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9|回复: 1

[人世间] 《真实故事计划》第545期:一个上海女孩的炒房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上海女孩的炒房笔记

 林云 真实故事计划 2020-01-26

6FAA2204-0E64-42B6-874D-BBA41867F30D.png

在一线城市买房,象征着年轻人奋斗的阶段性成功。时代机遇促使一部分年轻人成功跨出这一步,却无法保证他们能成功把握此后的人生。

真实故事计划 545 个故事

故事时间:2003 - 2018年

故事地点:上海


1


2003年9月底,我正在为国庆买不到火车票发愁,许驿跑到我的工位旁,笑眯眯地说在上海买了房,邀请我们几个同事去吃饭庆祝。
许驿是江西人,个子不高,脸很圆,眼睛细长,好像总是在眯着眼睛打瞌睡。他一毕业就进入公司做设计,至今不到两年。印象中,他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这么快就在上海买了房子,真令我刮目相看。
他买的是上海特有的石库门房子,位于静安区一个嘈杂脏乱的菜市旁。顶楼,却很昏暗,到处油烟味,还有孩子的吵闹声。我们到他家的时候,门开着,许驿正跪在地上,拿着一块抹布擦地。伤痕累累的木地板,已经很难看出原始模样。那个瞬间我想起一幅油画,画中男人在烈日下躬腰曲背,拉着纤绳。
房子大概20平米,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去附近的公共卫生间。房间里摆了一桌一椅和一张旧床,大家都挤在床上坐着。许驿心情很好,边和我们聊天,边拿抹布到处擦拭,破旧的地板擦得都反光了。
快到午饭时间,许驿端来一盘瓜子。厨房是共用的,邻居在做饭,要等别人家做完抢个空档做。厨房狭小,挤不下那么多人,我们只能看着许驿独自忙进忙出。他在书桌上铺了几张报纸,做好的菜放在书桌上,总共7个人,许驿家只有一张椅子,床上也只能坐三个人,他又到邻居家里借了几张塑料凳子,才算勉强都有座。
菜的味道挺好,有同事带了一瓶红酒,给每人倒了一杯,大家端起塑料杯,祝贺许驿在上海有了新家。大家都说许驿是我们的楷模。许驿一口喝干了杯里的红酒,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他心花怒放的模样,我羡慕不已。在上海租房这几年,我真实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沪漂两年多,我已经搬家数十次,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房东儿子结婚,要收回房子装修自用;有的是房东卖掉房子,必须赶走租客;最近的一回,房东老太太以我养猫为由,把我赶走,只给了两天时间找房搬家。
最奇葩的一次是房东说不能租给苏北人,会被邻居说闲话。我并不是苏北人,我是安徽人。房东皱着眉说:“可是户口本上写着你的籍贯是江苏淮安。”
相比而言,许驿的房子小又破旧,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有这房子,他算是在上海扎下根了。


2


我们羡慕又好奇:“你真厉害,工作一年多就在上海买房子,是不是家里有什么背景?
许驿笑了:“不怕你们笑话,这些钱都是我牙缝里省出来的,我父母都是乡下人,自己都紧巴巴的,哪有钱帮我。
大家都想知道,许驿是怎么买下这套房子的。毕竟,在上海买房对我们这些毕业没多久的外地人来说,仍是遥不可及的梦。
我们公司是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员工人数众多,公司所在的闸北区房价约五千元一平米,哪怕买个二十平米的房子也得花十万元,而许驿买房的静安区的房价比闸北区还要高出一点。
我那时在公司做翻译,已经工作了两年多,每月工资4000元,除去房租水电和日常生活开销,剩下最多1000元左右,许驿工作不到两年,比我的薪资还要低一些,按照每月4000元来算,买一套十万元的房子,他得不吃不喝积攒两年的钱。没有家人帮助,他是怎么做到的?
许驿说,原来的房主嫌弃这房子既老且破,又不好出租,急着卖,所以要价极低,他很走运,买这套房子只花了三万块,这三万块他攒了快两年。
许驿仔细计算过,打工者在上海最大的一笔开销就是房租,即便是跟人合租,只租一间房,平均每个月也要花1000元左右,他想把这笔钱省下来,一开始偷偷在公司睡了几天地板,怕被发现,没敢继续。后来,他发现离公司不远有一家24小时的肯德基店,夜里没什么人,又有空调,夏天凉爽冬天暖和,晚上就去那里睡觉。
这家肯德基离公司步行只要十分钟,所以也不需要花交通费,免了上下班来回乘车之苦。平时在公司午餐免费,加班还有晚餐,除了偶尔在公共浴池洗个澡,一个月几乎不怎么花钱。听到这些,我们都惊诧不已,由衷佩服许驿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同事感慨,他这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许驿说:“还不都是为了买房子,咱们这些在上海打工的人,谁不想有个自己的家。
我也极度渴望有个自己的小窝,不再被房东赶来赶去,但是晚上睡在肯德基里我万万做不到。何况家里也需要我的支持,靠工资买房,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也就没再多想。


