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回复: 1

[军事] 讲武谈兵|超级大炮、远程导弹,美陆军火力要“变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6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武谈兵|超级大炮、远程导弹,美陆军火力要“变脸”(上)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20-01-21 12:57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近日,美国陆军公布了其正在推进中的“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作为美国陆军适应“多域作战”能力建设的关键项目之一,“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如果顺利完成,则可以将美国陆军现有的70~300公里打击范围大幅拓展至130~2500公里。
这不仅意味着美国陆军未来将拥有强大的战术纵深精确打击能力,甚至将具备前所未有的战役乃至战略精确打击能力。那么,美国陆军为何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推进“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对其他国家又有何启示?
155毫米自行火炮变身超级大炮
目前,美国陆军为了实现其首先提出的“多域作战”概念,正在推进六大优先装备研发项目,分别是“远程精确火力”、下一代战车、“未来垂直起降”直升机、机动通信指挥网络、一体化防空反导以及单兵杀伤力等。其中,最为关键的项目,就是“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
根据美国陆军未来的规划,“远程精确火力”作战体系将按照最大射程的从近到远,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在战术层面上,研发增程火炮(ERCA)项目,将155毫米口径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从目前的70公里大幅增加至130公里。这一项目的直接成果,就是美国陆军正在研发并且高调公开的新一代58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项目。

10.jpg
XM1299通过换装新型火炮,射程提升至130公里,远程打击能力大幅提高
美国陆军并没有采用全新研发设计的模式,而是在现役M109A7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基础上进行改进。不过,不同于从M109A4/5到M109A6以及M109A7的渐进式改进,新一代58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项目进行了“脱胎换骨”地全面升级改造。最初新一代58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项目还曾经继续沿用M109系列编号,被命名为M109A8。而如今,美国陆军已经赋予其一个全新的四位数字编号——XM1299。
之前M109A6/7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改进主要集中在信息化通信/火控系统、底盘等分系统的升级上,对于火力部分则继续沿用39倍口径火炮技术。所以,在其他国家主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纷纷采用52倍口径火炮技术的背景下,美国陆军的这一“保守”饱受外界诟病。尽管美国陆军为M109A6/7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研发了性能先进且昂贵的M982“亚瑟王神剑”增程制导炮弹,但最大射程也只能达到70公里。

11.jpg
M982“亚瑟王神剑”增程制导炮弹具有很强的精确打击能力
为了超越其他国家52倍口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占领战术打击的制高点,美国陆军此次在XM129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上采用了颇为激进的设计方案,火力部分由原来的39倍口径火炮技术直接换装最先进、同时也是世界独一家的58倍口径火炮技术。也正是借助于身管长度以及药室容积的大幅增加,XM129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同样发射M982“亚瑟王神剑”增程制导炮弹的最大射程猛增至130公里以上,是M109A6/7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近两倍,瞬间变成射程百公里以上的“超级大炮”。
此外,XM129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配备了全新设计的自动装填机,既可以节省人力,又能够将持续射速从3发/分大幅提升至10发/分。可以说,就总体性能而言,XM129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已经全面超过目前其他国家的所有同类型号。当然,该型火炮相对于M109A6/7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也有技术传承,其底盘就继续沿用了下来,只是炮塔部分要进行重新设计。
根据美国陆军的计划,将在2023年组建首个XM1299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就整个技术研发跨度以及量产情况来看,这个速度也是很惊人的。

12.jpg
M270火箭炮换装了制导火箭弹和电子设备,作战性能逐步提升
火箭炮兼顾提升射程和火力密度
“远程精确火力”作战体系在战术层面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的弹药升级。美国陆军现役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主要装备M30/31型制导火箭弹以及M39型战术弹道导弹。前者的最大射程为70公里,而后者可达300公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能够拥有这样纵深打击能力的陆军,其实也是不多的。不过,美国陆军远不满足于此。正是得益于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出色的通用型以及改进升级潜力,美国陆军决定在其配套弹药上下功夫。通过发射新型远程制导弹药,来大幅提升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的作战能力。
首先,美国陆军正在为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研制新一代远程制导火箭弹:即陆基反舰导弹(LBASM)。这款弹药在保持与M30/31型制导火箭弹相同尺寸的前提下,射程大幅提升至200公里,实现了火力打击上的质的跨越。而其他国家,比如俄罗斯等国,同类型的远程火箭炮要达到同样的射程,口径至少都要从300毫米开始起步,甚至达到400毫米,弹药的尺寸和重量也成倍提高。而陆基反舰导弹(LBASM)却依然保持227毫米口径,利用原有的平台发射,通过更精准的打击来提升毁伤威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陆军以及军工企业在制导火箭弹的研发上的雄厚实力和技术先进性是不可小觑的。

13.jpg
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部署机动性非常优秀
除了陆基反舰导弹(LBASM),雷神公司还在为美国陆军研发新一代纵深打击导弹。这款导弹的总体设计更是充分体现了雷神公司的强大研发实力——在长度基本相同、口径从584毫米减小到406毫米的前提下,纵深打击导弹的射程却从M39型战术弹道导弹的300公里提升至500公里以上。而且,纵深打击导弹同样可以继续沿用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作为发射平台。正是得益于口径的大幅减小,使两种火箭炮在配备纵深打击导弹时,备弹数量比原先增加两倍。这样,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实现了射程和火力密度的双重提升,而且自身平台也无需大改,可谓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
此外,波音公司与萨博公司联合研发的陆射型SDB小直径炸弹也是M270型履带自行火箭炮以及M142轮式自行火箭炮火力提升的备选项之一。该型弹药的最大射程达到了150公里,虽然不及陆基反舰导弹(LBASM),但是在战斗部重量以及作战灵活性上具备自身的优势。(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0-2-6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2-6 10:50 PM 编辑

