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2|回复: 1

[人世间] 《中国人的一天》第3787期:“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病重:“这可能是生前最后一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7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病重:“这可能是生前最后一次采访”

中国人的一天2020-07-17
1.jpeg

6月19日,姚策与亲生父母在上海的出租屋。

2020年,命运一连给28岁的姚策开了两个恶意满满的玩笑。

2月,他被查出患有肝癌,而且是原发性肝癌晚期,伴有严重的门静脉癌栓。医生说,不立即治疗的话,还有3个月可活。

而姚策看过相关资料,“像我这样情况的人,做完手术,能活一年的只有1%,能活三年的是0%”。

第二个玩笑是,母亲蒋艳丽想要“割肝救子”,给姚策做移植,血型鉴定才发现,父母都是A型,而姚策是AB型。

DNA亲子关系检验结果:姚策和“父母”并无血缘关系。

至此,一个隐藏了28年的秘密被揭开,因蒋艳丽生产的医院工作失误,她养了28年的儿子,是同产房另一名孕妇所生。

被错换的人生

2.jpeg

姚策与养父姚林(左一)、养母蒋艳丽(右一)及与自己错换人生的郭威(左二)合影。受访者供图

姚策的人生悲剧,在28年前就已写好了剧本。

姚策出生时,其生母张萍患有乙肝,三项病毒免疫指标均为阳性,而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本该打给姚策的乙肝疫苗,因为医院错换了孩子,打到了被张萍当成亲儿子的郭威身上。

错过了那一针关键性的免疫球蛋白疫苗,姚策2岁半就患上乙肝,过着打针吃药治疗乙肝的日子。

正因小时候的磨难,长大后的姚策,选择了学医,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治人治己。

3.jpeg

姚策与养母蒋艳丽。受访者供图

因为这场大病,两个家庭在告别28年后重逢。

在生命尾声,与亲生父母相认,对姚策来说太沉重,也太过于戏剧性。

我们去看望姚策那天,是他和亲生父母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第28天。既是血浓于水的至亲,也是相识仅20多天“陌生人”,关系微妙,但没有人去刻意提起。

姚策家中央有一面墙,隔开了卧室和客厅。

最近,姚策常一个人坐在客厅,对着窗外沉思,房间里不时传出2岁儿子和刚刚相认的奶奶的嬉笑声。

孩子的欢声笑语,带不走其他人潜藏心底的忧伤。对新家庭的手足无措,对疾病的无能为力,对流逝的分分秒秒,姚策只有无可奈何。

4.jpeg

等孩子睡着后,姚策望望窗外。

姚策不愿看手机,他想远离网络,但每天都有很多人给他发来问候,还有咨询病情的病友,他都会一一回复。

上直播、接受媒体采访之后,因为离奇的经历,姚策成了“名人”。对大家的关注,他很配合,姚策说,这是为了筹措治疗费,但这也耗费了他大量心力,“如果不是每天想办法筹钱,想办法活下去,我病情或许不至于发展得这么快”。(点击)

他说,“28年前我没得选,时至今日,我也没有选择”。

一个屋檐下

今年4月,姚策一家三口从老家江西到上海治病,租住在杨浦区长海二村的一栋老公房里。

这里毗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从出租屋走到医院只需10分钟。每天下午3点,妻子小蕾都会陪姚策去做一次放疗。

5.jpeg

姚策与妻子手牵手去化疗。

对自己的养父母,姚策依然叫他们“爸妈”,而对亲生父母,姚策则称为“河南爸妈”。

得知姚策的病情后,河南爸妈从老家赶到上海,与他们一家生活在一起。

“一来是帮忙带孩子,让姚策安心养病,二来也是想陪陪他,28年都错过了,我们不能再缺位了”,姚策的河南爸爸郭希宽说。

一大早,郭希宽和老伴去菜场买菜,早饭后带孙子到小区里转转。

小蕾在原本不大的阳台上,密密麻麻晾晒着一家子的衣服,让这里的空间显得更加拥挤。

午饭也是小蕾准备,“姚策父母来自北方,爱吃面食,而我们习惯吃米饭”。

在邻居看来,这一大家子并无什么特殊的地方。

6.jpeg

2岁的儿子楷楷是一家人的焦点,姚策说长得跟自己小时候一模一样。

短时间相聚的“重组家庭”,偶尔难免生涩。而姚策2岁的儿子楷楷,加速了感情的磨合。

奶奶一唱起儿歌,楷楷手舞足蹈,在奶奶怀里撒娇,和爷爷淘气……这些场景,都让姚策记起他小时候的场景。

他说,自己从小没受过委屈,也没为钱操心过,“我想做什么,家人都会无条件支持我”。

姚策说,他从小是个“话痨”,跟谁都能说得上几句。在病房里,医生护士们都说,没有比他更活跃的癌症晚期患者了。

“而我的爸爸(养父)是个很内敛的人,我也奇怪我们性格一点都不像”,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爱说话的基因,原来遗传自河南爸爸。