3


2004年3月,爸爸打电话告诉我,妈妈的身体越来越差,在家乡医院检查出是尿毒症,肌酐数值高达800多。医生说妈妈的病很严重,当地的医疗水平无法医治,让我们想办法转院去北上广治疗。
我不懂肌酐800多是什么意思,去图书馆查了相关书籍,知道肌酐偏高意味着肾脏已经受损,肌酐越高,受损的程度也就越严重。妈妈的肌酐数值已经超过正常值数倍,肾脏受损得非常严重,怪不得当地医院不愿再收治。
那时候,爸爸的单位效益不好,经常发不出工资,我还有个妹妹在上学,经济负担很重。妈妈工作单位倒闭,已经病休在家多年,医疗费用只能我来想办法。我好不容易联系到上海一家以治疗肾病闻名的三甲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妈妈的病情暂时被控制住,肌酐数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不乐观,后期还要好好调养。
医疗费花光了我两年多的积蓄,给爸妈买回程的火车票,都是跟领导商量了半天,预支了下个月的工资。
一切从头开始。现在家里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了,妈妈再发病该怎么办?
此后,我经常在网上浏览招聘网站,想找机会跳槽到一家工资高点的公司,或者做些兼职工作。
2004年底,上海同事徐立诚拎着两大袋子咖啡进来,分给我们人手一杯。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很机灵,平时精打细算,难得今天这么大方,大家围着他问有啥好事,是不是中大奖了。
徐立诚笑道:“我炒房赚的,比中大奖还开心。中大奖只有一次,我这个可是长期的。
徐立诚掩不住满脸得意,聊起他的发财经历。前段时间,他跟亲戚合伙炒房,价值几十万的房,按照300万的价格卖给亲戚,亲戚首付90万,再向银行贷款210万,然后不还钱给银行,银行把价值几十万的房子按照300万的价格收回。这贷款来的210万,由徐立诚和他的亲戚分掉。
早期,房产交易监管力度小,也没有现在的征信记录,对这样的炒房客缺少法律上的制约,徐立诚和他的亲戚便趁机钻空子,用这种办法空手套白狼,赚了好几百万。他用赚来的钱买下了浦东的一座独栋别墅,刚刚拿到房产证,心情大好,所以会请大家喝咖啡。
这钱来得太快了。一群同事张口结舌,对徐立诚又羡慕,又嫉妒。有个同事酸酸地说:“这样做恐怕是违法的吧。
徐立诚故作谦虚:“我们也是跟别人学的,听说江浙那些老板们都是组团这么赚钱的,过去没人管,现在开始管控,以后是不能这么做了。
我明白这就是炒房。想着辛苦两年攒的钱,还不到徐立诚炒房的零头,心里绝望又沮丧。
徐立诚建议大家有空多看楼市行情。上海的楼市发展迅猛,房价涨得快,有钱多投资房子,比赚死工资好得多。听了这话同事们都很心动,纷纷拜徐立诚为师,开始研究房市。
我也很想投资房子,但手里的钱太少,不禁灰心不已。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关注房市,此后几年上海的房子直线上涨,市中心的房价涨得翻倍。2006年,政府计划在静安区建造一个大型商业中心,开发商把那片的“老破小”都收购了,许驿的的房子也在其中。他拿到200多万拆迁费,不到三年,房子价值翻了几十倍。
我也想跟风买一套石库门的房子,但这时候上海已经有很多人在关注房市,大家都知道老房子,尤其市中心的老房子可以拆迁赚大钱,再也没人卖。


