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7|回复: 0

[军事] 从“擒贼先擒王”到“定点清除”,未来的战争会是什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7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擒贼先擒王”到“定点清除”,未来的战争会是什么样?

 江东瑜 南方周末 2020-01-07
6069F975-9617-4CD1-8DC6-BB6F457345F8.jpeg
2020年1月4日,在伊拉克巴格达,哀悼者举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的画像参加送葬活动。 (新华社 哈利勒·达伍德/图)

全文共2149,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形形色色的秘密组织,高度依赖关键人物的运作。最明显的是组织首脑的个人影响力,这类组织内部凝聚大量依靠对首脑的个人忠诚,对外则依靠首脑的“威望”形成号召力,首脑死亡往往会造成组织失去活力,乃至彻底解体。比如本·拉登的死亡与基地组织彻底失势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伊朗“活着的烈士”苏莱曼尼将军之死,引发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也引发了各界的关切。情报机构参与、多兵种参与,其性质已经不能算是暗杀,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军事行动。美方事后的表态也是如此。实际上美国近年来以军事手段“定点清除”目标人物很频繁,从本·拉登到巴格达迪,都是以恐怖组织头目的性质被干掉的。而这次苏莱曼尼身为主权国家的高级将领之死,将会直接影响叙利亚、也门的战局走向,其军事意义绝非一般的“反恐行动”可比。这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形式将会发生变化。

“擒贼先擒王”是很古老的军事手段。但是,在技术条件落后的古代战争中,真正能够顺利实现“定点清除”的战例并不多见。比如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桶狭间战役,织田信长在兵力、国力、战局均处于绝望的劣势情况下,带领小股部队孤注一掷奇袭并杀死敌方总大将今川义元获胜。但是,这次成功有很多巧合与偶然因素,并非当时常规的战争形态。同时代日本所谓的“三大奇袭战”中,也仅此一例名副其实。

现代“斩首战术”理论是英国军事家福勒在一战后期提出的,以攻击敌方指挥系统为首要目标,亦称“瘫痪战术”。这一战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纳粹闪电战就有很多应用,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是,二战时期的斩首战术是用于指导战役全局的战术方针,对敌方关键人物的定点清除仍属于情报部门组织主导的暗杀行动,两者存在明显的界限。

关键还是技术条件,军队实施远程打击、快速行动的能力有限,情报的及时性和精确度也存在问题。孤军深入的战术小组得不到充分的远程支援,只能依靠个人能力的特种作战实施暗杀,并不属于常规战争的范畴。但是,随着技术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

2003年,伊拉克战争展示了现代战争的精确打击能力。战争初期的一系列空袭、突袭,攻击并瘫痪敌方指挥系统为目的的斩首战术获得了成功,让伊拉克部队早早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但是,美军未能实现定点清除萨达姆的计划。战争期间,萨达姆的多处官邸被猛烈攻击,甚至多次传出萨达姆身死的消息,却都被证实为误传。直到军事行动结束后八个月,萨达姆才被美军抓获,此时美军早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这说明美国当时的“斩首战术”还未精确到“定点清除”。

技术发展推动战术进化的步调飞快。2010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持久近距空中支援”(PCAS)项目,以强大的信息技术大幅缩短“目标获取-打击”的时间,将近距空中支援的“杀伤链”时间由30分钟缩短为4分钟。美军的近距空中支援的指挥层级也向更低层级延伸。武器平台的整合度也在高速提高,战机、攻击直升机、无人机高度整合。弹药精度也在同步发展,无限接近“发现即摧毁”的作战目标。战术打击的精确度和强度成倍提高,具备了精确到点的外科手术式打击能力。

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阿富汗战场等反恐战争中的非对称态势也提出了定点清除的要求。美军面对的敌人分散、零星、隐蔽。这就要求美军的应对要更为灵活、高效和精确。定点清除可算是为了“反恐战争”量身定做的战术。

在现代常规战争中,除了萨达姆这样的最高层人物之外,定点消灭某个特定人物作用有限。因为现代国家的战争机器的运作,并不过于仰赖个人能力。比如击毙山本五十六对太平洋战争的进程也许有一定影响,却不会改变日方失败的最终结果——正如山本自己预见到的。可是,形形色色的秘密组织,高度依赖关键人物的运作。

最明显的是组织首脑的个人影响力,这类组织内部凝聚大量依靠对首脑的个人忠诚,对外则依靠首脑的“威望”形成号召力,首脑死亡往往会造成组织失去活力,乃至彻底解体。比如本·拉登的死亡与基地组织彻底失势有着密切关系。

还有,关键人物往往掌握了支持组织运作的资源,包括资金、资金渠道、与其他势力的合作关系。这类组织大都难以形成正规的资源管理体制,掌控资源是关键人物的个人权力基础和内部安全保障。如果死前没有及时安排,会影响组织运作。比如阿拉法特逝世后,如何取得他掌管的巨额资金(外媒估计至少10亿美金)成了其政治继承者的巨大麻烦。

此外,这类组织的信息保存和传递也高度依赖关键人物。由于组织的秘密状态,信息无法分散保存、信息渠道也不能合理冗余,关键人物的突然消失意味着关键信息丢失、信息节点断裂,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

因此,非国家形态的不对称战争中,消灭关键人物可以视为最高效的战术手段。长期处于“烽火连天”的美军在这方面的“进步成就”特别出色也是理所应当。

苏莱曼尼将军虽然是伊朗高级将领,其领导的圣城旅却是长期从事海外活动,性质更接近秘密组织。他被“定点清除”后对圣城旅的活动影响有多大,尚待观察。可以明确的是,既然此次对一国的高级将领直接下手,美国在未来战争中定点清除的可能性会更大,而其技术优势则意味着成功率会更高。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正面对抗的常规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也许会因此减少——如果战争一方的精确打击能力具备压倒性的优势,足以让常规战争在发生之前就结束了。大国之间的军事竞争,将在斩首和反斩首的领域中愈发激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2 04:55 PM , Processed in 0.0430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