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越南跟中国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1975年美越战争结束,才获得统一和独立。但刚赢得统一,政府又作死模仿苏联模式,将私产收归国有,将企业主赶走,弄得民不聊生鸡飞狗跳。
1980年的耕种农田比1978年少了10万公顷,生产的粮食比预估少了700万吨,灾荒蔓延全境。为躲避天灾人祸,上世纪70-80年代,总计143万人逃离越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越南船民(boat peoples)。
越南船民
海德莉帮助的妇女,可能是最早和美军一起撤退的难民,多为当年协助过美军怕受到清算的官太和企业主。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后来出逃的企业主超过七成是华裔。一方面是因为越南华裔做生意办企业的较多,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中国跟苏联闹掰了,同时通过兵乓外交跟美国好上了,弄得作为小弟的越南有点迷乱,感受到深深背叛,反华情绪腾升。
那时的中国正从意识形态的泥潭派出来,准备一心一意搞建设。刚刚依靠社会主义大哥资助赢得统一的越南哪里懂这个呀,后来1979年闹得跟中国干架,这下更是恨到牙痒了。因为南海争端、历史纠葛、国民教育等因素,一直到今天,越南的反华情绪都挺严重。
广东人丹尼斯·陈,就是受到迫害的华裔之一。70年代中期,陈先生花了不少钱买通关系,带着越南妻子和母亲,登上一条前往香港的难民船,从此开启了逃难之旅。
但船只还未开拔,陈先生就被眼前的状况震惊到了,他发现不少带着多个孩子的家庭,没有选择一家人共乘一条船,而是将孩子分开放在不同船上。询问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为了防止路遇灾难全家覆灭。陈先生还没孩子,一家人共担生死,因此长叹一口气。
难民船,一般狭窄拥挤,蛇头为多赚钱,会不断塞人,本来准载30人,最后可能挤满百人以上。加上行程长达6-7个星期,拥挤的船舱,到处是呕吐物、粪便和垃圾,又因普遍缺水缺粮,许多人喝尿解渴,或忍不住喝海水,或饿死渴死于半道。还有随时出没的泰国海盗,有统计说65%的难民船都被打劫过,最后还有无情的风浪,可能将整只渔船打翻。
整个难民潮,有将近20万人死在路上。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难民会特意将亲生骨肉分开乘船。
倾覆的难民船
这仅是路上的风险,他们上船之前,其实已经遭过一茬罪。
一般来说,难民需要先花两笔钱才能上船,一笔给当地官员,一笔给蛇头。当时国际难民署实在看不下去,跟越南政府商量,要求主动放行难民。越南政府说可以,但要走的,必须先交一笔出境费,大概1000-1300美元或十两黄金,同时签一份“自动献产”申请书,带不走的房产和地产必须自动上缴。所以说,政府是鼓励华人离开的,因为这样可以拿到很多钱。统计显示,1978年越南政府从华裔难民身上搜刮到650万美元,相当于一年的外贸收入。
那么,是不是到了目的地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没那么便宜。
船民大部分愿意去欧美。但那么小的船,不可能直接漂到欧美,所以一般先抵达某个中转站,比如被称为“第一收容港”的香港。早期,大部分抵达这的难民都有机会送去欧美,但因为难民越来越多,后来需要“面试”甄选,1000人大概只能选出50-70人,其余要么被遣返,要么流落至别处。
陈先生算比较早逃至香港的难民,短暂停留,很快来到了美国,并获得合法身份。一家人先在难民区住了段时间,但没去学美甲,拿出多年积蓄,在波士顿一条美食街开了家叫“亚洲风味”的中餐馆。
这店是救命稻草,当然不能开倒了,所以夫妻俩拿命开店,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累得连话都不想讲。几年后,日子稍微安定,才要了第一个孩子,取名普莉希拉·陈。
夫妻俩没时间带孩子,普莉希拉基本由讲中文的奶奶带大。奶奶大字不识几个,但心地善良、为人慈祥,把小孩带得很好。对孩子,夫妻俩不愿多谈过往苦难,眼光总是往前看,只有一个要求:拼命念书改变命运。
普莉希拉倒也争气,典型的中国学霸,十几岁认定考哈佛,中学时获得科技挑战赛冠军和环境研究奖,被同学票选为“Class Genius ”(年级天才),成绩始终班里第一。2003年小女孩不负众望,成功考取哈佛。
年级天才
在大学,普莉希拉仍属学霸。有一年,学校里有个调皮捣蛋的美国差生,建了个可截取同学信息的网站,被学校严厉处分。这哥们以为自己要被开除,办了跟同学告别的小聚会,小陈也被邀请去了。在等着上洗手间的门口,这位美国差生拿着啤酒,跟她讲了一个关于C++编程代码的冷笑话,然后傻乎乎问:“我三天后就要被赶走了,咱俩赶紧约会吧?”
在哈佛,没有女孩喜欢这位自称“编码猴子”的男生,普莉希拉答应了。后来男孩建了一个网站,叫Facebook,名字登上富豪榜,叫扎克伯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