4


2007年10月,我的卡里终于有了十几万余额,开始跃跃欲试,准备拿这些钱做首付投资房子。三年来,除了定时寄钱回家补贴家用,能省的钱都省了,能赚到的兼职和外快都赚了。
每天出门,我只带几块钱,除了吃早饭和坐公交的钱,一切额外花销都取消。说件很心酸的事:上海的公车有两种,车费一块钱的没有空调,两块的有空调,我每次都坐一块钱的,三年来没坐过一次空调车。
这时候,上海市区的房子经过几轮暴涨,早已超出我能承受的范围,受徐立诚指点,我把视线聚焦到上海附近的郊区。青浦,奉贤,宝山,嘉定,跑了很多地方,最后在南汇区的周浦镇看中一套102平,三室两厅两卫的房子。
这套房子虽然是老房子,但装修得精致,附近有周浦镇的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也算是学区房,菜场,超市都很近,生活设施比较完善,价格只要51万,不算贵。
首付加上税费,中介费,一共花了16万多,银行贷款了30多万,每月要还2000多房贷。按照徐立诚的说法,周浦目前是价格洼地,很快就会涨价,几个月后我就可以卖掉,至少赚20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利润。卖掉后,再投资一套近郊,更加靠近市区的房子,能赚更多。这样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我能赚够钱买一套市区的房子。
房产证拿到手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在上海拥有了一套房子。没多久,真如徐立诚所说,这套房子涨了近10万。徐立诚让我稳住,涨20万再卖,现在还没到时候。
我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妈,却换了一顿责骂:正经工作不好好做,搞这种不靠谱的事情,万一房子掉价,再卖不出去呢,你怎么办?
我连声说:“不会的,不会的,上海这些年房子从来没有掉过价。
话是这么说,我心里也有点慌,的确没有想过房子掉价怎么办。这些年房价一直涨,降价,卖不掉,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没想到的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居然真被我碰上了。
2008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的经济,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也受到影响,房价真的开始回落,好不容易涨了十几万的房子,居然掉到我买房时的价格,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我问徐立诚该怎么办,徐立诚轻飘飘地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卖房子,你卖不出去的,留着自己住呗,反正也没房子,省了房租。
那时候,从周浦坐公交车到我上班的浦西需要先坐一班公交车,再转地铁,再转一班公交车,起码在路上要花两个小时,更何况在上班高峰时间,上海地铁得助跑才能挤进去。如果住在周浦,每天的通勤至少要4到5个小时,我根本坚持不下来。
我打算把房子租出去,同事们都劝我:“精装修的房子不能租,你那么大的房子肯定会变成群租房,到时候装修毁了,你还得花大钱重新装修,得不偿失。
辛辛苦苦攒钱买房,自己不能住,租也不敢租,卖又要亏损,每个月还要还2000多的房贷,我的经济压力更重了。徐立诚原本在我心中的神的形象破灭了,我心灰意冷,再也不去看房市,连提也不想提。


5


原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再买房了。直到2009年初,金融危机的影响渐渐消失,我的房子突然又开始涨价,几乎要翻倍。
五月,好消息传来,上海撤销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南汇从一个偏远郊区,变成浦东新区,我这套房一夜间猛涨50多万。当初花费51万买的房子,此时已经涨到170万左右。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周浦镇的几家房产中介门店登记出售房子,信息发布出去没几天,中介电话不停打进来,看房的人每日盈门。
2009年9月,房子以到手价169万卖出,税费和中介费由买家承担。还完银行的贷款,我还有100多万在手。那时我还不知道,未来十年,我的人生将和房子紧紧联系在一起。看着银行卡的余额,我激动得整夜睡不着,趴在出租屋的小窗边,遥望上海的夜景。
夜幕下的上海,处处是星星点点的灯光闪烁,好像永恒的美梦。(未完,明日继续更新)

