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4

“设备与材料”系列|远川科技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1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6-9 08:18 PM 编辑

光刻机大败局

 刘芮、邓宇 远川科技评论 2020-05-30

0F53B0D7-9D13-45BA-AE37-690D374DDA54.png



:刘芮、邓宇

支持:远川研究所科技



在芯片领域,有一样叫光刻机的设备,不是印钞机,但却比印钞机还金贵。

 

历数全球,也只有荷兰一家叫做阿斯麦(ASML)的公司集全球高端制造业之大成,一年时间造的出二十台高端设备,台积电与三星每年为此抢破了头,中芯国际足足等了三年,也没能将中国的首台EUV光刻机迎娶进门。

 

但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阿斯麦还只是飞利浦旗下的一家合资小公司。全司上下算上老板31位员工,只能挤在飞利浦总部旁临时搭起的板房里办公。一出门就能看到板房旁边一只巨大的垃圾桶。出门销售,也只能顶着母公司的名义,在对手的映衬下,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0220A104-CB96-4077-8E4E-D93D9480ADD0.jpeg

 

不过说起来,作为半导体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机的本质其实与投影仪+照相机差不多,以光为刀,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投射到硅片之上。在那个芯片制程还停留在几十纳米的时代,能做光刻机的企业,少说也有数十家,而尼康凭借着相机时代的积累,在那个日本半导体产业全面崛起的年代,正是当之无愧的巨头。

 

短短四年,就将昔日光刻机大国美国拉下马,与旧王者GCA平起平坐,拿下三成市场份额。手里几家大客户英特尔、IBM、AMD、德州仪器,每天排队堵在尼康门口等待最新产品下线的热情,与我们如今眼巴巴等着阿斯麦EUV光刻机交货的迫切并无二致。

 

但谁也不曾想,二十年不到,风光对调,作为美国忠实盟友的阿斯麦一跃翻身,执掌起代工厂的生杀大权,更成为大国博弈之间的关键杀招。如果我们交不出EUV,摩尔定律就会从此停止”,阿斯麦如是说。

 

但这真的只是一个盛产风车、郁金香国家,凭借一个三十多人的创始团队,所诞生的一个制造业奇迹,半导体明珠吗?

 

其实,从那台等了整整三年还未曾交付的EUV背后,我们不难看出背后真正的赢家。

 

灰姑娘翻身做王后背后,绵延十多年的,是封锁与反抗,也是复仇与合作。



Part.1


从市场角度出发,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大的光刻机巨头,尼康的衰落,始于那一回157nm光源干刻法与193nm光源湿刻法的技术之争。

 

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的的一个叫做摩尔定律的产业规范: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相应的芯片制程也会不断缩小)。而每一次制程前进,也会带来一次芯片性能性能的飞跃。

 

这是对芯片设计的要求,但同时也在要求光刻机的必须领先设计环节一步,交付出相应规格的设备来。

 

几十纳米时代的光刻机,门槛其实并不高,三十多人的阿斯麦能轻易入局这个行业,连设计芯片的英特尔也可以自己做出几台尝尝鲜,难度左右不过是把买回来的高价零件拼拼凑凑,堆出一台难度比起照相机高深些许的设备。

 

尼康与他们不同的是,对手靠的是产业链一起发力,而尼康的零件技术全部自己搞定,就像如今的苹果,芯片、操作系统大包大揽,随便拿出几块镜片,虽不见得能吊打蔡司,但应付但是的芯片制程却是绰绰有余的。

 

但造芯也好,造光刻机也好,关卡等级其实是指数级别增加的,上世纪90年代,光刻机的光源波长被卡死在193nm,成为了摆在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关。

 

雕刻东西,花样要精细,刀尖就得锋利,但是要如何把193nm的光波再“磨”细呢?大半个半导体业界都参与进来,分两队人马跃跃欲试:

 

尼康等公司主张用在前代技术的基础上,采用157nm的 F2激光,走稳健道路。

 

新生的EUV LLC联盟则押注更激进的极紫外技术,用仅有十几纳米的极紫外光,刻十纳米以下的芯片制程。

 

但技术都已经走到这地步,不管哪一种方法,做起来其实都不容易。

 

这时候台积电一个叫做林本坚的鬼才工程师出现了:

 

降低光的波长,光源出发是根本方法,但高中学生都知道,水会降低光的波长——在透镜和硅片之间加一层水,原有的193nm激光经过折射,不就直接越过了157nm的天堑,降低到132nm了吗!


