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3|回复: 0

[动物世界] 谁来救救我们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8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10-14 08:45 PM 编辑

谁来救救我们啊!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20-10-13


壹 | 塞伦盖蒂


在马赛语中,塞伦盖蒂的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草原。


从这个字意来说,塞伦盖蒂叫的,名副其实:


在这里,随便选一个地方停驻,可能发现:周围一头动物也没有…


可隔天清晨,放眼望去,突然能看到:100万头角马、25万头斑马、50万头瞪羚…


IMG_7629.JPG

IMG_7630.JPG

IMG_7631.JPG


又过了几天。


这些动物,全部消失在地平线上。一眼望去,只有看不到边界的辽阔原野…


就像是草原,把所有动物吞掉了…


IMG_7632.JPG


贰 | 白珊瑚


2016年。澳大利亚大堡礁。


形态各异的鱼,穿梭于五光十色的珊瑚礁…


乌龟、海豚、各种软体动物,它们玩耍、藏匿、捕猎…

IMG_7635.JPG


这里,曾是熙熙攘攘的海底城市。


一个摄制组潜到水下,想记录这里的壮观。无意中发现:


2/3的珊瑚礁,没了颜色,变得雪白…


IMG_7636.JPG


起初,工作人员特兴奋:这也太美了吧…


但随即,他们惊觉,那是个悲剧:原本宛若仙境的珊瑚礁,成为了废墟。


他们看到的,白化的珊瑚,其实,是一副白骨…



叁 | 孤独的乔治


南美。加拉帕戈斯群岛。


因为被远远隔离在西海岸,几百英里海域外,大量珍稀物种在这里演化。其中,就包括平塔岛象龟。


值得注意的是,在西班牙语中,加拉帕戈斯,就源于巨龟这个词。


IMG_7638.JPG


幸又不幸,根据已经被确认的资料,这种象龟,全世界只剩了一只。


它有1米多长,90多公斤重,1971年被发现,取名为:乔治。


它的年纪,大概是60~90岁。


因为独一无二,它被保护起来,安养在国家公园。每个造访加拉帕戈斯的人,都会去看它。


人们叫它:孤独的乔治。


IMG_7639.JPG


2012年6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一个摄制组就提着机器来到乔治的家。


摄制组等了很久,终于看到它起床。


IMG_7640.JPG


很快,完成拍摄,镜头下,乔治支起沉重的躯壳,慢慢走开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成为乔治最后的影像。


两周后,乔治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了…              



这些片段,由同一个人见证并解说:大卫·爱登堡


作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1950年开始拍纪录片,职业生涯持续了50多年。


他是国内《动物世界》里赵忠祥配音的原版人物,主持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我们的星球》《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冰冻星球》《王朝》《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猎捕》…


他的不少节目,被豆瓣网友几近打到满分。乌鸦也介绍过其中不少作品。


IMG_7643.JPG

大卫·爱登堡


2020年,老爷子94岁了。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频频现身国际会议,还捣鼓出来一个传记片:《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是一部特别的影片,大卫·爱登堡重新剪辑了,半世纪以来,他做过的电视节目,还重访了一些故地。


该片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9月28日在全球上映,已上线网飞。


IMG_7644.JPG


对很多人而言,这部影片的不少画面,相当熟识。之所以老爷子不遗余力,又一次把那些惊心动魄展现出来。


原因,只有一个: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个议题,即便说再多次,也嫌少。


IMG_7645.JPG


大卫·爱登堡并不讳言,自己幸运。


他的一生,实在太精彩了:足迹踏遍地球上的每块大陆,深入荒野、海洋,探秘动植物,记录了数不清的奇观。


他体验到未经人类干扰过的大自然,看见了神奇的生物空间…  


吸吮花蜜的蜂鸟、五彩的热带鱼、集体依偎的企鹅、在草原追逐的走兽… 


穿行于云间的雁群、长啸的大象、认真洗脸的水獭、漫天的繁星…



数之不尽的丰富物种,这个蔚蓝星球的鬼斧神工,绚烂得让人眼花缭乱…


IMG_7649.JPG


然而,这并不只是一部讴歌地球生命的影片。


事实上,《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并不是一部轻松和抚慰人心的电影。


在英国,连皇室的子女,都是大卫·爱登堡的粉丝。


7岁的乔治王子几乎看遍了大卫·爱登堡的节目,唯独这部《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乔治看不下去。


他觉得,太悲伤了…


IMG_765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你惊呆于生态繁荣、自然和谐的景象时,大卫·爱登堡话锋一转,让人猝不及防:


