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9|回复: 0

远川科技评论|神秘的国家大基金真的是股神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6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秘的国家大基金真的是股神吗?

 黄主任 远川科技评论 2019-12-26

CC3B4388-1579-47FC-A0DD-11F48ABF60A6.png



作者黄主任 编辑:董指导 

本周圈里热议的主角,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也就是江湖中行踪神秘的“大基金”。
 
先是上周六兆易创新、汇顶科技、国科微三家当红炸子鸡,宣布被大基金减持了1%的股份,本来干的热火朝天的芯片投(chao)资(gu)圈当场就炸了。
 
愤怒的群众一片口诛笔伐,尤其是那些刚刚上车的投资者,在义愤填膺地讲了一大通产业政策、企业责任、中美战略等大局问题后,最后扭捏地指出:
 
我才追高进来,还没翻倍呢你就走,太不仗义了吧?

6BA80B3C-D762-4DC7-A8BA-39148DDA8028.jpeg
 
不过有券商把浮盈等统计出来,引起圈内一片惊呼:大基金浮盈超百亿,投了22家公司只有1家浮亏,有两家甚至赚了10倍以上,简直是点石成金的股神。
 
但大基金真的是指到哪涨到哪,数钱数到手发吗?
 
我们看就不见得。
 
事实恰恰相反,大基金在A股上的仓位,只是其庞大投资版图上很小的一部分。A股那些浮盈的背后,是大基金背负的如山压力,个中艰苦少有人知。
 
大基金到底有那些酸甜苦辣,今天我们来讲一讲。


1


我们首先来回答:大基金一期到底赚了多少钱?

 

大基金一期一共投资了70~80个项目,其中上市公司只有20家,剩余的均为非上市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的“体外项目”,总计投资额难以精确估计,但根据粗略统计,大概在1100亿左右。

 

9773F1D4-E606-4683-B028-0FD3FEBC59B7.png

 

由于不少项目很神秘,只有新闻通稿的寥寥片语,所以统计肯定有误差,但基本大差不差。不过如果只统计20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就容易的多,废话不说,直接祭出表格。

 

692D1FD7-6C9E-4FB5-BAB3-84FC8F3B7F2B.png

 

截止到今天(12.26),20家上市公司只有北斗星通一家不给力,其余均有浮盈,总共是345亿人民币

 

如果光看浮盈,这个数字很惊人!

 

这345亿,是股民们爱的奉献,是各路基金、游资和散户们拼着老命把相关公司估值拉到100倍以上的成果,得来不易。

 

但资本市场有句话,叫做“家财万贯,浮盈不算”,没有落到口袋里的浮盈,总归只是一个账面上的数字。

A7891F40-8C1C-4A04-A3A7-BFE3F121A6AD.jpeg


我们假设最终大基金能把一半浮盈落到口袋里,那就是172亿,相比总投资额1100亿,光这部分就能带来了15%左右的回报,说得过去。

 

不过仔细看大基金投资的版图,就会发现:大基金一期的主要投资方向是晶圆制造,在这上面差不多投了600个亿,里面能够通过二级市场退出的部分很小,大部分都是非上市公司股权或者上市公司的体外公司。

 

因此,这600个亿能不能回本,是大基金能否赚钱的关键。

 

晶圆制造是花钱如流水的主儿,简单说一个数字帮助大家理解:台积电一年的资本开支大概在140~150亿美金左右,172个亿人民币,只够台积电花2个月。

 

这是个跟面板很像的领域:行业第一赚走几乎所有的钱,第二名勉强能过日子,第三名之后的则苟延残喘。这是个只有少数玩家能玩得起的游戏。

 

而大基金重点支持的中芯、华虹等公司,就是在第3~10名的位置,在它们能够把跟台积电的差距拉到3年以内之前,国家的输血没办法停下来,也不会停下来。

 

ACBFA38D-7EC6-4A6A-9E28-209DFF284E72.png

正在紧张施工的华力微电子工地,上海康桥,2017年

 

而这种咬着牙的输血,必定在短期(5~10年内)无法获得财务回报,也很难通过上市获得退出,600亿中的很大一部分,都会静静趴着大基金的账上,等待中芯们真正追上对手的那一天。

 

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大基金的所谓“丰厚收益”和“点股成金”,都只是过眼浮云。


一位大基金的内部投研人士苦笑着跟笔者说:我们真要是那么轻松就好了。

 

所以,媒体连篇累牍讲大基金获利丰厚,但你见过表彰大会吗?