9045C87B-619C-4179-B734-B5399504BEDD.jpeg


林本聪拿着这项“沉浸式光刻”方案,跑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游说各家半导体巨头,但都吃了闭门羹。甚至有某公司高层给台积电COO蒋尚义捎了句狠话,让林本坚“不要搅局”。[1]

 

毕竟这只是理想情况,在精密的机器中加水构建浸润环境,既要考虑实际性能,又要操心污染。如果为了这一条短期替代方案,耽误了光源研究,吃力不讨好只是其次,被对手反超可就不好看了。

 

于是,尼康选择了在157nm上一条道走到黑,却没意识到背后有位虎视眈眈的搅局者。

 

当时尚是小角色的阿斯麦决定赌一把,相比之前在传统干式微影上的投入,押注浸润式技术更有可能以小博大。于是和林本坚一拍即合,仅用一年时间,就在2004年就拼全力赶出了第一台样机,并先后夺下IBM和台积电等大客户的订单。

 

BF04F487-3B6B-4E2B-A1D8-94A248942A42.jpeg


尼康晚了半步,很快也就亮出了干式微影157nm技术的成品,但毕竟被阿斯麦抢了头阵,更何况波长还略落后于对手。等到一年后又完成了对浸润式技术的追赶,客户却已经不承认“老情人”,毕竟光刻机又不是小朋友玩具,更替要钱,学习更要成本。

 

但这一切还只是个开始。



Part.2


两千年初踏错了干刻湿刻的选择之前,其实早于1997年,在美国政府一手干预下,尼康被EUV LLC排挤在外时,就已经注定了如今光刻机市场一家独大的结局。

 

前面提到,当年为了尝试突破193nm,英特尔更倾向于激进的EUV方案,于是早在1997年,就攒起了一个叫EUV LLC的联盟。

 

联盟中的名字个个如雷贯耳:除了英特尔和牵头的美国能源部以外,还有摩托罗拉、AMD、IBM,以及能源部下属三大国家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幕后英雄,之前的研究成果覆盖物理、化学、制造业、半导体产业的各种前沿方向,有核武器、超级计算机、国家点火装置,甚至还有二十多种新发现的化学元素。

 

资金到位,技术入场,人才云集,但偏偏联盟中的美国光刻机企业SVG、Ultratech早在80年代就被尼康打得七零八落,根本烂泥扶不上墙。于是,英特尔想拉来尼康和阿斯麦一起入伙。但问题在于,这两家公司,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来自荷兰,都不是本土企业。

 

偏偏,美国政府又将EUV技术视为推动本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并不太希望外国企业参与其中,更何况八十年代在半导体领域压了美国风头的日本。

 

但EUV光刻机又几乎逼近物理学、材料学以及精密制造的极限。光源功率要求极高,透镜和反射镜系统也极致精密,还需要真空环境,配套的抗蚀剂和防护膜的良品率也不高。别说是对小国日本与荷兰,就算是美国,想要一己之力自主突破这项技术,也是痴人说梦。

 

美国自然不会给日本投诚然后扼住美国半导体咽喉的机会。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之中,专家明确指出尼康可能会将技术转移回日本,从而彻底消灭美国光刻机产业。[2]

 

日本是敌人,但荷兰还是有改造成“美利坚好同志”的机会的。

 

为了表现诚意,阿斯麦同意在美国建立一所工厂和一个研发中心,以此满足所有美国本土的产能需求。另外,还保证55%的零部件均从美国供应商处采购,并接受定期审查。所以为什么美国能禁止荷兰的光刻机出口中国,一切的原因都始于此时[3]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能源部还是和阿斯麦达成了协议,允许其加入EUV LLC,共同参与开发,共享研究成果。

