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4|回复: 0

远川科技评论|TCL:昔日一流企业,为何沦落三流估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2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CL:昔日一流企业,为何沦落三流估值

 刘三姐 远川科技评论 2019-12-12

9D892C77-4EDE-447D-89A1-81DA8C228092.png



作者刘三姐  编辑:陈二营长&董指导

今年8月份在TCL集团半年报发布会上,董事长李东生向在场的记者发出了灵魂之问:


TCL这么一家努力的公司,PE只有同行的1/3,给股东分红也算慷慨,业绩面这么好,怎么股价就这么低?


记者们互相观望、面面相觑,独留老企业家在台上喃喃自语。


那么TCL股价有多低呢?


咱们以同行京东方来做对比。


京东方2019年中收入550亿元,当前市值1400亿元


而TCL集团2019年中收入439亿元,但是市值仅为530亿


当然TCL家大业大,除了A股的TCL集团,还有市值80亿港币的TCL电子、以及市值15.87亿港币的通力电子。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但很可惜,TCL三家公司加起来。


总市值也还不到京东方的一半


搁谁谁不气、谁不委屈?我TCL也曾是中国雄狮,我李东生也是名震江湖的人。


但是,资本市场真的让TCL受了委屈吗?


我们看就不见得。


TCL曾经很辉煌,2002年手机业务国内第一、电视业务美国第一;2004年收购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出海、国际化的企业。


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TCL电视名头还没破产的乐视响,手机在国内也早不见踪影。


而重点押注的面板,重资产、强周期,而且技术还落后京东方一个代际。


别人吃肉,自己喝汤。


哪怕李老爷子是一流的企业家,但在二流产业里捯饬企业,就只能得到一个三流的估值。


资本贪婪,资本无情。


但资本并不说谎。


1


客观来说,TCL电视还是第一梯队的。


2019年上半年,TCL电视卖了1353万台,赶超LG、紧随三星,成为全球第二大电视生产企业。2018年全年赚了9亿元。


但依然要说,这是个二流生意,不值得高看一眼。


因为,中国电视生产公司,都是打工的命


电视的主要成本是面板,面板的利润在材料。而国内公司都是以整机组装为主,技术门槛不高,基本就像搭积木一样。因此,行业长期处于价值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连乐视也能高调入场


320B2680-F1AE-4222-8A25-3D6E93EFA507.png


利润不高,风险却不小


发展至今,电视产业已经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变革。早期的CRT技术VS背投,中期的等离子VS液晶,以及如今的OLED VS QLED。


每次变革,都是选择题。


选错一次就完蛋。


即使选对,这一轮的利润也全是应对下一轮面板技术周期时的成本。


TCL好不容易扛过了一轮轮变革,眼瞅着老对手也来越少,自己终于能享受下行业利润的时候,小米、华为这些新势力又杀了进来,降维打击,行业又变成红海。


而更为重要的是,90年代的彩电还很稀缺,但如今早已十分普遍。被手机取代了家庭娱乐中心地位的电视业务,如今已经成为夕阳行业,在存量格局里翻腾,行业增长空间并不性感,远不如空调等家电品类


D925D168-F7E5-4AC6-91BB-30329C84DA6C.png

行业门槛不高、竞争格局始终不稳、行业增长越来越缓慢加上电视行业平均1.5年就要来一次大规模的价格战。电视整机厂的产品毛利率几乎不超过15%,平均净利润仅有1.5%。


而一些用于冲量的低端产品,净利率甚至不足0.5%,一台只能赚50块钱。


相当于两次手机贴膜的收费。


同样是家电行业,电视领域远不如空调领域


格力的市场格局(很早就两家独大)和增长空间(空调成长空间比电视大)强于于TCL,董明珠的日子比李东生好过多了。


尽管TCL和格力都有很多老牌企业的管理瓶颈,比如创新不足,机制僵化,老板一言堂等,但格力已经是3600亿市值。TCL简单说就是:


得了格力的病,却没格力的命。


电视业务这么不好干,所以2019年李东生一怒之下,就把电视业务从上市公司拆了出去,混在了一堆资产里(和负债等一起打包),卖给了自家管理团队。


价格也很喜人,公告显示作价-7.9亿元。


什么概念?


