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接受这次伟大的总统选举结果
如果我赢的话。
——特朗普
罗伯特·李,1807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威斯特摩兰县,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联盟总司令。
此人作战勇猛,经常以少胜多,以寡敌众,曾经镇压过著名的约翰·布朗废奴运动,也在南北战争中屡屡挫败北方军队。
1865年4月,他率领的南方军,被北方的联邦军围困数月,虽顽强抵抗,终至弹尽粮绝,最后被迫投降。
战争结束后,罗伯特·李回归平淡,过起了小日子,担任华盛顿学院校长,直至去世。
他死后,关于他的一生,要如何盖棺定论,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他老家弗吉尼亚的许多白人,尊他为英雄,在不少重要的地方悬挂其肖像,还为他在公园里塑造了大量雕像。
但有些对种族问题比较敏感的人,认为他打仗虽然勇猛,但毕竟只是奴隶制的卫道士,所以不同意他的肖像到处挂,也不允许他的雕像出现在公共场合。
2017年8月,由于争议日益激烈,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市政府,决定移除市中心公园一处罗伯特·李的雕像。决定公告后,数百名白人种族主义者不愿意了,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同时喊着白人至上等极端右翼的口号,跑到大街上游行示威。
另一群反感极右组织、反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人,看对手如此嚣张,也出来游行。这群人比较松散,有人拿着铁棒,有人戴着面纱。两群人,最终在罗伯特·李的雕像前相遇,然后大打出手,结果3人死亡、34人受伤。
其中一个叫詹姆斯·菲尔茨的白人男子,开着一辆车冲进了人群,造成19人受伤。另外,一架参与维持秩序的直升机坠毁了,死了两名警员。
这就是发生于2017年的“夏洛茨维尔事件”。
事件发生后,时任总统特朗普公开表态谴责,但没有明确批评挑起事端的白人种族主义者,而仅仅谴责了暴力。
他是这样说的:“密切关注弗州发生的可怕事件,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这个在多方面都表现出相当恶劣的仇恨、偏执和暴力的事件。”
这个态度,让许多人非常生气,觉得他在纵容极端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其中最气愤的人是一老头,乔·拜登。
今年8月,拜登接受2020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在集会上,他意味深长地说,自己下定决心竞选总统,就是因为“夏洛茨维尔事件”,以及特朗普对这事不咸不淡的反应。
很难搞清楚拜登老头说这话的用意,但他公开表明这事是他竞选总统的动力之源,已能充分说明,种族问题依然是总统大选绕不开的核心议题,且在他眼里,这也是特朗普最大的软肋所在。
今年5月,美国再次爆发乔治·弗洛伊德事件,由此引发的大规模暴乱,再次令特朗普措手不及。
不过奇怪的是,特朗普对这事的反应,跟面对2017年“夏洛茨维尔事件”时差不多,并没有为了避免批评而吸取“教训”,依然没有明确或者激烈地反对种族主义,态度暧昧不明,相反却大力谴责黑人犯下的一系列打砸抢和暴力。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特别指控了一个名叫Antifa的组织,说它是恐怖主义组织,还说就是它在背后捣鬼,挑唆起各地的打砸抢。
最初,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组织是干嘛的,都在问什么是Antifa?他们到底干了什么。
后来查清楚了,原来这个Antifa,是个不惜使用暴力,反对极端右翼、反对白人至上主义的组织。
而且,Antifa还骚扰过福克斯金牌主持人塔克·卡尔森,此人正是特朗普的喉舌。
他们跑去卡尔森家门口,拿着扩音器喊:“我们要战斗,我们知道你们晚上睡在哪里。”他们还注册推特账号,曝光卡尔森、卡尔森弟弟、卡尔森合作伙伴的家庭住址。
关键,Antifa也是2017年“夏洛茨维尔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正是他们拿着棍棒、蒙着面纱,把那群白人至上主义者打得满地找牙。
总之,这个组织的目的光明正大,但手段很黄很暴力,而且明确反特朗普。2017年1月,他们还直接冲到特朗普的就职典礼现场闹事、抗议。
在多次种族冲突事件中,特朗普没有明确反对白人至上这样的种族主义者,反而屡屡表态打击反白人至上的组织。
不用明说,大家也就清楚了特朗普到底跟谁站在一块。
说起来,反对种族主义这类冠冕堂皇的政治正确口号,是美国最廉价的道德高点。
一般来说,总统竞选关键期,为了选票,不宜暧昧不明,必须牢牢地站上这类制高点,以免给对手留下口舌。可特朗普偏偏不屑于站上去。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