 

6年时间里,EUV LLC的研发人员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大幅推进了EUV技术的研究进展,割地求和的阿斯麦虽然只是其中的小角色,但也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分享技术只是一方面,收购走后门其实也是美国送给阿斯麦的一份大礼。2009年,美国的Cymer公司研发出EUV所需的大功率光源,成为阿斯麦的供应商,更在四年后以25亿美元高价直接被并购。别忘了,这可是光刻机的核心零件,这样顶尖的技术,全球范围也不超过三家。

 

毫不夸张的说,阿斯麦虽然是一家荷兰企业,但崛起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美国式成功。



Part.3


错失EUV关上了尼康光刻机的大门,而盟友的背叛则彻底焊死了尼康想要突围的出路。

 

说实话,当年的英特尔为了防止核心设备供应商一家独大,还是其实挺想带着尼康一起玩的。

 

32nm工艺制程时甚至独家采用尼康的光刻机,而之前的45nm,之后的22nm,也都是尼康和阿斯麦同时供货。就连在2010年的LithoVision大会上,英特尔还宣布将一直沿用193nm沉浸式光刻至11nm节点。

 

但备胎终究是备胎,一转身,英特尔就为了延续摩尔定律的节奏,巨资入股阿斯麦,顺带将EUV技术托付。

 

另一边,相比一步步集成了全球制造业精华的阿斯麦,早年间就习惯单打独斗的尼康在遭遇美国封锁后,更是一步步落后,先进设备技术跟不上且不提,就连落后设备的制造效率也迟迟提不上来。

当年,相同制程,阿斯麦宣称“每小时可加工175~200片晶圆”,而尼康的数据是“每小时200片”。

 

但果真如此吗?这背后涉及到了一个叫做稼动率的制造业名词。简单理解为一台机器设备实际的生产数量与可能的生产数量的比值。

 

使用阿斯麦的设备,三星与台积电的稼动率常年维持在95%上下,一个词语概括,靠谱!

 

但反观尼康,被迫自研,什么零件都能做,但又总是差点意思。导致同一批次的相同设备,每一台的性能都不尽相同。就像买了二十台苹果手机,这台只能发微信,那台只能刷视频,剩下18台还正送检维修。

 

设备虽便宜,但稼动率最多只能达到50%左右,对晶元代工厂来说,实在不划算。[7]

 

因此,英特尔新CEO上任后,立刻抛弃了尼康,甚至就连大陆的芯片代工厂都看不上尼康,生产出的设备,只能卖给三星、LG、京东方,用来生产面板。

 

这边旧人哭,那边新人笑:2012年,英特尔连同三星和台积电,三家企业共计投资52.29亿欧元,先后入股阿斯麦,以此获得优先供货权,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站在EUV LLC的肩膀上,背靠美国支持,又有客户送钱,阿斯麦自此正式成为“全村的希望”,在摘取EUV光刻机这颗宝石的道路上,一路孤独的狂奔。

 

终于,在2015年,第一台可量产的EUV样机正式发布。正所谓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当年只要能抢先拿到机器开工,就相当于直接开动了印钞产线,EUV光刻机也因此被冠上了“印钱许可证”的名号。

 

1DB3773F-C53D-488C-A575-726E2435DD65.jpeg


而在这台机器价值1.2亿美元,重达180吨的巨无霸设备背后,实际上90%的部件均来自外部厂商,美国和欧洲的更是其中代表。

 

整个西方最先进的工业体系,托举起了如今的阿斯麦。而一代霸主尼康,也自此彻底零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董指导(科技组组长):科技,驱使我的脚步,在月光下摩擦。

 

陈帅(科技组高级分析师):不想当分析师的财经编辑不是一个好记者。

 

刘芮(科技组高级分析师):还请多指教。




参考资料

[1]. 拉下尼康,ASML 是如何一举称王的,魔铁的世界

[2].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greements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ssues Involving the “DOE-IntelCRADA”,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3]. U.S. gives ok to ASML on EUV effort,EE Times

[4]. 光刻机详解(1):光源系统篇,qbdp

[5]. EUV光刻技术隐秘往事:近40个国家入局,研发难度超原子弹,魔铁的世界

[6]. 光刻机之战,金捷幡

[7].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汤之上隆



END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6-1 06: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很到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9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半导体设备自主,真比造原子弹还难吗?

