月的时间。西藏人相信新年期间表现出的善恶行为会在来年得到应验,此时是为善报积德的好机会,也是可能招致恶报的危险关头,人们进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包括民间习俗与宗教庆典),祈祷自己在以后的月份里获得丰收与健康。
从拉萨以北的德仲寺沿石灰岩陡坡向上攀爬七小时后,喇嘛宇色伦珠多杰将一队尼姑和背夫引至海拔超过4900米的一处神圣洞穴。宇色喇嘛将在这里按照密宗习俗进行冥想,从2月的新月升起(即新年伊始)直到月圆之时——据说这一时期此类修行的精神影响力会得到放大。
新年的前15天,许多西藏家庭会请僧侣诵经,为家人和村庄祈求繁荣与健康。来自绒布河谷的喇嘛们念诵古老经书上的佛教祷文,从上午10点一直到晚上10点。
气球和节日气氛沿着拉萨河谷上方宝瓶山的陡坡向上蔓延。在山顶,从西藏东部而来、身着盛装的康巴人将挂起经幡、焚烧香草,以此迎接新年的到来。
江孜县白居寺中,信徒按照传统蹲在成堆的经书下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必读经书也可以汲取其中智慧。
在藏历新年各种风俗的背后,是佛教关于智慧和慈悲的理想,这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的弥勒巨佛像身上得到了体现。这尊铜像总高26.2米,镀有黄金558斤,向信众昭示着未来开悟证道的希望,这寓意从佛像掌心镌刻的代表圣人教化的“法轮”传达出来。
这座大佛是扎什伦布寺的标志性造像,寺内的中央经堂里,僧侣们点起油灯,为众生祈福。
藏中部楚布寺的僧侣们在舞蹈中驱逐旧年邪气,迎接新年到来。僧人们戴黑帽、着华服,扮作法师,上演打败贪、嗔、痴三大恶习的戏码。善男信女们身裹抵御寒风的棉衣立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观看一年一度的辞旧迎新仪俗。
在拉萨以西的楚布寺中,我观看了头戴黑帽的僧侣在仪式上脚踩牦牛皮靴转圈,这一传统习俗已延续数百年。僧侣们在锣鼓和号角声中起舞,驱除过去一年积累的邪气,为迎接新的一年开启通道。身披毛皮衬里的袍子和艳丽锦缎的善男信女们靠着院墙站立,见证这场常年上演的剧目,剧中讲述的是汹涌精神能量转化为慈悲之力的故事。太阳落下山脊之际,仪式以焚烧凶神恶煞的塑像收尾,把未来时日从过去的束缚中解脱。
旧年的最后一缕阳光把布达拉宫染成金黄色。“拉萨”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众神之土”,过去的50年里,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一刻,经幡与信徒唱诵的经文在风中飘送之时,西藏看起来仍是一片人类灵性高于一切的净土。不远处,新的一年和新的世界正在等待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