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4|回复: 0

弒父篡位迷美色 雍正被黑300年 清宫剧乱演 原因让人意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9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sc 于 2019-12-9 08:49 AM 编辑

2019-12-08 10:00联合报 记者许依晨/综合报导


photo (13).jpg
雍正堪称为是中国历史上被黑最惨的皇帝。 图为北京故宫典藏的「雍正帝朝服像」。 图/北京故宫提供


爱追清宫剧的戏迷对「九子夺嫡」的戏码一定不陌生,这也是清宫剧永远绕不开的重头戏。 康熙皇帝驾崩后,皇四子胤禛凭着一份加笔篡改的《康熙遗诏》登上皇位。 雍正究竟是如何登上大位,一直是后世热议的话题,许多人对上述情节深信不疑,但近日北京一场展览,总算给被野史「黑」了多年的雍正皇帝平反了。

九子夺嫡 清宫剧一演再演 观众深信不疑
观察者网报导,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还没来得及宣布皇位继承人,就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猝然离世。 在他驾崩7天后,皇四子胤禛凭一份《康熙遗诏》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然而,康熙生前没有明确指定谁是皇位继承人,有关「雍正篡位」的各种传说因此在民间悄悄流传开来。 主要原因是《康熙遗诏》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份书面遗诏,不仅当时的人们觉得不可思议,连众皇子们也非常惊讶,没想到在皇位争夺战中最不积极的胤禛,竟是「笑到最后的人」,原本胜券在握的十四阿哥却惨败。

雍正争储过程被影视作品相中,出现率极高,在在让胤禛继位透过戏剧更显戏剧性。 例如香港亚视的电视剧《满清十三皇朝》、台湾的《雍正小蝶年羹尧》,亦或是大陆的《步步惊心》都曾出现过这个桥段。

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就是,雍正改了康熙留下的遗诏,把其中的「传位十四子」偷加了一笔,改成「传位于四子」,才挤走了十四弟成功当上了皇帝。 正因如此,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变得颇为不堪,被认为皇位来得不明不白,还欺骗康熙欺负弟辈。

photo (14).jpg
吴奇隆在《步步惊心》饰演雍正皇帝。 图/唐人电影提供

《康熙传位遗诏》曝光 抱怨做皇帝很累
不过,近日一份《康熙传位遗诏》(注:此为复制品)现身北京市档案馆的「中国档案珍品展」,终于揭开雍正是否加笔篡改「传位遗诏」的真相。


photo (15).jpg
康熙在遗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抱怨「「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图/联合报系数据照片


真实的《康熙传位遗诏》用了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在一幅长1.5公尺、宽0.8公尺的滚动条式黄色宣纸上。

遗诏中汉字有1,700余字,内容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康熙在位60年的丰功伟绩。 据考证,这部分内容是在康熙五十六年时就已经书写好的。

有意思的是,康熙在遗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还不忘抱怨「皇帝不好当」,他如此形容「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 」、「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来看第二部分,也就是遗诏的核心—宣告皇位的继承人。 传位的部分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传位「于」四子? 满汉蒙文书写 篡位不可能
由此可见,这段话中压根不存在「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的字眼,即便有人改了汉文,也无法改满文和蒙文。

另一方面,古时的「十」子和「于」(古时「于」写作「于」字)都与现代的简体字不同,不是随便加个笔画就能糊弄过去的。

报导引述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表示,这份遗诏可以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遗诏只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他的继位是合法的。


photo (16).jpg
北京市档案馆近日展出的《康熙传位遗诏》,终于还给雍正一个公道。 (中新网)


雍正惹怒知识分子 身后被口诛笔伐
雍正可终于洗清冤屈。 许多网友热议,「我四爷背了几百年的锅终于可以大力甩开了」、「其实雍正是历朝历代被黑的最惨的,不敢说雍正是很好的皇帝,但至少不昏庸,还很努力」、「他被黑的最大原因就是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惹怒了知识分子群体, 于是雍正就成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还有网友反批影视作品「瞎改」害死人不偿命,「把雍正改成了个不光杀父篡位,还天天只会谈恋爱,误导观众的同时,更是不尊重历史」。

清宫剧翻牌子 王公大臣也有份
另外,清宫剧中常听见「翻牌子」桥段,当中的重要对象「红绿头牌」也在展厅中亮相。 这两种牌子不仅关系到皇帝日常处理政务,也关系到皇帝的宫闱秘事。

有清一代,头牌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红头牌」,另一种便是「绿头牌」。 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绿头牌」,绿头牌不见得是只有临幸妃嫔的时候翻牌,绿头牌同时也是普通的大臣、妃子,还有秀女使用的名片,王公之下的普通大臣有事求见只能用绿头牌,至于红头牌才是王公宗室的专属。

馆方人员说,这次选择的展品包括唐、元、明、清、近代的珍贵档案,除记载重大历史事件,也记录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不过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展出品并非原件,已复制品呈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5 05:48 AM , Processed in 0.0446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