 刘芮、邓宇 远川科技评论 2020-06-09
4CEB8C9A-EDA0-4F8F-87C0-61F255E6A877.png



刘芮、邓宇

支持: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这是“设备与材料”系列第三篇,前面两篇回顾:

光刻机大败局》

《大硅片是韭菜的爱国税吗?》



光刻机被荷兰人卡脖子,抛光机与离子注入设备是美国人的天下,就连中国最擅长的半导体测试封装,上游设备也被德国人所垄断。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路持续二十年,一直到被卡脖子断供的当口,我们才茫然反思:中国半导体设备自主,难道比造原子弹还难吗?

 

起码在刻蚀机领域并非如此。

 

与风口上的光刻机做个简单对比:造芯片,就是将掩膜版上的芯片线路在硅晶圆上雕刻出来。其中,光刻机是描摹图案的笔,刻蚀机是在晶圆上雕刻的刻刀。

 

在诸多半导体设备之中,光刻机是最精密,单台造价最贵的一个;而刻蚀机则是在光刻机发展遇到瓶颈后,推动摩尔定律继续前行的主要功臣,近些年来,更是全部半导体设备中市场最大的一个

 

281F85A3-2ED8-4C87-A651-E5D5FB7DD206.jpeg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这个市场就被美国应用材料、拉姆研究以及日本东京电子,垄断了80%市场。其中高端的等离子刻蚀机,更是一直到2015年都对中国实施出口控制。

 

解除封锁背后,主要归功于一个叫做中微半导体的企业,这家公司,2004年由60岁高龄的尹志尧归国创立,2007年首台CCP刻蚀设备研制成功,再到2015年突破等离子刻蚀机的封锁。中微成功的背后,其实是一套已经被验证过多次的中国半导体三步突围方法论。

 


Part.1


造芯片、造设备虽说是一个技术主导的产业,但也是一个经验为王的产业。一千个清华毕业生,或许也抵不上一个在硅谷工作二十年的老师傅。2004年归国创立中微半导体的尹志尧,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我是个癌症病人,只剩下半条命,哪怕豁出这半条命,也想为国家造出光刻机、等离子刻蚀机来,我们一起干吧!

 

说话的人是江上舟,时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兼国家中长期科学和规划重大专项组长,同时也是尹志尧在北京四中的学弟。在2004年的上海世界半导体设备展前后,为了动员学长回国,他使出了全身的解数。

学弟盛情邀约,但究竟以高龄华人身份返乡创业还是以美国巨头高管的身份光荣退休,尹志尧陷入两难。用他的原话说就是“创业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于我这个创业时年已经六旬的人来说,很可能累死在工作的岗位上。”

 

68B58A61-93C9-4731-98B4-3AF0B146AA8A.jpeg


但“学成”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当时的中国正需要一次彻彻底底的高端制造业大升级。具有丰富经验的海外华人工程师、高管,正是这场浪潮中的领路人

 

在历史文章《中国芯酸往事》中,我们曾做过这样的梳理: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展讯通信成立于2001年;汇顶科技成立于2002年;华为海思成立于2004年;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兆易创新成立于2004年;中微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

 

其中,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在德州仪器工作20年;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曾是iPolicyNetworks Inc的资深工程师;而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也曾任全球最大半导体刻蚀机巨头美国应用材料的副总裁。


背后原因有二:其一,中国改革开放培养出的第一批人才80年代留学后,2000年回国,正是技术、人脉、经验的巅峰;其二,半导体创业,除了技术难度高,更存在一个Know-how的经验黑箱。

 