人类,做的错事太多了。如果继续下去,地球,就没法居住了…


这部电影太独特了。用大卫·爱登堡的话来说:这是一位见证人,用尽一生的力量,发出的使命宣言。



大卫·爱登堡毫无疑问,历经了自然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段。


从技术落后,到拍摄设备越来越先进;从不懂动物,到熟识每个陌生的种群…


很难想象,几十年前,全世界相当多人,是通过黑白画面,现在我们觉得“高糊”的镜头,第一次见到穿山甲、树懒…



1954年,大卫·爱登堡进入BBC,他赶上全球航空业的兴起,乘着飞机,去往世界各大洲…


由于飞机震动厉害,他们没法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特写;而如果降低高度,引擎的轰鸣声又会吓到动物们…


类似的拍摄挑战很多,更别提陌生异域的未知危险…


IMG_7655.JPG


吊诡的是,耄耋之年的大卫·爱登堡,此生最怀念、最幸福的时光,就是那段日子。


他可以一连飞几个小时,极目所见,都是让他惊叹的原生态美景…


那些电视机不能传达的色彩,他全都见了:金光闪闪的海洋、广袤的森林、无边的荒野…


IMG_7657.JPG

IMG_7658.JPG

IMG_7659.JPG

IMG_7660.JPG


再往后的日子,科技进步了,经济发达了,大卫·爱登堡的纪录片越拍越完美了。


但那个最美的野性的地球,却不再了…


雨林被大片砍倒,一棵孤零零的树上,只剩一只孤独的黑猩猩…


IMG_7661.JPG

IMG_7662.JPG


大型渔船进驻公海,捞走了大海中百分之九十的大型鱼类…


IMG_7663.JPG


冰山倒塌,北极夏季的海冰在40年内减少了40%…



地球上一半的肥沃土壤,成了农耕地…


IMG_7667.JPG


野生动物数量,相比1950年,平均少了一半。家畜代替了野生动物,如今70%的鸟类,是家禽…


IMG_7668.JPG


人类,占所有哺乳动物的1/3,另有60%是人类畜养的产肉动物。其他动物,从老鼠到鲸鱼,只占4%。


人类,成了世界上最强,也是世界数量最多的物种。只用两千年,人类就达到了40亿…



1937年,全球人口23亿。大气层碳含量:280ppm,仅存荒野面积66%;


到了2020,全球人口78亿,大气层碳含量达到415ppm,仅存荒野面积35%…


大气层碳含量越高,意味着地球气候越不稳定。


在过去的物种灭绝事件中,火山喷发活动要延续整整100万年,才能向大气层释放出足以触动一场生态浩劫的二氧化碳。


人类,做到这件事,居然没用200年…


IMG_7671.JPG


93岁的大卫·爱登堡,眼睛清澈、明亮。他一言一语地告诫:


我们的地球,既脆弱,又孤独…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整个人类文明都会瓦解,大自然环境也将走向灭绝边缘。


IMG_7672.JPG

IMG_7673.JPG


事实上,并不是没有人好奇:


你本可以安安乐乐地退休,但你却致力于向民众解说我们所住的地球,正遭受什么危害,你到底图什么呢?


大卫·爱登堡并不傻。他知道自己不虚此生。


他了解的越多,就越不能冷眼旁观。


IMG_7674.JPG

IMG_7675.JPG


他亲身经历,1978年1月,非洲中部森林深处,人类最亲近的亲戚,山地大猩猩,只剩下300只。


他目睹捕鲸船残杀鲸鱼,全世界最大的鲸鱼,也就是蓝鲸,只剩下几千只。如今难觅其踪…


他亲眼看到,人类捕食野味,残忍杀害穿山甲…


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某个物种,成为人类的目标,地球上就没有它们的藏身之处了。


IMG_7676.JPG


大卫·爱登堡设想了让人毛骨悚然的10年后:


假如,人类对于环境生态继续肆无忌惮,2030年将是什么样的?


热带雨林退化,大量物种灭绝,夏季的北极,将没有冰…


IMG_7679.JPG

IMG_7681.JPG


大家可能还记得,前段时间,有名的乌克兰绑匪事件。


今年7月,乌克兰一名绑匪劫持了一辆公交车,释放人质的一个条件,就是让总统在视频中推荐《地球公民》。


这部影片,在一开始,就阐释了让人深思的观点;


什么叫地球上的生灵,指的是,栖息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IMG_7682.JPG


人类,不过是所有生物的一种。


大卫·爱登堡提醒我们:人类诞生,是为了照护大自然。


事情的真相是,即便我们从地球上消失,大自然也会逐渐恢复生态。


本文开头提到的死掉的白珊瑚,事实上,它们还有生还的希望。人们发现,它们在一个夜晚,产出了数十亿的受精卵…


它们将随着洋流,寻找新的地方生根…



又比如,被视为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


曾经,一个五万人口的乌克兰城市,因为核爆撤离,成为空城。


但30年后,野生动植物重新接管了这里…


IMG_7685.JPG


呼吁环保的重点,不是拯救地球。


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IMG_768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3 03:04 PM , Processed in 0.0613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