你见过嘉奖文件吗?


你听说过他们像某厂那样每人一台新款iphone吗?


没有,统统没有。

 

媒体喜欢给大基金贴上“市场化运作”的标签,但事实上,这个基金的筹备、募资、纲领、使命、投向,没有一样是市场化的,它的“运作”,怎么可能是市场化的呢?

 

因此,如果用市场的基准来算大基金的回报率,只能套用欧神的话来总结:

 

以上全错。

 

下面就让我们来掰一掰,这个基金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2


如果你拉开大基金一期的出资人名单,可以看到一堆闪光的名字: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子、紫光通信、华芯投资……

 

这里面只有两个字最关键:国开。

 

尽管各家都有巨额出资,财政部更是直接占到了36.5%,但如果你拉开大基金管理公司(华芯投资)的高管名单,就会发现高层几乎都是国开出来的。

 

因此,这家基金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政策性银行的风格,而事实上,这么大的一个基金盘子,又关系到重点扶持行业,比国开更胜任的团队其实不多。

 

所以如果说大基金是市场化运作,就跟说政策性银行是“市场化金融机构”一样,看你信不信了。

 

8B1D93E3-1E3A-480C-8DEB-4D2F72C18C1C.jpeg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大基金需要兼顾的东西远比只看中回报率的市场化基金多:战略布局、重大节点、高层支持、社会影响、舆论反馈……

 

比如你表面上只能看到大基金花了27个亿持有中芯国际15.78%的股权,浮盈50个亿,但看不到的,是大基金给整个中芯系的投资,其实已经高达194亿!

 

F5812A42-F2D9-4C5F-9A34-362EB014C7DA.png

 

其中最耗钱的,是大基金投资的中芯国际上市公司体外的两个重点项目:103亿投给了中芯北方(28nm、40nm、65NOR代工),60亿投给了中芯南方(14nm代工)。

 

“中芯北方”全称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位于北京亦庄,“中芯南方”全称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张江。

 

这两个项目,港股上市公司一个持有25.5%的股权,一个持有45.6%的股权,都没有100%控股,之所以绕了个大弯,不把钱直接塞给中芯国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给上市公司增加业绩负担。

 

众所周知,中芯这两个厂虽然在大陆已算领先,但跟台积电仍有相当的差距,必然要经历对手的价格战的冲击(对手同类产线早已完成折旧),经营压力其实非常大。

 

而在体外投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要持续输血中芯,顶着亏损也要缩短差距,另一方面则要保住中芯国际的业绩,不能让股价重回以前的恶性循环。

 

最重要的,是为国家扶持半导体创造舆论空间


试想,万一哪天标杆企业中芯国际业绩爆出巨亏,各路媒体会不会像当年高铁那样口诛笔伐,动摇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赶超决心?

 

所以一个由非市场力量促成的机构,其行为也最好别用市场的因素来解释。

 

你觉得是浮盈巨大减持套利,真实原因,则可能是给领导写总结材料提供素材,争取来年的政策和资金支持(ps.我瞎猜的)。

 

战略导向的国有投资机构,和业绩导向的市场投资机构,其实是两个世界。


3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大基金真的赚了很多钱吗?


看了上面两节的内容,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换成另一个问题:大基金真的care赚钱吗?

 

坦白讲,目前A股芯片股的热潮,本质上就是个主题投资,跟风炒作居多,价值判断居少,等到潮水褪去的时候,受伤的还是在高位接盘的那些人

 

当然,与其去炒高送转ST股什么的,不如来炒点儿科技含量高的。最起码,大基金减持的钱,都会再投进半导体产业,这也是股民为国做贡献了。

 

借用肯尼迪的那句话来说就是:不要问A股能为你赚多少钱,应该问你为A股贡献了多少钱?

 

而对大基金来说,前路远没有段子这样轻松。它的所有资金,都来自于纳税人和无数老百姓买的每一瓶水、抽的每一根烟、交的每一笔话费,国之所托,负重前行。

 

希望再过多少年,中国的半导体能够真正的崛起,出现Intel和高通这样的大蓝筹,而不是在一些几百倍PE的公司上兜兜转转,空度余年。


EN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3 03:04 PM , Processed in 0.0685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