在美国工作二十年,尹志尧一路升至应用材料公司副总裁、等离子体刻蚀事业群总经理。先后在三家芯片刻蚀机寡头中的两家都有所建树,手握86项美国专利。当年他带领15位硅谷资深华裔科学家回国,就连《今日美国》也用了相当篇幅来对中微半导体进行重点报道。

 

刻蚀机虽不如光刻机复杂,但也是一个需要至少融合50多个学科和专业知识的精密器械。从研发到新品上市,即便对应用材料以及拉姆研究这样的巨头来说,一般需要用三到五年时间。

 

而一开始只有15人团队创业的中微,创业仅三年,就研制成功了首台CCP刻蚀设备产品,并运往国内客户,在45nm、22nm、14nm、7nm介质刻蚀,等离子刻蚀上一路狂奔,用不到十五年时间,在技术上基本追平对手三十多年的积累。



Part.2 


有人是方法论的第一步,而选对了上海,则是中微成功方法论的第二步。上海给中微与中芯国际的,一方面是帮扶,一方面则是1+1大于2的产业配套。

 

2004年,中微落地上海后,曾招致不少质疑。只靠尹志尧团队自筹的150万美金,中微可能还没开门,就得歇业。但民营企业被政府补贴后,它究竟姓社还是姓资?而作为一个华人在海外注册的企业,中微又到底是外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

 

汉芯教训在前,谁也承担不起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


更何况,半导体创业初期,资本只进不出是产业常识。而当年的应用材料与拉姆研究,仅仅是为了维持领先地位,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就以数亿乃至十几亿美金投入打底。还是那句话只靠着尹志尧团队自筹的150万美金,中微可能还没开门,就得歇业。而政府一旦决定扶持,这又将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

 

上海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对高新技术最为包容的地方之一2000年,张汝京建立中芯国际之时,他曾经首站选在香港,只可惜特首都同意了,中芯却被地产商赶出了香港。

 

打道回上海,张汝京立刻得到了时任上海市长的亲自接待,指着正在规划中的张江,领导大手一挥,中芯国际要建厂“想要哪块都可以!”钱、人、地皮,只有中芯不敢要,没有当时的上海不配合。

 

当年中芯国际享受的待遇,中微一样也没落下。给钱、给人、给地方,在江上舟等人的力保下,中微创业初期,就拿到了上海市政府提供的5000万启动资金。之后,江上舟又引荐尹志尧找到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拉来5000万美元无息贷款。

 

02专项、上海政府的扶持下,中微在那个所有人都把半导体当骗子的年代里,挺过了创业初期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但中芯与中微同在张江,真的只是孤立的闪光点吗?1+1大于2,才是张江高科真正的目的。

 

半导体设备虽然位于半导体行业上游,其实同样需要下游代工厂以及上游零件企业的配合。就拿光刻机来说,一台由十万个零件构成的EUV光刻机中,90%的部件均来自外部厂商,为保障研发进度,阿斯麦也会主动引进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成为自己的股东。

 

而刻蚀机虽然没有光刻机复杂,但要知道:高端的光刻机都是相似的,而刻蚀机就连基础款都复杂的千姿百态。


具体原因在于:刻蚀半导体底层需要ICP设备,而刻蚀上层线路则需要CCP设备。即便同样是刻蚀底层,也会根据芯片的存储、计算、车载等不同类型,需要搭配不同类型的刻蚀机。

总而言之,刻蚀机类型,会根据工艺以及半导体类型,而分成非常多不同的型号。自然,也就需要整个产业上下游的配合。

 

除了引荐尹志尧与张汝京等人回国,江上舟其实也是张江高科产业园的规划者之一。早在中微入驻之前,此处就已经引进了华虹、宏力、上海台积电、上海贝岭等数条先进集成电路;此后,紫光、兆易、韦尔半导体、阿里又相继入驻,从上游设备,覆盖到下游封装测试。

 

