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0

[好摄之徒] 家里有云的男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7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里有云的男人

 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1-02-07


IMG_9351.JPG

“Himalayas”,Nimbus系列作品,2015年

摄影:NINA CHEN


如果夏日的阳光太过刺眼,那就自己制造云彩;如果冬日的天空过于阴霾,那就自己制造彩虹;如果生活给了你一颗酸柠檬,那就把它酿成甜柠汁。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童话中的魔法师,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撰文:ALEJANDRA BORUNDA


在实验室一通捣鼓后,Berndnaut Smilde真的“凭空”创造出了云和彩虹。


这位来自荷兰的艺术家自小就喜欢捣鼓物品,他会把各种乐高玩具按照自己的构想拆了重组,变成各种有价值的小物件。富有天赋的他在艺术学校里学了几年绘画后,终于发现了自己对雕塑的热爱。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自己是不是能试着造出一朵云彩呢?


IMG_9352.JPG

“De.Groen”,Nimbus系列作品
摄影:CASSANDER EEFTINCK SCHATTENKERK

别看云的形态简单,其实它具有极为复杂的构成原理。每一朵云都是由大量小水滴凝聚而成,且全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无法再承载任何多余的水分。水蒸气遇到任何微小的颗粒后就会凝结,这些颗粒既可以是一粒尘土,一个漂浮的有机分子,也可以是炭黑颗粒,而凝结后便会形成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各种云团。


IMG_9353.JPG

“绿房间”,Nimbus系列作品

摄影:RJ MUNA



IMG_9354.JPG

“Roebourne”,Nimbus系列作品

摄影:BEWLEY SHAYLOR


为了将自己的设想付诸实践,Smilde先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实验。首先,他把工作室的地面弄湿,然后向空气中喷洒一层水雾,使空气中充满水气。接着,他买来一台烟机,就像是鬼屋里用来造雾的那种设备,让它喷洒出微小的颗粒,从而与水蒸气相遇发生作用,促使水蒸气凝结。


IMG_9355.JPG

Hotel MariaKapel,Nimbus系列作品

摄影:Cassander Eeftinck Schattenkerk


没过多久,Smilde就能制造出一朵小云彩了,并且可以维持一小段时间不消失。于是,他开始在各种建筑中放置自己制作的小云朵,在哥特式教堂、在土耳其浴室,在法国一条贴满瓷砖的走廊里。然后他就会在云彩消失之前迅速拍下一张照片。


IMG_9356.JPG

“发电厂”,Nimbus系列作品

摄影:BEWLEY SHAYLOR



IMG_9357.JPG

德国科隆坤思特站的幕后场景。

供图:RONCHINI GALLERY


Smilde说,他喜欢把自然世界的东西放置于意想不到的地方,通过这种反差使观众产生怪异的感觉。

“人们能参考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像云彩这样的天气现象”他说道。“人们编造出故事,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出解释。”


IMG_9358.JPG

明日之地,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Nimbus系列作品,2013年

摄影:Tim Furnish



IMG_9359.JPG

“Scheveningen”,Breaking Light系列作品

策划:SATELLIETGROEP,THE HAGUE,WITH PERMISSION FROM RIJKSWATERSTAAT DURING TODAYS ART



IMG_9360.JPG

“Present(e)”,Breaking Light系列作品

摄影:MARIANA COBRA


2015年,Smilde开始构思一个新的项目。那时候,他经常摆弄一个放在工作室里的小棱镜,来回来去地翻转,看它是如何将白光变成一道彩虹,并把墙体都染成彩色。

这不禁让Smilde开始思索,自己没准可以让彩虹变得更大,然后投射到某个地方,这样以来,人们就能通过这一新方式观赏这一自然现象了。


IMG_9361.JPG

Smilde在荷兰埃因霍温市的MU艺术馆展示棱镜。

摄影:HANNEKE WETZER


Smilde知道,想要打造一道巨大的彩虹,就得先制造一个巨型棱镜。当时,Smilde是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一位驻校艺术家。他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Steve Tomczyk取得了联系,后者主要研究太阳物理学。


IMG_9362.JPG

在2016年荷兰埃因霍温市举办的“Weather or Not”展览上,Smilde将彩虹投射到Klokgebouw的一侧。

摄影:HANNEKE WETZER


Smilde负责设计,Tomczyk负责计算,没多久他们就设计出了一个特大号的棱镜,最终让当地的一家塑料公司制造了出来。他们给棱镜内部留空,并填充了与棱镜外壳具有相同光学性质的矿物油,这样,两部分就能对光起到同样的折射作用。


IMG_9363.JPG

“At Teresa's”,Breaking Light系列作品

摄影:ASCENDED LENS VISUALS


一个漆黑的晚上,他们在博尔德市郊外的一个农场对棱镜做了测试。借助一盏巨大的探照灯,棱镜成功的把一道彩虹投射到100米之外的一个谷仓的侧面。

但Smilde真正想做的,是把彩虹投射到一张更宽广的画布上。


IMG_9364.JPG

西澳洲卢因角灯塔的幕后场景

摄影:BEWLEY SHAYLOR



IMG_9365.JPG

卢因角灯塔

摄影:BEWLEY SHAYLOR


最终,Smilde成功说服澳大利亚卢因角灯塔的管理人员,让他们允许自己将棱镜放置在灯塔的探照灯前面。然而棱镜的位置问题却足足困扰了他一下午。

好在夜幕降临后,探照灯开始启用,彩虹随之出现。每7.5秒,探照灯的灯光就会扫过棱镜,把美丽的彩虹投射到远方。


IMG_9366.JPG

“卢因角”,Breaking Light系列作品

摄影:BEWLEY SHAYLOR


Smilde想把自己的云彩和棱镜带到全世界更多的地方,让更多人通过新的方式看到这种景观。


“我对创造永恒的艺术没有兴趣,”Smilde说道。他创作的艺术作品都转瞬即逝,因此每一件都只能短暂地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对他来说,这意味着总会有新的艺术作品等待被创造,总有新的地方需要他前往探索。


IMG_9367.JPG

Nimbus Atlas II系列作品

摄影:Danny Noordan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8 05:30 AM , Processed in 0.1515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