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青年丨我在朝鲜做生意12年,倒卖二手电脑,带浙商来淘金
凤凰图片 2019-12-19
十二年前,沈阳人赵斌就开始从事中朝贸易,他往返于辽宁和朝鲜之间,做过二手电脑、服装、建材等生意,也因此更深入地了解朝鲜。以下是赵斌的自述。图为赵斌参加第16届平壤国际电影节。【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作者 | 鹿小溪 编辑 | 图拉 除特殊标注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我在2003年第一次去朝鲜旅游,当时还在读大学,去那里只是出于好奇。我是辽宁人,离朝鲜很近,就过去看一看。那时候朝鲜还处在苦难行军(朝鲜大饥荒)时期,经济比较困难,电力供应紧张,晚上没有灯,就连平壤晚上都是黑的。随着后期一次又一次去朝鲜,电力供应也比较充足了。图为朝鲜街头。
在朝鲜初期旅游时,我有一些观察,觉得可以做贸易,后期就自然开始做了。中国人想去朝鲜做贸易不太容易,如果在朝方不认识人,对朝鲜的情况不了解,还是很难实现的,需要人带着才能入行,我最初也是找了关系。朝鲜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生意,都是各个会社(军队或国营企业下面的贸易会社)或者贸易代表对外做贸易。朝鲜允许以会社的名义出来做生意,贸易会社的工作人员要完成销售或者生产任务,可以获得国家的奖励及回报,当年也有很多朝方人员常住在中国。图为平壤的地铁站。
小时候就记得有些人往朝鲜发了很多旧电视。大概在1990年代初,那时候是很大的老式电视机,不是超薄的。2007年,我在沈阳电脑市场看到有人大量收购笔记本电脑,好奇怎么会收购这么多,店家告诉我是往朝鲜卖。因为一手电脑对于朝鲜人而言太贵了,到现在很多朝鲜商场里卖的电脑很多都是旧的。图为我参观平壤第一中学,学生在课堂上用笔记本电脑。
我开始找有朝鲜关系的人,慢慢做起来了。我把回收的二手电脑通过国际货运公司,从丹东用货车运到朝鲜,写好朝方接收人的联系方式。货车可以过境运过去的,火车也有国际联运给运过去,那时候朝鲜没有这么多国际制裁,货车天天都跑。图为俯瞰平壤。
贸易是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朝鲜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一点一点的,以小做大,也随着人脉的拓展,认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图为朝鲜街头。
二手家电和服装在朝鲜都有过贸易高峰。倒卖二手电脑之后,我接着做服装贸易。辽宁的西柳批发市场、沈阳五爱市场,在东北亚地区很有名的,以前俄罗斯人、蒙古人都会去那里进货。我们把这里的服装打包,运到朝鲜的会社,在当地卖。很多朝鲜人来中国也带货。有的朝鲜人出差,就去批发市场采购很多衣服,因为便宜,回去加钱卖了,现在也有这样的情况。图为平壤大城服装厂。
卖服装之外,我还做过建材、大宗商品等等。以前朝鲜缺什么,我们马上就准备上了,这样的贸易是很好做的。当它没有被制裁的时候,资金也比较充裕,现在连年制裁,朝鲜经济也比较疲软了,比如说需要现货,但不能马上给你回款。现在双方做生意也都怕被骗,以前也有受骗的惨案,所以朝鲜需要像我们这样的人。图为我与朝鲜的陪同花庆女士。
早年我还不用经常去朝鲜,通过发国际传真、打电话跟会社或贸易代表沟通,有条件的单位会有一部接国际电话的座机和传真,我们不能给他们的手机打电话,只能打座机。一打座机找某个人,接电话的人就满楼喊,某某同志谁的电话,然后就听见有人跑过来接电话的脚步声。现在还会用电脑发电子邮件。对方需要先到通信部门登记我的邮箱地址,才能给朝鲜那边发过去,主要为了防止搞间谍活动。朝鲜的网络跟国际互联网是断开的,会社的工作人员一打开电脑,就是登陆电子邮箱的页面,只能收发电子邮件,其他网址也打不开。图为我到平壤与会社的人进行面谈。
朝鲜的人员现在也很聪明,他们对中国的物价摸得比较准确,直接列表格发邮件,把价格写清楚,问我某个价格能不能做。最近跟我合作的是朝鲜最大的空调生产厂,还有冰箱、洗衣机的工厂,要几万件零件,并且这些零件不是新的,都要二手的。图为参观平壤大城服装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