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7|回复: 0

打脸美国? 中国试验结果:瑞德西韦效果不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05-01 18:26 世界日报 / 中国新闻组/北京1日电


瑞德西韦中美试验结果不同,中方称研究设计更严。 路透

实验性药物瑞德西韦能否改善新型冠状病毒症状,出现了三个试验版本。 美国国家卫生总署及药商吉利德科学公司都宣称确有疗效,但中国近日发表的试验结果认为效果不大。 中美临床试验结果相反,中国专家表示,是研究终点的不同导致差异,中国的研究设计比美国更严格。

综合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周三发布针对1063名患者使用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接受瑞德西韦治疗患者的康复时间比接受安慰剂组患者快31%。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院院长佛奇称,瑞德西韦在缩短恢复时间方面具有明确、显著、积极的作用。 不过,该药物对死亡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美国食物药物管理局(FDA)表示将批准使用。

另瑞德西韦所属企业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所发布,针对397名患者的试验结果也显示,瑞德西韦早期治疗效果显著,超过一半患者在两周内出院。

医学期刊《刺胳针》(The Lancet)29日则发表由瑞德西韦中国临床试验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和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所写的临床试验论文。 经对237名来自武汉10家医院的重症患者临床试验得出结论,瑞德西韦用药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关系不大。 这项研究结果与美方的两项研究完全相反。

「美国的研究终点指标过松」
澎湃新闻报道,中美试验结果不同的差异,曹彬表示,主要源于临床终点的选择上,中国展开的这项临床试验是基于严格的科学临床设计、研究过程严格遵守研究标准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中方的试验对用药时机有要求,与美方的研究终点不同,美国NIH的研究终点指标过松。

报道指出,从主要终点来看,美国NIH设计的指标为临床恢复时间,中国则设计基于6分量表的临床改善时间。 曹彬说,NIH的恢复定义比较宽泛。 另在这两个临床试验的设计上,两个试验入选的病例标准也不一样,在武汉进行的临床试验入组病例全部是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而NIH没有要求。

外界质疑,中国的临床试验样本量不足,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财新网报导,对此,曹彬表示,「237例患者应该不算少了,如果瑞德西韦真的是神药,对照组又是安慰剂,如果两者差别大,不管怎麽比,也能看出来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4 03:58 AM , Processed in 0.0676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