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7

[史地人物] 徐浩峰:有理想的人很伤心|往事叉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浩峰:有理想的人很伤心

往事叉烧  2020-09-03 19:23


0.jpg

徐浩峰在胡同里长大。童年时期,金庸、李小龙掀起的武侠热传到北京,比他大五六岁的青少年都在街头“茬架”,他就蹲在一边看热闹。
看久了,他发现一个规律,少年们只照着对方肚子和胸口拍,决不让人脸上挂彩,上不成学。徐浩峰觉得这些比划拳脚的人,像宋朝人一样有风骨,于是四处寻找能教他功夫的人。
问到了二姥爷,答:“没练好,会是会。”徐浩峰就此缠上了他,练了一年基本功。
等到再走出去,他发现按规矩“茬架”的人不见了。


1

练武的那一年,徐浩峰上初二。二姥爷命他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练手从腰部抬到眉弓的动作,左右手各一千下。他觉得乏味,想让二姥爷教他些能在同龄人面前显出能耐的东西,老人却不教了。

1.jpg

徐浩峰很失落,就跑到长安街上游荡逃避练功。看见骑着单车的少年们背上绿颜色的画夹,他心想,日后当个杂志社的美术编辑也不错。
1989年,他进了中央美院附中,一起进校的还有二十年后和李湘结婚的王岳伦。没想到入校后第一个教他们美术的老师和二姥爷一样古板。
“进屋穿中山装或长衫,先打扫卫生擦桌子,磨40分钟墨,才能开始动笔”,老师给他们立下规矩。徐浩峰只好脱下松垮舒服的汗衫,清早坐进教室磨墨。等磨到呼吸都是同一个频率了,再坐下,画出来的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这时候他才醒悟,二姥爷的基本功训练也许是对的,很想在武学上再有造诣。但很快,二姥爷从北京市区搬到了郊区。
后来,他的电影《师父》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十五岁开始,每天挥刀五百下,这个数管住了我,不会胡思乱想。”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在美院附中待到三年级,徐浩峰发现学校里的图书馆装满了砸钱购买的国外最新艺术画册。他泡了进去,琢磨出了自己的一路风格。

2.jpg
< 徐浩峰 布面油画《仲春》>
学校对他的新风格很是看不上眼,说班里不好好画的风气就是他带歪的,想开除他作为对全班的警示。
徐浩峰心里委屈,撕毁了几十张画,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被看到。最郁闷的时候,就跑去北京图书馆电影院去看电影。看着张艺谋的《红高粱》,他和同班的王岳伦找到了新的理想——报考电影学院导演系。
美院附中报考电影学院,之前就有过成功的案例,分别是85级的娄烨和王小帅,所以他们很有信心。结果出来,徐浩峰考上,王岳伦落榜了。
大学毕业时,徐浩峰把留下来的十张画送给三位帮过自己的人,自以为是最好的东西。有人皱眉收下,有人说:“我也画过画……你画的什么呀?”
王岳伦在那段时期画的画,却成了他有艺术才华的证明。李湘挑出一幅他学生时期的画,裱起来挂在客厅,画中是夕阳西下的惬意图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1993年,徐浩峰进北电,成了娄烨和王小帅的师弟。恰逢苏联解体,老师们松了口气,苏式政宣故事片终于告别,大家开始学“真正的苏联”。
那时的剧作教学和现在不同,一个剧本要求写得细节非常满,谢飞老师将其总结为“左拉式”的,还叮嘱“每个人都得把《左拉全集》读下来啊”。徐浩峰很老实地读完了。
徐浩峰那时候爱做个学生领袖式的人物,时不时就把些同届的同学召集在一起,讨论要如何拍电影,要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话说得很满,但直到贾樟柯拍出了《小武》,徐浩峰还没开窍,只知道生磨硬造地用功。

3.jpg
< 小武拍摄现场 >
娄烨、管虎、王小帅拍完电影拿回来在电影学院放映,他心里崇拜得不行,不仅因为他们是全校女生的偶像,还因为他们拍的东西具有反抗电影制片厂制度和传统电影模式的色彩。
用了你的钱还反抗你,而且所有人还觉得你对,徐浩峰觉得这是一个导演的最佳状态了。
他以为自己毕业的时候,也能拍出这种东西。但市场很快变了,国家停止资助所有的电影厂,所有的电影人都开始着急挣钱。报纸开始批判第五代导演不会讲故事,耽误了商业片发展,电影人自己也跟着批判。
徐浩峰去参加日本导演的北京交流会,有同学问:“您如何把对国家民族的理解放到电影里?”一日本导演抢答“我只关心性和暴力”,引得满堂喝彩。
回忆这段日子,徐浩峰说:“每次开策划会和投资会的时候,我都觉得交流起来特别困难。所以最后我就选择转头就走,因为根本说不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没过多久,徐浩峰卷起铺盖去了上海,给市委宣传部拍法制、宗教类的专题片。
临走前他去跟纪录片老师司徒兆敦辞别,不愿透露放弃电影的想法,没想到司徒老师谈起了自己迷茫时的经历,有人告诉他:“不管你干什么,最后还是会回来”。
徐浩峰听懂了。他决定先蓄力,在外部环境不佳的时刻向内走。
1999年,他用四千块钱,买了表弟的旧台式电脑,正式开始了写作生涯,把没法拍出来的东西先写出来。每日写到凌晨四点,给自己做一碗蘑菇面,吃着吃着就胖了。