撰文 | 林云
编辑 | 李一伦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7: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上海女孩的炒房笔记(二)

 林云 真实故事计划 2020-01-29

3C6DF0D7-99B9-4328-9B3F-B5E1D72174B9.png

赚取第一桶金后,年轻人将面临更多抉择,有的投资自我,有的挥霍无度。比起买房,如何帷幄此后人生,才是他们真正要面临的问题。

真实故事计划 545 个故事

故事时间:2003 - 2018年

故事地点:上海
回顾:一个上海女孩的炒房笔记


1


时近中午,空中飘起雪花,我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走进我家所在的小区。这座小区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因为缺乏修缮变得越来越破败,近年来,经济条件好的邻居都买了新房子搬走了。
走到家门口,我看见对门邻居家已经换上崭新的不锈钢防盗门,我家还是多年前的老式木门,乳白色的油漆脱落得斑斑驳驳,显得格外残破,心中猝然一震。
2009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老家在安徽省一座地级城市,父母曾经是普通单位里的工作人员,因为经济效益不好,他们为之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单位不复存在,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一落千丈。
爸妈看到我笑逐颜开,上大学的妹妹也放假回来过年,我打开行李箱,里面装满从上海带回的礼物,一件一件分给他们,看着亲人们喜悦的笑脸,我心里渐渐轻松起来。
吃完晚饭,我跟爸妈商量,想要把家里装修一下。妈妈说:“哪有那个闲钱装修房子,有钱还不如把社保补交上,以后月月有退休工资,生病国家还给报销,上次住院花了你那么多钱,我还心疼着呢。”
我问补交社保要多少钱?爸妈细细算了一下,妈妈因为病退得早,要补交多一点,大概15万,我爸只要补8万块,总共只有23万,却可以让爸妈心安,我心里暗暗高兴。
我什么也没说,决定卖个关子。第二天一早,拿上背包出了门。我跑了6家银行,取了整整25万现金,全都装进背包里,紧紧地抱在胸前,快步往家走。回到家,我把门关好,窗帘拉上,灯打开,爸妈觉得很奇怪:“怎么大白天拉窗帘?你这神神秘秘地干啥呢?”
我打开背包,“哗”地一下把钱倒在客厅桌子上,喜不自胜地说:“我投资的那套房子价格翻了几倍,前几天卖掉,赚了一百多万,这里有25万,你们拿去买断社保吧,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退休没有工资,治病没地方报销了,要是不够再跟我说。”
爸爸和妈妈楞住了,好半天没说话,我又说了一遍:“这些钱给你们补交社保用的。”爸爸点点头,突然冲进了卫生间,妈妈用双手捂住脸,肩膀不住地抽动,好半天才把手放下,红着眼睛,哽咽着说:“你是真懂事了。”
妹妹本来在卧室里看书,这时也跑了出来,看见这么多钱,不由地张着嘴巴,呆呆地站着,半晌才说:“姐,我一直在矛盾要不要考研,现在是不是可以考了?”
妹妹一直想做一名医生,但是学医起码要读到硕士毕业才能进入正规的大医院工作,妹妹担心家里的经济情况,本来想放弃,读完本科就出来随便找家私立医院,早点开始工作。
我笑着说:“只要你能考上,哪怕读到博士也没问题。”

2

2010年初,我跳槽至一家500强的荷兰企业,做总经理助理兼人事经理,工资涨了好几倍。积蓄慢慢增多,生活日渐安逸富足,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终于过去,我拿着赚来的100多万,打算给自己添置些生活必备品。

一直羡慕有车的同事,他们放假的时候能开车带父母自由行。我也想买辆车,带上爸妈出去走走,现在终于能得偿所愿。我花14万买了人生第一辆自己的车,一辆银色的丰田卡罗拉。

剩下的钱我拿来做首付,在浦东金桥买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自住,开车半个小时就能到公司,在上海来说,半个小时的通勤已经是非常便利。

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被房东赶来赶去,我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心里盘算着到年底,把爸妈妹妹接到上海来过春节。

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弱之后,上海的房价始终在涨。只要有闲暇时间,我就钻研房地产知识,看大V的微博,各种经济评论,甚至国外的经济学人网站,只要跟房地产沾上一点儿边,我就潜心研究,以图窥得一点真知灼见。

