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古代城池中为何要盖瓮城?大有玄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0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04/20 话题 郑玉如


20200420004918.jpg
《秘闻23录》古代城池中为何要盖瓮城?大有玄机(示意图/达志影像)


古代打仗时,军力虽然很重要,但地理位置及城池等各项条件,也是导致战争输赢的因素。在现今保持较完整的城池中,会发现里面还盖有一个小城池,被称为「瓮(瓮)城」,修建于城门外,大多为半圆形的护门小城,方形则较少见,形状宛如「瓮」,瓮城虽然小但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在《礼记》中将国都的城门称为「国门」,假若国门被攻破,这也代表将面临国家灭亡,而为了防御城池而建了「瓮城」,其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相连,假若敌军攻入瓮城中,只要将主城门与瓮城门同时关闭,就能将敌军困于里面,形成「瓮中捉鱉」的局势。

瓮城何时出现?目前考古最早于约4千年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中发现,更可追溯至龙山晚期到夏朝早期,《国风·郑风·出其东门》中曾记载「出其闉阇,有女如荼」,此意思为「我走出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而其中的「闉」就是瓮城的早期雏形。

瓮城名称也会随朝代改变,先秦称为「闉」,汉朝叫「曲城」或「回门」,唐朝称「羊马城」或「曲城」,宋朝叫「瓮城」或「羊马城」。瓮城在宋朝时发展纯熟,还形成国家制度,甚至不断想办法改造,在《武经总要·守城》写到「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大城大约三十步…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

瓮城为军事防御性建筑,其一作用是「屏卫城门」,为城池防护增一道防御系统,可拖延敌军攻城时间与增强难度,不仅如此,敌军攻入瓮城城门后,由于其内部空间较小,也可减少敌军士兵与兵器数量,短时间内削弱敌军战斗力,二来是「攻守布阵」,守军可在瓮城中排兵布阵,并主动出击进入瓮城的敌军。第三是「四面夹击」,由于瓮城四周皆为高墙,可在墙上布署弓箭手,带敌军进攻瓮城后,可以八方包围的优势对敌军放箭。

文章来源:快资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4 07:41 AM , Processed in 0.0570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