D5374619-9BE4-49D0-BD9D-43E235A12F1B.jpeg


就拿中芯国际来说,历次中微的最新设备出炉,中芯国际多是首批“尝鲜”兼“试毒”的下游客户。一直到2016年,中芯国际也还是中微占比达到39%的第一大客户。

 

中微与中芯国际的崛起背后,企业本身的奋斗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必须承认的是,所有的科技革新背后,其实都离不开一个肯花力气,愿意烧钱的政府。



Part.3


如果说过去十几年的潜伏,是半导体设备产业从零到1的国产化起步,那么2018年起的三年催化,则是国产半导体设备全面崛起的临门一脚。

 

背后原因有三:

 

(1)2018年开始的那一场断供,让半导体自主从一个产业的隐忧,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明伤,半导体不自主则科技不自主,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2)刻蚀机本身的市场,已经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提升而飞速发展。

 

(3)科创板、国家大基金的出现,让中国半导体,不再只是一个靠情怀生存的孤岛,创业者有未来,投资者能退出,企业有联合,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正蓬勃崛起。

 

第一点就不再赘述,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第二点,刻蚀机的重要性。

 

芯片领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产业规范,叫做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相应的芯片制程也会不断缩小)。

 

但制程如何提升呢?英特尔、高通、海思这些设计企业名头虽响,但他们只是摘桃子的下游。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材料与设备企业。

 

前面我们提到,光刻机是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环,但提升制程,光刻机不是万能的。

 

打个简单比方,从硅片到芯片,可以想象成从一张纸最终雕刻成窗花的过程。光刻机是画花样的笔;而刻蚀机,则是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根据花样来进行雕刻的刀。

 

制程要先进,画笔首先得细;但刻刀也不能落下。更何况,随着单位体积内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密,想一次加工完全部图案,产品良率自然受到影响。这时候,多重刻蚀技术就登场了。

 

其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先打线稿雕刻第一遍,再处理细节二次、三次雕刻。这也就导致了,每次芯片制程的提升,都会导致刻蚀步骤的成倍增加。


C34024D1-3F70-4C83-BFC0-4EDBD9F71286.jpeg


而近些年开始,刻蚀机在芯片各种半导体设备投资中的占比,已经一跃超过光刻机,成为最大的一头。

 

B3F201D5-A9A4-4D64-AA28-335DF4600A12.jpeg


而借着市场东风,中微自然一跃而起,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

 

当然,市场机遇之外,成就了中微估值的,其实也离不开国家大基金、科创板的托举。而中微正是国家半导体大基金的第一个被投,2014年一次性拿到4.8亿人民币。而科创板的出现,更是让中微走到台前,从此什么都可以是问题,唯独钱不是问题。

 

资本做引,芯片,变成了科技致富、企业估值一飞冲天的不二法门。星星点点出现的江上舟、张汝京、尹志尧,被一条名为科技自主的暗线牵连,踟蹰独行二十年后,也终于成为了市场的主角。

 

最近,我们询问一位知名二级市场分析师:中微、中芯国际,他们的实力真的配得上他们的市值吗(中微在市场远远落后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估值接近lam三分之一)?

 

他这样反问:如果中微的二级估值都追不上应用材料与拉姆,工程师住不起房,企业没有发展的动力,我们的自主突破又从何谈起?

 


尾声


回到最根本的那个问题,中国半导体崛起难吗?难!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七旬高龄的归国专家一同努力下,七十年发展我们仍然没能走出包围。

 

但中国半导体发展真的有那么难吗?或许也没那么难,诀窍总结其实很简单:天时地利人和。

 

无数像江上舟、倪光南一样振臂高呼的官员学者,张汝京、尹志尧一样应声而起的实业家,无数为科技自主而奋斗的精英,他们是中国芯片、操作系统、精密设备的人和

 

上海的半导体,北京的软件、AI,合肥的屏幕……地方的支持,缔造了产业的奇迹,他们是科技兴国的地利

 

基础齐全,压力、资金、国家关怀,三者一同就位,则构成了中国半导体发展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天时

 

对中国半导体来说,未来充满希望。


END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1 03:03 PM , Processed in 0.0717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