4.jpg
< 徐浩峰 >
《处男葛不垒》就是在那段时间完成的。书的扉页,有一句他的自述:“写作的意义,是猜测老天别有所图的运作方式,识别迎面而来事物下的杀机。”
某一天,他在书店看到《博尔赫斯全集》,觉得时候到了,专题片再这么拍下去就是浪费青春了,老天会赋予他新的运作方式。
他又回到北京寻找机会,此时他26岁,在别人看来,依然是个毕业后没找到稳定工作的毛头小伙。
编剧沉石引荐他当了两部话剧的导演,但徐浩峰觉得凭年轻时候的灵气,不足以在话剧舞台上延续下来。中央美院的李军也想拉他一把,介绍他去了自己主编的杂志《视觉21》。

5.jpg
< 杂志《视觉21》>
《视觉21》的编辑部人员是当年的顶级配置,有香港的陈冠中,台湾的胡晴舫,写诗拍照片的廖伟棠。不料,徐浩峰加入半年,便遇上了杂志停刊,资方撤职,刊方撤号。
领遣散金那天,徐浩峰站在资方代表办公桌前笨拙地数着四千来块钱。忽然停刊意味着他写的好多稿子都拿不到稿费了,从作者那儿约的稿件也没有了安放之处。
当晚下了大雪,同事们在东四十条一家水煮鱼店吃了散伙饭,徐浩峰不忘讨论怎么把这些稿子用在其他媒体上,好对作者有个交代。
走到地铁站告别时,他沉默了一会,又举起笑脸望着天上的雪花感叹道:“我们在如此美好的一场大雪里告别,这也是很有深意的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这次告别之后,徐浩峰退回家中闭关写作,一待就是六年。这期间他苦读了三千多卷《道藏》,也写文艺评论和小说。
有一天,他突然很想念儿时教自己武术的二姥爷李仲轩,于是写了篇文章回忆练武岁月。二姥爷的大儿子看到,就念给他听,还逗他“您猜猜这是谁写的”。老头听了很高兴,“这还能有谁,不就是徐浩峰写的。”
爷孙两辈再次重聚,老人已现离世之相。他不再拿徐浩峰当小孩,说了实话,当年只教了徐浩峰一年武术,不是因为他学不会,是自己没法倾囊相授。
李仲轩早年间得形意拳三位宗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悉心教授,但因为自己祖辈是京津有名的官宦人家,武林人士又避讳官场身份,尚师父让他立下誓言,此生不能收徒,学的要绝在身上。

6.jpg
< 李仲轩晚年 >
老一辈人,说话算话,李仲轩晚年拒绝在武行谋生,跑去西单看大门。徐浩峰听说后很是感慨,决心为二姥爷整理毕生见闻。
2000年末,徐浩峰将李仲轩口述武行历史系列投稿到《武魂》杂志,文章被传到网络上,好评如潮,有人自发成立“轩迷”群体。网友评论:“李老人家的话写在三块钱的杂志上,是把黄金扔在你脚下。千万千万把它捡起来。”
但没过多久,有人泼来脏水,怀疑李仲轩“尚云祥弟子”的身份为杜撰。一个八十多岁的人,还要被要求印证自己的身份,徐浩峰觉得悲哀。
2004年,二姥爷猝然辞世,离世前数天,还托人向杂志寄了三篇稿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

避世的徐浩峰再次被圈里人关注,是因为《卧虎藏龙》的影评。这篇点评被戏称为《如何从道家修真的角度印证李慕白是个超级大渣男》,大意说《卧虎藏龙》表面上是一个道义压抑爱情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男人寻欢的故事。