意思就是还得倒贴钱

 

EDBA628C-050D-4DE8-8128-CADDD5AC8F62.png


但后面的事情就有意思了。


电视业务(TCL电子)4月份卖掉,几个月后TCL电子发布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赚了将近14亿元利润。


这样一看,卖的还是有点太便宜了,不过还好买家是自己人,这波不亏。


一流企业家卖起资产来,也是一级手速、毫不含糊


2



TCL手机业务,祖上也是阔过的。


2002年时,TCL手机力抗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占据国内10%的份额,盈利10亿元,可谓风头正茂


于是,2年后,TCL花了5500万欧元并购了法国手机大牌阿尔卡特,当时北京房价一平才5000元。


TCL的并购,还被法国总统颁发了法国国家荣誉勋章。但没想到这次收购却因文化冲突,导致高管离职、业务大幅下滑。


李东生被指责、TCL也元气受挫。


缓了好久,后来TCL又鼓起勇气,先后收购了Palm(奔迈)、黑莓两大品牌,可惜这两个品牌在收购的时候,已然是半停摆的落魄贵族,没法给TCL提供什么实质的助力


而此时的TCL全然没了大刀阔斧的魄力。姿势反而变成了:抱紧着功能机,迎接智能机浪潮。在亏损中生闷气,甚至到了苹果出到iPhone 7的2016年,还有一半的手机出货是功能机。


那么,手机业务算不算好生意呢?


一言难尽。


苹果、华为、小米、三星、OV都是名利双收、盆满钵满;但死掉倒闭的手机公司,也是一双手都数不过来,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霸主也都沦为谈资。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功能机时代,采购拼接就可以完成一部手机。


依赖的是渠道、品牌


但进入智能机时代后,手机功能复杂度大幅提升,对应要求的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高技术研发才能造就下一波利润。研发、技术成为关键因素。


没有做研发、做顶级研发的决心、志气、资金、实力,而且还不会搞饥饿营销做品牌的话,那就只能看着行业前6家公司瓜分99%的利润。


经营稳定性来看,手机是一个二流的生意


所以,任正非在早期对手机并不感兴趣,甚至坚决反对。


而老罗带着锤子进来后,也惨败出去了。


一旦具备了研发实力,那手机就会变成一流的买卖


3

腾讯一些内部员讯产品的跟踪观察,缓地开启转变。

李东生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核心资产


他想到电视机利润都被面板商抢走,于是,进军了面板领域


最近10年,TCL集团通过5次定向增发,融资了171亿,全部用来投资公司旗下的面板公司“华星光电”。


而这两年新建的11代生产线,单价高达400多亿。


无法打败电视机友商,那就赚他们的钱。但,面板真的是一个好生意吗?


这是一个超级重资产、超级烧钱、也超级依赖规模的行业。


面板是先生产出大面积,然后再切割成小块,进行销售。显然,原始面积越大,切割效率越高,自然成本也就越低。


因此,面板行业非常依赖规模总规模和单条生产线的规模。


而生产线规模的扩大,一般是靠生产技术的提高


我们常听到的8代线、11代线等,就包括用原始面积作为区分要素。代线越大,代表可以生产的面板面积越大。


而每一代线的升级,都需要一大笔钱。


京东方旗下生产线累计投资超过3000亿,可以说烧起钱来,还没有怕过谁。


既然这么烧钱,为什么大家还要不断升级呢?


显然,是希望耗死对手


代际差就代表了利润差


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把旧产能产品价格大幅压低,然后享受新技术红利,继续升级和对手打价格战


甚至一年时间的技术差,就可以决定企业,是吃肉还是吃土。而很遗憾,TCL与三星、京东方分别拉开了五年和两年的时间差。


目前TCL六条产线中,四条较为成熟的T1、T2、T3、T6,都主要面向LCD。而这个领域的价格战,已经进入打骨折的白热化阶段。


主攻蓝海市场OLED 屏幕的T4、T7产线,则处于爬坡、产线建设期。


60C73200-5EC3-4406-99E4-62D4F6B6E721.png


等到TCL产能释放是不是就可以赚钱了?


很遗憾,京东方3条生产线已经在产能爬坡,深天马等其他公司也在加速。


一个全新的蓝海,迅速成为红海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想实现根本超越,除了积累技术、更重要的是积累一大笔钱,一大笔超越对手的钱


但面对“补贴宠萌”京东方、现金巨头三星,TCL要想拥有这么一大笔钱,比当年让阿尔卡特起死回生还难。


4


在资本市场有一条龙头定律


在规模效应行业,差一倍的营收,能产生差五倍的利润,享受差十倍的估值。


但TCL愣是在各个二线领域四处开花,活着了投资者最不喜欢的样子:


一流的企业家,做二流的生意;战线很多,赢面很少;业务很广,都是老二。


错过的手机江湖路远;


晚到的面板遥遥无期;


蓬勃的电视改变不了行业大潮。


一次行业颁奖盛典中,凭借全球化案例捧得殊荣的李东生感慨“我自己的理想是希望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成为全球电子行业当中一支蓬勃的中国力量。”


但是,跟上就够了吗?做大还是做强?跟随还是赶超?套路还是技术?


十年原地打转的股价已经给出了答案。


但解法却已经在曾经的辉煌中悄悄溜走。


EN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08:19 AM , Processed in 0.0816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