讲武谈兵|超级大炮、远程导弹,美陆军火力要“变脸”(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20-01-22 13:09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美研究1600公里射程超级大炮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陆军主战武器装备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以技术传承和渐次改进为主,真正全新立项研发且批量服役的平台项目并不多。特别是155毫米火炮以及火箭炮这类武器装备平台,在不断提升信息化程度的同时,其火力打击能力都是通过配套弹药的不断升级换代而获得提升的。只有当M109A7在火力部分上已经没有继续提升的潜力时,才会更换全新的火炮技术。这种主战装备研发模式虽然没有俄罗斯等其他国家那样不断推出全新设计的武器平台来的好看。如果美国也经常举行阅兵式的话,至少在陆军武器展示上今年与二十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所获得的效费比和性价比是更高的。而且,总体研发风险可控。
从作战使用上看,纵深打击导弹在“远程精确火力”作战体系中已经从战术层面延伸至战役层面。而“远程精确火力”作战体系中真正担负战役乃至战略打击能力的新型武器装备,这就是号称最大射程达到1600公里的战略炮兵武器和最大射程达到2500公里的战略火力导弹。
15.jpg
美国在去年8月测试了陆基中程巡航导弹
美国陆军规划中的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是目前“远程精确火力”作战体系四大项目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在其他三个项目都已经或多或少对外公开信,但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基本很少有信息披露。此前,曾有分析称,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将继续沿用155毫米口径,只是身管增加到70倍口径。但是,即便如此,在目前美国陆军火炮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以155毫米口径实现1600公里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从美国陆军透露的零星信息来看,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必然要采用口径更大、身管更长的超大型火炮设计方案。笔者认为,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很可能会采用200~300毫米口径,身管长度在50倍口径左右。或许,我们能够看到当年震惊世界的“巴黎大炮”会以另一种形式“复活”。当然,今天美国陆军以及军工企业的火炮、弹药技术远非一百年前所能比及。除了火炮本身,要实现1600公里最大射程,必须要在弹药上下功夫。
从某种意义上讲,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更像是一种利用火炮技术来助推发射小型远程导弹的“混合式”武器系统,是火炮与导弹技术结合的产物。相比于155毫米榴弹炮和火箭炮,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的射程至少翻了十倍以上,作战威力大大增强。相比于常规设计的远程地地战术导弹,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的毁伤威力可能会相对小一些,弹药飞行速度也可能会慢一些,但是其优势在于成本更低、可连续发射、火力密度更高,大幅提高装备的经济可承受性。其发射技术除了目前的固体发射药,也有可能采用电热化学发射技术,乃至更先进的电磁发射技术。
根据美国陆军的计划,将在2023年对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进行技术演示,以证明其技术可行性。毕竟这种新概念火炮武器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技术风险高。但是,一旦研发成功,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也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未来地面战场的形式。

16.jpg
现有155毫米火炮可能无法满足1600公里射程,口径或增加至200毫米以上,图为此前美国陆军装备203毫米自行火炮,现已退役
中程导弹配高超声速弹头
在1600公里战略炮兵武器之上,“远程精确火力”作战体系的最强者——2500公里战略火力导弹将成为美国陆军未来绝对的主力和王牌。其实,美国陆军曾经也是拥有1000~2000公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列装了“潘兴”Ⅱ中程战术弹道导弹和BGM-109G“战斧”陆基巡航导弹。前者最大射程1800公里,后者最大射程2500公里,而且都可以携带核弹头。但后来由于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两种导弹刚刚装备不久在80年代末期就陆续撤装退役。
如今,随着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美国陆军彻底摆脱了条约的束缚,开始全面着手研制新一代中程弹道导弹——2250公里战略火力导弹。不过,美国陆军全新研发的这一“大杀器”绝非是当年“潘兴”Ⅱ中程战术弹道导弹的翻版,而是与时俱进地采用了最先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也就是说,该导弹与俄罗斯等国的先进中程战术弹道导弹项目类似,2500公里战略火力导弹以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其弹头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弹头。2019年8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就曾经在空间与导弹防御研讨会上首次展示了通用高超声速滑翔器的等比例模型。毫无疑问,2500公里战略火力导弹的相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按照美国陆军的计划,将在2023年组建首个2500公里战略火力导弹连。每个连配备1辆指挥车和4辆运输-发射车,每辆运输-发射车装备2枚2500公里战略火力导弹。
17.png
退出《中导条约》后,美在去年12月测试了陆基中程弹道导弹
掌控“多域作战”主导权
美国陆军之所以构建如此庞大且前所未有的“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主要是为了确保自己能够掌控“多域作战”的主导权。毕竟“多域作战”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联合提出的,但美国空军以及海军对此并不热心,甚至可以说是态度冷淡。美国海军正在建设海军一体化防空火控系统(NIFC-CA),并且试图将美国空军拉进来。而美国空军则提出了自己的所谓“敏捷作战”概念。
那么,美国陆军想要将自己提出的“多域作战”概念上升到整个美军作战体系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有话语权,而“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就是美国陆军最为重要的筹码之一。通过“远程精确火力”研发计划,美国陆军将拥有全新的远程对海打击能力、以地制空的防空压制能力,甚至对敌方重要目标实施战役、战略级别打击。而在此之前,这些都是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的专利。
此外,按照“多域作战”概念,美军的作战力量将彻底打破军兵种的局限和框架,按照指挥、侦察、信息、打击等不同任务进行重新组合。当然,主体依然是由美国陆军来掌控。这样,美国陆军也能够在未来美军与其他大国对抗的海空战场上,占得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2 11:03 AM , Processed in 0.1390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