7.jpg
< 电影《卧虎藏龙》>
北电电影学系主任吴冠平看到这篇影评,觉得他写出了李安无法明说的东西,有当老师的能力。
得到了校方认可,2008年,徐浩峰重回学校教书。
回归北京电影学院,徐浩峰主讲视听语言。特别爱在课堂提起的,是自己刚上大学的第一堂剧作课。那天谢飞老师推着他的二八单车,带全班同学去菜市场观察生活,告诉他们电影要从生活里找。
学生们听他讲课,记录下了徐浩峰课堂语录100句,句句是教父般云里雾里的智慧结晶。
“人物的威严,用最轻的方式处理则更具威严。”
“直指人心的高潮台词要用大全景冷处理。”
“要把小说电影设定到绘画音乐的高度,把大众看作有智慧、有思想的人。”
校园里还传出这样的八卦——徐老师上课时从五楼一跃而下,毫发无伤。徐浩峰听说后,表示这样的秘闻往往是艺术院校学生给予老师的褒奖,他很荣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7

徐浩峰当老师那年,中学同学王岳伦得到了老婆李湘的支持,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喜剧电影《十全九美》。上映收获无数差评之后,成了当年暑期票房黑马,票房累计5000多万。

8.jpg
< 电影《十全九美》>
紧接着,王岳伦又拍了纯商品电影《熊猫大侠》和《乐翻天》。李湘拉着他上了好几个综艺,票房小赚,但电影评分始终在4分5分。
接受采访时,王岳伦提起了老同学徐浩峰,“高中那会儿就整天神神叨叨,喜欢钻研些《金刚经》之类的偏门”。他说当年和徐浩峰同考北电最终落榜,对他刺激很大,要感谢徐浩峰,促成了自己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进修导演。
到了2011年,徐浩峰终于也有机会拍电影了。他的书迷主动找到他,说想做他电影的投资人,对他没有什么要求,就是看好他这个人。
那年徐浩峰37岁,终于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倭寇的踪迹》,这部电影让他提名了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次年,他又导了《箭士柳白猿》。

9.jpg
< 电影《倭寇的踪迹》>
这两部电影颠覆了观众对于武侠片的印象,通片看不见夸张的炫技场面,所有动作场面没特效、没钢丝,普通观众反馈“很怪异”“不知所云”。电影反馈不佳,《倭寇的踪迹》只在小范围内有了“可怜”的排片,《箭士柳白猿》上映5天票房也只有200万。
2014年,陈凯歌买下了徐浩峰2007年长篇小说《道士下山》的版权,找了王宝强主演。影视改编之后引发了口水战,有人说是“陈凯歌继《无极》之后又一大烂片”。
媒体好奇徐浩峰要怎么在北电课堂评论这部影片,他的回应是 :“按照影视圈的行规,原著作者不方便评价导演。”再问他:“你自己会不会拍《道士下山》”,他回答不会。
但《道士下山》的票房成功给了投资人信心,徐浩峰才有机会拍了《师父》。电影上映,获得了很高的口碑。业界评价他的电影摒弃了香港武侠的视觉奇观,简直像学者在抢救文物。
他完成了个人对武学表达的同时,也把握住了商业的脉搏。
第二年,《刀背藏身》得保利影业投资8000万,书迷和影迷都高兴得不行。拍摄三个月,电影就杀青了。之后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举办全球首映礼,获得了第4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这部片很快就要正式上映了,谁曾想,这之后《刀背藏身》仿佛消失了一般,再没了声音。

10.jpg
< 电影《刀背藏身》杀青 >
2017年4月27日,徐浩峰发布了博文《日后痛骂》。文章骂自己的最终剪辑版成片不理想,但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真正骂的是干扰后期创作的资方。
文中声明,影片内容如果无法按照本来面貌上映,他将放弃导演署名。这条百字博文,将《刀背藏身》的上映时间推迟到了无限期。
《师父》之后的五年,徐浩峰再没有新作公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

2013年,徐浩峰和弟弟到外地旅游,途经一偏僻小庙,庙里供奉了一些宋朝禅宗和尚的木雕。
正好赶上下班时间,寺庙要关门了,他俩说再看一眼就走,然后两人突然瞥见一个木雕,模样几乎和二姥爷李仲轩完全一样。瞥见雕像的那一刻,徐浩峰哭了。
当时二姥爷去世九年,徐浩峰一直走不出来,一个如此有才华的人,为何老天给他的回报如此之少?反观自己这些年的成果,其实全是沾了二姥爷的光,世界对这位老人太不公平。
他和弟弟在雕像前站了很久,一直到寺院人赶他们走。
徐浩峰终于想通,或许二姥爷是想告诉他,人间除了直接享受成果以外,还有另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生存方式。
人到了晚年,都得甘愿做个失落的人。二姥爷是这样,他也是。




参考资料:
[1]、《刀背藏身》
[2]、《逝去的武林》
[3]、《处男葛不垒》
[4]、为徐浩峰画像|正午
[5]、《虹膜》徐浩峰专访:职业画家一半时间都在玩
[6]、徐浩峰:好莱坞贫贱道
[7]、徐浩峰:人民不答应
原标题:《徐浩峰:有理想的人很伤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2:37 PM , Processed in 0.0765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