不少同事和朋友都陆续进入房市,但凡有点资本的都会投资房子,没有资本的甚至开始利用杠杆投资。所谓的杠杆,就是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又或者把自己现有的资产,如自住的房子,自用的车子二次抵押,再投资新的房产。

2011年,我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房子做了二次抵押,在浦东川沙镇又投资了一套房子。据说迪斯尼公司计划在川沙建造一座新的迪斯尼乐园,新乐园将会是香港迪斯尼的四倍大,是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毋庸多说,未来川沙镇的房价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2012年,我和朋友一起合作在13号地铁沿线再次购买了两套住宅。“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这在上海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真是太大了,平时堵车严重,只有地铁最为便利准时,只要是通地铁的房子,一定有升值空间。

这时上海已经实行限购政策,已经拥有了两套住宅的我不能再购买房产,只能全部用朋友的名义买下这两套房产。


3


圣诞节前夕,老板突然说要跟我单独谈话,我有点心慌,在这家公司工作了3年,老板还是第一次跟我单独谈话。他是个50多岁的荷兰人,天性风趣幽默,工作能力很强,是个理想的好老板。
听说欧美的老板突然提出跟员工谈话,往往是因为员工犯错,或者业绩不好,要炒鱿鱼。我们公司的业绩很好,我在工作上也一直兢兢业业,跟老板以及公司里其他同事都相处融洽,为什么突然要找我谈话呢?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没想到,他想送我去荷兰总部进行一次为期两年的职业培训。公司有规定,每年要拿出一部分利润培训优秀员工,老板想推荐我去学习深造。
他解释说,公司经营的这一行比较冷门,懂行的人不多,他觉得我有潜力,如果学得深入一点,就能在这一行做到顶尖职位。不过,在荷兰学习这两年,公司只能给我发三分之一的薪水。
听了老板的话,我非常矛盾。出国深造固然是一个自我增值的绝好机会,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十分有利。
问题是,此时我已经把手头上所有的钱都投资在房产上,有两套房子需要还贷,一个月光是房贷支出约一万五千元,再加几套房子的物业费,我的生活费,还有妹妹的学费等等,我几乎是月月光。
除非我卖掉需要还贷的房子,否则一旦断供,银行马上收回房子。目前,房价仍在快速上涨阶段,如果出国进修两年,我损失掉的不仅仅是三分之二的工资,还有炒房的利润。我犹豫了。
思量再三,我最终决定放弃这次培训机会。我跟老板解释说,妈妈身体不好,妹妹还在攻读医学硕士,目前家里经济情况不佳,需要我的支持,暂时无法出国深造。
后来,听说采购部的同事韦辉决定接受这个机会。韦辉是我的老乡,我们私交很好。据我所知,韦辉也投资了好几套房子,如果他去学习,他的房子如何处置呢?我找韦辉了解情况,才知道韦辉已经决定卖出全部投资的房子。他觉得还是投资自己心里踏实,炒房赚了不少钱,但不知道怎么的,总是隐隐觉得不安。
我不能理解韦辉,炒房给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若不是投资房地产,估计我这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即使出国深造,回国依然要打工,意义何在呢?
韦辉劝我急流勇退,凡事不能太过,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一个大龄剩女,没有家庭拖累,工资福利又好,为啥要那么贪心?”
也许是炒房曾给我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改善,也许是人人都为房子疯狂的时代情绪影响了我。我并没有把韦辉的话放在心上,继续我的炒房事业。两年后,韦辉顺利完成学业,成功步入高管阶层,成为采购部总监。