7.jpeg

姚策的生父母。

姚策每天都会和河南爸妈聊天,聊家里过去的经历,聊哥哥小时候的事情。

对错换的人生,姚策并没有觉得不幸。“其实两个家庭能重逢是幸运的,现在我和哥哥都成家了,各自都有工作,家庭圆满,两个家庭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当然,如果我没生病,那就更好了”。

8.jpeg

姚策在东方肝胆医院放射治疗中心进行放疗。

对两个家庭的未来,姚策有很多憧憬,但他不敢多想,那只会让他感到遗憾和难过。

“我们才相处了28天,我不确定未来还有多长的相处时间。我很想努力为两个家庭做点事,让它变得更好。我希望他们的余生,由我来照顾”。

姚策曾因痛苦绝望而放弃治疗,后来又重新积极配合治疗,“就是不愿看到家人痛苦,怕我的离开,对他们造成打击”。

9.jpeg

姚策每天要吃的药物。

姚策说,每个月自费的药物和放疗费用超过10万,家里的钱大概可以维持到七月中旬。

但如果要做肝移植手术,光住院期间就要120万,还不包括术后康复和养护的费用,“这个钱我没有,我也不太去想手术这事了,因为按目前的情况,我都不一定有接受手术的机会”。 (如果你想帮助姚策一家,请点击【 爱心守护生命的希望 】)

未来要开心,要保重热心

10.jpeg

网友将姚策和亲人的照片制作成了抱枕。

除了陪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姚策都在阳台的一把椅子上闭目养神。

他怀里常抱着一个印着全家福照片的抱枕,这是一位网友赠送给他的礼物,鼓励他战胜病魔。

阳台的另外一个角落,类似的抱枕还有好几个,记录着姚策的养父母、亲生父母一家人团聚的时光。

姚策也有脆弱的时候,“我的脆弱源于我的家庭,源于我对他们的责任。在最后时刻到来之前,我会肩负这份责任,带着所有人的爱活下去”。

11.jpeg

腾讯新闻话题截图。

从4月至今,姚策与家人在腾讯新闻话题#当事人@你#下,已经发布10篇日志了,数万网友在日志下留言,鼓励他多更新近况,早日战胜病魔。

也有许多和他一样遭遇的病友咨询病情,“很多病友在发现这个病以后,一下子无法面对,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我希望通过我的专业知识和乐观的心态,帮助到他们”。

12.jpeg

医院遇到病友,相互交流病情。

最近,一直与姚策交流的一个病友出院了,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告诉姚策,听取他的建议。

“我总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能量和爱是互相传递的。若我只是一味地接受别人的馈赠,我心里也会有负担。但如果我能力所能及地帮助到其他人,自己的内心会很满足”。

“我时常在想,哪怕撑到我的孩子懂事一点再离开,我也不会那么遗憾。就算不能看着他成年,但起码在他稍微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时,我作为父亲,可以把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传达给他。”

13.jpeg

姚策接受的采访和影像资料中,他展现出了阳光、爱笑的一面。

“将来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这些影像资料,会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个坚强的人”。

“我希望他将来能做一个正直的人,我特别害怕他会走歪路,或者因为没有爸爸而受到伤害,这是我最难以接受的”。

他希望孩子能在未来的人生里,代替自己继续陪伴两个家庭,两对父母。

14.jpeg

生日会上,姚策养父母、亲生父母一家与律师周兆成合影。受访者供图

6月的那场生日会以后,姚策放下了手机,不再与人在线分享和讲述。

“我想最后这段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把时间留给家人”,他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接受采访,“其实还有很多话想和家人、朋友说,但我最想说的是,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要开心,要保重……”

“我不确定哪天自己就不在了,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我可以做得好,但我没有时间了”。

15.jpeg

姚策与妻儿的自拍被网友做成抱枕。

从医院做完放疗出来,姚策和小蕾手牵着手,走在繁忙的上海街头。

傍晚的街上,一群老大爷和老奶奶在路边的小桌子上搓麻将,姚策碰碰妻子的胳膊:“老婆,我们以后老了,是不是也会这样……”

说完两人都沉默了。

6月中下旬,姚策的状态还不错,可以自由表达。而进入7月,因担心没钱医治,他的病情恶化严重。如果你想帮助姚策这样的癌症患者,帮这家人渡过难关,可点击【 爱心守护生命的希望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腾讯公益进行捐助。感谢你的大爱!

16.png

《中国人的一天》第3787期

摄影、视频&文字 | 加加

编辑 | 小为 匡匡

出品 | 腾讯新闻 腾讯公益


 楼主| 发表于 2020-7-17 1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错换人生28年:姚策生父说血浓于水,照顾他们是人的本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06:07 PM , Processed in 0.0634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