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4|回复: 0

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结束生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1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结束生命?

搜狐  天涯看点历史号
2021-02-07 10:08

“不被人理解,才是我存在的理由。”——三岛由纪夫《金阁寺》

向来读不惯日式小说作品,反复的咏叹,无意义的絮叨,寡淡的对白,哪怕一些作品情节分外吸引人,还是读起来很是费力。但开始读川端康成之后,我似乎理解了那种日本独特的关于景物的描写以及关于内心的刻画,有一种独特的美学,这点在《雪国》跟《伊豆的舞女》中都有体现。

x717.jpeg

但要真正论及作品美学这个概念,日本最擅长此道的并非川端康成,而是另一位用生命来诠释自己对美的执着与探寻的作者,三岛由纪夫。

1925年,三岛由纪夫出生在日本东京,6岁开启写作之路,并开始在学校内部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三岛由纪夫擅长文学,但不仅仅是擅长文学,在中学时他就开始了了诗歌、小说、戏剧等多方面的学习与成就。

x718.jpeg


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一年后,13岁的三岛由纪夫发表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酸模》,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硝烟,他开始在文学方面茁壮成长,并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为何要将三岛由纪夫的成长之路跟二战相结合?因为这场旷日持久且规模宏大的世界大战,以及日本传统武士精神,对三岛由纪夫的人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944年日本颓势已经无法挽回,三岛由纪夫也上了征兵名单,但他并没有因此沮丧,而是跃跃欲试。

x719.jpeg

但由于他在参战前得了场感冒,被误认为是肺炎,所以最终没有参战成功,而他原本要去的部队在菲律宾几乎全部阵亡,这让三岛由纪夫感到很是遗憾。遗憾什么?
遗憾自己能没为国捐躯。这就是三岛由纪夫的“美学”,或许在我们看来“三观不正”,但却是他追求的壮丽、热烈、激进、瞩目的美,这甚至包括死亡。


x720.jpeg

三岛由纪夫最出名的作品当属《金阁寺》、《潮骚》以及《丰饶之海》系列,其中《金阁寺》是以一位僧人放火烧了金阁寺的真实事件取材,《丰饶之海》则是他人生的绝唱,每一部都能在其中看出三岛由纪夫的影子。

x721.jpeg


除开作者外,他还是戏剧家,是编剧,是导演,是摄影家,甚至是演员,他的人生那般精彩纷呈,又令人钦羡,日本首位获得诺奖的作家川端康成曾如此评价三岛由纪夫:“两三百年都难得一遇的文学天才”,他还是西方媒体口中的“当代日本的达·芬奇”,作品是日本近现代作家中被翻译成外文,在世界出版的最多的一位。

x722.jpeg


三岛由纪夫一生共有21部长篇小说,80多部短篇小说,同时还有33部剧本,以及数量若干的诗歌、散文等,并且他的作品中有超过36部被搬上舞台,10部改编为电影,其中《丰饶之海》第一部《春雪》是由我们熟悉的妻夫木聪与竹内结子扮演,而另一部著名作品《潮骚》则是由更加有名的山口百惠跟三浦友共同演绎。

x723.jpeg


除此之外三岛由纪夫还获得了1965、1967、1968三度诺奖提名,如果不是因为太年轻,想必他早就摘得桂冠,或者可以说他只要再多过个几年,就能为日本再贡献出一位诺奖得主,但可惜的是他却在45岁时走向死亡。

1970年11月,45岁的三岛由纪夫刚写完《丰饶之海》的第五部《天人五衰》,就率领自己的私人武装队伍“盾会”成员前去绑架了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师团长。

x724.jpeg

三岛由纪夫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他创立“盾会”的初衷就是为了保卫天皇,宣传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因此他想要推翻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并在绑架了师团长后发表演讲,鼓动自卫队成员随自己发动兵变。不出意料,没有任何自卫队成员赞同他,甚至他还获得了不少嘲笑、奚落的声音。

x725.jpeg

或许三岛由纪夫将自己也活成了一部作品,见鼓动自卫队无望,他立刻选择切腹自杀,并且由带来的盾会成员轮番进行介错(替日本切腹自杀的武士砍头者),只有古贺浩靖最终成功。在三岛由纪夫自杀的时候,众多日本作家纷纷赶往现场,想要劝说他,甚至是最后见见这位日本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但只有川端康成被允许进入。

x726.jpeg


这一幕似乎跟他《丰饶之海》第二部《奔马》的结局隐隐结合,在《奔马》的最后,主角最后也是选择切腹自杀,追求着独特美学的三岛由纪夫,最终用自己的生命谱写除了最后的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1 12:13 PM , Processed in 0.0844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