4


2015年开始,上海房地产市场管理监督的力度越来越严格,国内其他二线城市却仍然执行较为宽松的购房政策,很多人离开上海,去外地投资房产。我也看准了这个好时机。卖掉地铁沿线的两套房子后,手中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开始跃跃欲试。
2015年9月,经过几个月的对比研究,我在合肥购买了两套房子,一套位于滨湖新区,一套位于庐阳区。当时合肥平均房价只有8000元一平,相比其他长三角城市群的省会,如南京,苏州,价格处于低位。滨湖新区是合肥大力开发的新区,省政府和最好的学校都将迁入滨湖新区,前景不可限量。而庐阳区是合肥的老区,有很多优秀学区,这些都是稀缺资源,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2015年年底,我又在广东佛山的非限购区域投资了两套房产,考虑到佛山是广州的卫星城市,跟广州相比价格不高,地理位置优良,未来发展可期。
2016年开始,全国房价疯涨,合肥的房价更是一飞冲天,涨幅跨越40%,一度成为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城市。此时,川沙的房子因为迪斯尼开园在即,也暴涨起来,而佛山的房子一度涨幅位列全国的前十名。
眼看电视和手机上铺天盖地的涨价新闻,我开心极了,每天都在计算收益,幻想着可以在40岁实现财务自由,过着读书,养花,偶尔四处旅行的悠哉生活。
这种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为了使地产领域趋于正常化,国家出台了严格的调控政策,限购、限售、限价同时开启,各地房价增长停滞,有些还急速回落。曾经那些病态也好,牟取暴利的炒房团体也好,渐渐消失了。
所有的迹象都显示出,国家对于打击炒房的强硬态度,我仿佛看到一扇大门轰然闭合,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
通过炒房获得财务自由的梦想破灭了,不管是否赔本,我把能够出售的房子尽数出售,只留下自己住的那套小房子,卸载了手机上各种房产相关的软件,从此不再想炒房的事。
头脑冷静下来之后,我回头看炒房这些年,赚到了些钱,也失去了很多。时代滚滚前行,也许像我这样的小老百姓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平常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5


2018年初,因为公司业务发展,老板让我再招一名财务人员,我在招聘网站上浏览简历,突然看到“朱春华”这个名字,心里一惊。
我有个前同事叫朱春华,曾经是公司的出纳。他个子不高,长相很俊秀,脾气特别好。他是公司里最先炒房的那批人,从2004年开始就在上海投资房产,因为头脑灵活,投资眼光好,赚了不少钱。
2009年,朱春华离职了,乐呵呵地对我们说,炒房赚的钱已经足够自己几辈子花的,辞职后,他要去周游世界,享受人生。
我仔细翻阅这份简历,发现确实是他。简历是近期上传的,但朱春华怎么会又开始找工作,莫非是无所事事的生活太无聊了吗?我心中涌起无数疑问,按照简历上的号码给他打过去,电话接通,还真是他。
听到我的声音,朱春华有些尴尬,在我的劝说下,总算同意在星巴克喝杯咖啡叙叙旧。
八年不见,朱春华跟我记忆中那个温柔秀气的年轻人形象大相径庭,他胖了很多,头发长且凌乱,好像很久没有洗过,也没有修剪过,满脸的胡茬,眼神也变得空洞。我差点没认出他来。
当年,朱春华离职之后,本来打算先回四川老家休息一段时间,陪陪父母,便开启环球旅行。那时他心情轻松,觉得人生毫无压力。回老家之后,他整日闲逛,先是被几个朋友拉着打牌,慢慢地,大家都知道他在上海赚了大钱,纷纷拉他赌博,不久染上了赌瘾,有时候一天能输掉几十万。原以为几辈子花不完的钱,短短几年就花光了,只好重回上海找工作。
在家乡虚度这几年,朱春华已经跟社会脱节,不仅欠缺新的财务知识,就连现在上海公司使用的财务软件,他听都没有听过,更不懂怎么使用。来上海三个多月,朱春华一直没找到工作,房东每天催他交房租,让他苦不堪言。
听了他的话,我回忆起自己从前租房的悲惨经历,想到如今终于在上海有了一椽小屋可以遮风避雨,不禁暗自庆幸。我答应朱春华向老板推荐他,尽量给他争取到工作,但要他向我保证坚决戒赌,并且尽快学会新的财务知识。朱春华连连点头说好。
走出星巴克才发现天色已晚,城市里已经亮起兰膏明烛,居然在下雪,飘雪的街景在华灯映照下流光溢彩。
我发动车子,向着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 END -
撰文 | 林云
编辑 | 李一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2 08:28 AM , Processed in 0.0705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